在很多固有思想的官员眼中,他们更喜欢对比,他们觉得真的是为了清扫小小倭寇,真的是得不偿失。
毕竟这一系列的操作全部都得银子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前边得养兵,千日经过训练,还有各种打仗所需要的各项准备,那都是用着海量的银子。
反正很多官员就是心里头是不怎么服气的,甚至当时都有人想好了:等到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反对的时候,再顺势而为的反对。
谁知道啊,万万想不到舆论怎么就变化如此之快,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着这些舆论。
百姓们只看到了战争带给他们的爽感,看到了皇上的‘霸气’,看到了皇上为了给老百姓们出气而不计一切后果。
反正老百姓们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所以心甘情愿在民间甚至很多人开始供奉皇上的长生牌。
老百姓们就觉得武德帝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好皇帝。
很多官员就觉得这些老百姓们是真的是啥也不懂啊!
礼部尚书王文君深藏身与名,他已经从礼部侍郎做到了礼部尚书。
作为一个掌控舆论的男人,王文君主导了这次的舆论。
舆论成为无往无利的利器,至少为皇上做事扫清了一系列的路障。
商税司,司长是卢朝贵,一个有名的商人。
世世代代是商人,不过到了卢朝贵这一代家底十分雄厚。
反正卢朝贵捐出了大部分的家产,用于抵抗外族侵犯,也算是仁义的商人。
卢朝贵,家中的族人大多数都是行商,所以他们外出之时会途经很多地方,甚至是走通过丝绸之路。
就是因为走的多了,他们才能够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国家常大他们这些在外的商人其实是更加有地位。
如果没有国家的存在,他们这些商人就像是浮萍,一般没有根基,可能就会被很多外族之人杀掉。
卢家就遭受磨难过了,所以才有后来的捐赠事件。没想到一个事件之后,竟然被推举到了朝廷开始当官了。
卢朝贵能够快速的升司长,就是因为他实在是太懂经商里面的套路了,以及各个异邦商人的属性,抓逃税的一抓一个准。
红袖侯爷已经快速升职成为商税司的上司,同时也是监督者,类似于‘钦差大人’,对于各个部门都有监督的职责。
两位女侯爷地位显贵,而且因为身份特别受到皇上的重视,两位女侯爷明确表示自己不会留有任何后代,所以只会效忠于皇上。
武德帝给两位女侯爷保留的职称之外还有负责监察全朝廷官员的权利。
一个满天下溜达,一个坐镇朝廷。
这是武德帝为什么能够开心的到处去玩耍的原因,因为他朝廷里有人!根本就不担心各种混乱。
甚至晋王的那点小心思,武德帝袁斌也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只不过他从来不给对方任何信心罢了。
说不给就不给,平白无故的一些引诱,一旦没有实现,就是失望。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这希望。
为了往上爬,卢司长可以说是下足了狠心,抓偷税漏税实在是太厉害了,谁让他家就做过这种事儿了,里面的各种套路,实在是太了解了。
于是当收到了一封举报信之后,上面写着海城,然后卢司长立刻脑海当中就写到了走私不交税,这让他心好痛啊。
卢司长虽然知道自己外边的名声很差,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名声越差,皇上用的越顺手,而且当他看到自己想法设法要出来的税收,用到百姓身上的时候,百姓们是确切实际的得到了好处。
“胆敢偷税漏税,真的是不把我卢司长放在眼中!”
卢司长简直就是灭霸一样的存在,直接秘密的上奏给了自己家的上司,然后走了秘密通道前去海城探查情况。
海城的那些商户就浑身发冷 ,但是想一想他们所做的账本,没有任何漏洞这做假账,可是他们手拿把掐的手段。
这次他们算是头铁碰到了高手了!
卢司长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了。
开头没有拦截下皇上的圣旨,那接下来只能认真的筹备了。
转过年来再杭州和扬州建造很多大型的船只工厂。
还有一部分船只工厂直接建造在沿海地区,算是双重保障。
工厂造出来之后,需要大量的工匠。
不仅仅是需要有手艺的工匠,更是需要有创造能力的技术性人才。
工匠学院此时所展露出来的‘人才培育’的能力,彰显无疑。
以最快的速度为各个工厂运输了人才!
武德帝高兴的鼻子都冒泡了,他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先见之明。
“工匠学院,以后晋升为皇家工匠学院里面所出来的所有优秀的学生都将进入官府部门,秘密工作,全部都有职称!”
武德帝这一道政令下来,纯粹就是给以后工匠学院的学生一个金饭碗。
工匠学院从上到下的所有学生以及执教人员,尤其是院长,都成为了太傅一般的高贵存在。
所有人都非常的兴奋,这是皇上给工匠们的一条出路!
能够选择工匠学院的人大多都是穷苦百姓出身的年轻人。
甚至有一些家族中的老人已经看到了前景,这是又一条通天之路,也许上限不是那么高,但是却适用于很多穷苦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