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大人穿六零(26)
话是这么说,大热天的,跑老远去沙河挑水,心里肯定不乐意,还是队里有水最方便。
叶定国一眼就明白他们的心思,懒得跟他们废话,抱起女儿就要走。
光头吆喝上几个人就要扣押父女俩,叶南音冷眼看着。
光头距他们父女十米远,走一步摔两个跟头,下巴摔出血都没能走到叶南音面前。
光头大喊:“愣着干什么,上啊!”
随即,四五个人摔成一团。
其中一个,甚至直接摔跪下,爬都爬不起来。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变了。
终于有人想起,叶家这位小姑奶奶,有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在身上。
叶定国怒了,冲着朱队长大骂:“你们公社书记亲自上门请,老子看在你们可怜的份上才过来帮你们找水,你们一个个恩将仇报,我叶定国记下了。”
叶南音盯着光头脑袋上的一团晦气:“最近一个找叶家麻烦的人叫王耀祖,下半辈子都要在牢里度过,我看你和他很像。”
光头吓得一哆嗦,心里刚升起那点狠毒心思,瞬间就给哆嗦没了。
夏收的时候闹了那么大一场,王耀祖的大名他们谁人不知?
叶定国带着女儿走,再无人敢拦路。
听说新庄公社的欺负小姑奶奶,叶家人气的把朱队长大骂了一顿。
叶家人很生气,居然敢这么对他们小姑奶奶,简直没有天理了。
“以后不帮他们看水了。”
“就是,他们地界没有水,还冤枉咱们小姑奶奶故意不给他们找水。”
“活该他们缺水!”
“小姑奶奶别生气,回头我去教训他们。”
叶南音倒是不生气,她只是做了她认为自己该做的,他们的喜欢或者讨厌,对她没什么影响。
不过,叶南音确实累了,她想回伏龙泉住几天。
许静心疼女儿:“明天早上妈妈送你上山。”
“好。”
晚上,新庄公社的书记赶过来,又是送礼又是赔礼道歉。
“说到底也是缺水闹的,您大人别记小人过,原谅他们一回。”
叶伟不吃这一套:“我们小姑奶奶才三岁,你说说,谁老谁小?”
新庄公社书记苦笑一声:“您看这事儿闹的。”
叶南音不想见外人,叫妈妈把人弄走。
叶定国也不耐烦听新庄公社书记的废话,有话出去说去。
叶伟把人带到他家,一句话吧,毕竟是邻居不能真结成仇敌,但是以后咱们还是相敬如宾吧,没事儿少来我们叶渠公社转悠。
自己人管自家人,谁也不能对你的饭碗负责不是!
两个公社因为开春抢水闹了一场,好不容易关系缓和一点,这又闹了一场,两个公社的关系又僵了。
叶渠公社的十个大队,靠着小姑奶奶新找到的水,田里的水稻顺利灌浆,就等着成熟,秋收。
八月底,好多人在田间地头转悠。
叶平川和几个族老蹲在一处,几个老头儿脖子伸的老长,跟个小学生一样数数。
“多少?”
叶平川表情严肃,捏了捏稻粒:“数目和去年差距不大,就是不怎么饱满,重量差了些。”
“差了多少?”
“四成!”
比去年减产四成,已经比减产一半的小麦好了些。
小麦种在旱地,旱地大多在坡上,浇水不方便。水田虽然几次差点断水,好歹都救回来了。
“准备收割吧,这些收成吃不了太饱,肯定也饿不死!”
大家都点点头,表示认同。
大灾之年,不只是叶渠公社,其他公社也想尽了办法保住地里的粮食,老老小小为了抢救水稻,每天在沙河往返,背的背挑的挑,总算等到水稻收割这一天。
大家都面临减产,最差的一个公社,平均算下来减产了七成。
不管怎么样,至少饿不死吧!
饿不死的前提是县里不收粮食,真的不收粮吗?
叶家村的人心里一直悬着颗心,生怕秋收跟夏收似的出什么意外,所以等水稻一熟,全村上下都出动,收割、打稻子、运送、晾晒、收回谷仓。
秋收忙完,村里的男人女人们都瘦了一圈,日日在太阳底下暴晒,也黑了不少,笑起来的时候,显得牙齿特别白。
“昨天分了粮食,我妈下午就磨了十斤米,晚上我们家吃的白米干饭。”
“我们家也吃的白米饭,而且是用猪油渣做的炒饭,喷香!”
“哈哈哈,我妈今天早上蒸了米糕吃,放了醪糟和糖,酸甜酸甜的,好吃!”
八卦楼下,一群小孩在排排坐,互相攀比自己家做了什么好吃的,老人们在一边干活,听到童言童语都翘了嘴角。
忙活一整年,不就是为了一口吃的么。
养儿育女,饭饱酒足,走完这一生!
叶南音家今天早上做的蘑菇青菜粥,和稀饭不一样,粥熬的时间可长了,也特别香。
粥熬好了,撒一点毛毛盐,清淡且美味。
叶南音吃饱了躺在爷爷的躺椅上歇息,突然,八卦楼那边传来骚动声,小孩儿的哭声,她一下坐起来。
叶霜哭着冲过来报信:“抢粮食的人又来了,他们带了盖印的文件,还有枪!”
叶南音脸色一沉,瞬地站起身。
第13章 八卦阵大杀四方
夏收的时候,杨文科在叶渠公社吃了那么大的亏,可以说里子面子全没有了,还赔上了小舅子。
这几个月杨文科夹着尾巴低调做人,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过叶渠公社。
叶渠公社断水的时候杨文科幸灾乐祸,叶渠公社解决了水的问题后,他也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