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师大人穿六零(264)

何市长看完手表,夸赞道:“确实不错,三队长算是老手了吧。”

叶伟点点头,没错。

“耕地机咱们也能看看?”

“能,就耕种这块麦地吧。”

社员们迅速把地里收割好的小麦抱走,三队长开着耕地机过来,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小麦地很快被翻了一遍。

领导们站在那儿一个劲儿地盯着耕地机看,报社的记者不停地指挥照相师拍照。

叶文正适时道:“我记得五四年的时候,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就提出了农村现代化,我看,咱们这个就是农村现代化嘛!“

“叫农业现代化也可以!”农业现代化这个提法瞬间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何市长赞许地看了叶文正一眼:“咱们西洲市是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就该咱们领头。”

叶伟给新庄公社书记使眼色,新庄公社书记连忙说:“一枝独秀不是春呐,不能叶渠公社一个公社搞,咱们该都搞起来嘛。”

“对对对,咱们都搞起来,以后咱们玉竹县就是全国示范的农业现代化代表。”

说起打造全国示范县,从县里领导到市里领导都心动了。

在叶文正看来,今天这场考察及其成功,连农业局的局长都心动了,不停说好话,何市长却一句拍板的话都没说。

并且,还给报社那边打了招呼,先压一压,新闻暂且不发。

回市里后,何市长把市政府的一些琐事交给叶文正看着,他带着农业局和市里其他几位相关领导去东北和华北考察。

叶文正心里很清楚,这是去考察那边的农业机械厂了。

叶文正给叶朵朵打了个电话,把最近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告诉她。

叶朵朵笑着说:“文正叔,让他们考察去,等他们去考察完他们就知道我们生产的农用机械才是最好的。”

而且,东北和华北那边的国营机械厂,人家傲着呢,去年叶朵朵刚开始搞农用机械的时候,专门请人牵线搭桥去那边考察过,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他们。

如叶朵朵所料,何市长他们千里迢迢去那边考察,人家照常接待了他们,至于去西洲市办厂?

对不起,没想过。

当地政府听说何市长他们的来意后,派了当地农业局的局长接待何市长,漂亮话说了一箩筐,就是不松口。

何市长一追问,人家就说他们也难办,毕竟涉及到本地税收,就算他同意,市里从上到下的领导都不会同意。

何市长他们没谈成,农业局的局长气愤道:“我们还没嫌弃他们的收割机落后,他们还拿乔,真以为这是他们的独家生意了不成?”

何市长叹气:“这回我算知道了,还是得有咱们本土企业。”

没遇到的事儿的时候,都说全国国营厂都是一家,但是碰到事儿的时候,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

时代变了,不是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了,财政分级包干制度出来,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怨不着人。

何市长这样的老干部,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心情低落了一晚上。

到这个份上,后面也没什么好考察的,何市长叫人买票,他们明天就回去。

回到西洲市后,何市长把市里重要部门的领导都叫到一处开会,主要商量该用什么政策引进九叶重工。

对的,叶朵朵他们机械厂取得名字结合了九岁山和叶家,取名九叶重工。

何市长先问叶文正,问他有什么想法。

叶文正说:“九叶重工是叶家族人办的,我也是叶家人,不方便说话,叫人误会我以公谋私就不好了。”

“谁敢说你以公谋私,你叫他来找我,我给你作保!”

何市长下定决心后,明显对叶文正倚重了不少。

“上次开会省长说,谁把经济发展起来,为百姓做实事谋利益,就保举他当省长。我在这说一句,谁要是能把经济发展起来,带着西洲市上一个台阶,我保举他当市长。”

何市长年纪不小了,他如果说这个话,说不准,还真有可能!

何市长拍板,农业局局长站队叶文正,一力主张引进九叶重工。

至于市里那个半死不活的农用机械厂,在场的人谁都没提。

叶文正是个知道避嫌的人,虽然领导信任他,他在和叶朵朵谈到市里办厂的相关事宜时,把农业局局长也带上。

农业局局长也是个妙人,叶文正叫他,他就去。

叶朵朵今年下半年毕业,加上机械厂最近在搞新项目,她时间很紧张,于是她希望能在暑假就把建厂的事情办好。

事情多,时间紧,叶朵朵没办法,就把在放暑假的叶大兵、叶立新、叶凯他们都叫过去帮忙。

因为这次是在市里,不用去深圳那么远,叶凯把好兄弟欧意也叫上。

叶大兵是当过交通局领导的人,深圳那边的机械厂就是他监督着建起来的,在西洲市这边建个分厂,那简直太容易了。

农用机械厂,要考虑到运输的问题,这个厂必须建在交通要道,走公路、走铁路都必须便捷。

因为西洲市给的政策好,叶大兵给分厂圈了一大块地,保准后面就算要扩张,这块地绝对也够用了。

叶大兵管建厂,叶立新就管财务,他以前既在税务局也在财政局干过,他管的账,一点毛病都没有。

叶凯他爸是副市长,欧意他爸是玉竹县县长,他们俩管着人事方面,不管是西洲市本地招的人,还是从总厂那边过来的技术人员,没人敢挑他们的刺儿。

叶朵朵这个厂长在深圳那边遥控指挥,叶大兵他们一个月就把西洲市分厂的事情处理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