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师大人穿六零(156)

程峥蹲下身看,石阶上面歪歪扭扭地刻着叶苓的名字。

“你瞧,上面那个是叶霜的,再上面是叶秋的,那一块,名字刻的最工整那块是叶小美的。”

叶苓哎呀一声:“小美从小习武,力气大,拿石阡打石头的时候手特别稳。她还说等以后有对象了,带着对象过来,把对象的名字添上去。”

“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程峥突然想到这两个词。

叶苓夸张地笑:“不是,叶小美说,如果以后男人敢对不起她,她就把人烧成灰,压在这块石头下面,当作他的墓碑。”

程峥:“……”

叶苓哈哈大笑:“看把你吓的,骗你的啦!”

程峥不觉得她骗他,真话往往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来,说不定是真的。

程峥逗她:“以后你也要把我的名字刻上去?”

叶苓双手叉腰:“看你表现吧。”

两人说说笑笑地继续往上爬,明明确定关系还没两个小时,此时亲密得就像热恋。

叶南音想,有些人就是运气很好,遇上第一个人就是她的命定之人。

爱情对很多人可遇不可求,对叶苓和程峥来说,就这么自然而然地遇到了,发生了,甚至在他们还不清楚什么是爱情的时候。

叶南音在四方园里见了他们俩,女的大方,男的倒是有些含蓄,真有意思。

这个时代真有意思!

“小姑奶奶,您看我们怎么样?”

叶南音笑:“你们先处处,等到你们都觉得合适了,可以再来找我,我给你们看个日子。”

“那个,现在能看日子嘛?”叶苓红着脸问。

叶南音和程峥都扭头看她。

叶苓振振有词:“小姑奶奶的时间宝贵,既然早晚都要再跑一趟,不如今天一起给解决了。”

叶南音笑问程峥:“你看呢?”

被叶苓盯着,程峥不好意思道:“麻烦您。”

叶南音刚才算过他们俩的八字,这会儿就可以告诉他们:“明年上半年的话,正月十六和三月二十四,都是适合你们俩的好日子。”

叶苓立刻说:“我觉得正月十六不错哈,这个日子寒假还没结束,我们抓紧时间办了,也不耽误学校开学。”

叶苓扯了程峥一下:“咱们早点办完婚礼,你还可以早点从知青点搬过来住,你们知青点多挤啊。”

程峥规矩地鞠躬:“您先忙,我和叶苓就先走了。”

“哎……”

叶苓还想再说什么,程峥阻止她:“祖宗,你还知不知道羞,有什么事儿咱们回去说行不行?”

叶南音看着两人走远,不禁笑了。叶苓和姐姐关系不错,可能是她们俩的性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乡下一年到头几乎都挺忙,有什么嫁娶之类的大事儿,一般都会选到冬天农闲的时候办。

叶苓和程峥俩好像开了个头,大家知道小姑奶奶给他们俩看了八字选了吉日后,都纷纷去找小姑奶奶。

叶家村后面上山的台阶上,落下了一对对年轻人的脚步。

最多的一天,叶南音一天见了六对年轻人,可把叶南音忙坏了。

等到叶南音生日前几天,这事儿才打住。

不给人看八字,叶南音被她妈叫回山下,外地族人们给她送的礼物陆续到了。

叶俊杰父子三人还在前线,给叶南音的生日贺礼是周晓丽寄来的,两条大火腿,一封信。

信里面,周晓丽问叶东和叶北两兄弟的婚事,叶东和叶北两兄弟也二十多了,该结婚了。

许静看了信笑道:“叶东和叶北两兄弟现在大小也是个军官了,想找对象还不容易?”

找对象对他们来说不难,不过是周晓丽担心儿子碰上不合适的人,以后过得不好。

“熊师长和张守一都请你去边境,你明年去不去?”

叶南音摇摇头,她不去。

她早说了,战争,还是举国之力打的战争,不是她个人就能阻止的。

叶眉送来的贺礼,和往年一样送了很多海货,还有很多花纹好看的布料。

许静一边整理布料一边说:“大城市真是不一样,那边的卖的布都特别好看。”

叶南音看了眼那几样粉色、淡蓝色的布料,不说染的怎么样,只说布料织的细密程度,不像是国内生产的布料。

叶南音见过外地其他叶家人送来的布料,国内机器生产出来的棉布没有这么细密。

许静年轻时候是绣娘,这个她肯定看得出来。心里有数就行了,嘴上万万不能说。

元旦前一对对情侣找叶南音看八字看日子,元旦后,叶家族里的喜事一桩接着一桩,这个年过得分外喜庆。

程峥是叶渠公社知青点里第一个结婚的知青,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大家都很祝福,还给他添置了不少物品。

张林送给程峥一个红喜字的搪瓷盆:“祝你们百年好合。”

程峥笑道:“后天才是正日子,你今天就送?”

“早送晚送,早晚都得送。”张林拍拍他胳膊:“早送就当给你添嫁妆了。”

“去你的!”程峥笑骂一句。

也就是程峥不介意,张林才会开这样的玩笑。

“你和叶苓商量好了?以后孩子姓叶?”

“商量好了,她说以后多生两个,一个跟她姓,一个跟我姓。”

其实照程峥的想法,孩子最好都跟叶苓姓,以后孩子长大后,还能去叶家族学学习。

因为和叶苓处对象,过年这段时间,程峥跟着叶苓经常去叶家村,也认识了族学的老师,他真的震惊了。

叶家族学的老师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能人,这样的教育资源,哪里是一般中小学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