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师大人穿六零(98)

“我知道,我也就是说说。”

叶俊杰只盼着这场战争赶紧结束,他真是有点怕了。

那两个臭小子!

叶南音回到族里已经是八月了,山下的桃子都基本过季了,叶清尘感叹了一句:“我今年都没吃到多少桃子。”

“去山上呗,这个时候山上四方园里的桃子正是成熟期。”

叶霜打了个哈欠,以前总想跟着爸妈出远门,这次出去一趟,她觉得是真累人啊!

特别是夏天坐火车,车厢里那个味道,简直了!

想想还是在家好,叶霜现在只想在家好好待着,再过十几二十天,她该去县城读高中了。

叶定国和许静想起大女儿的房子,这还没去找呢,要抓紧时间。

叶平川哈哈一笑:“不用你们操心,叶文正媳妇儿帮你们找了,你们在家歇两天,去城里看看她找的房子,把房子定下来!”

“哎哟,那我可得好好感谢王兰,太麻烦她了。”

听说小姑奶奶回来了,叶家村很快变得热闹起来,来往进出到处都是人。

族人真心关心她,她不好冷脸,笑着见了他们。

不过也就一天,第二天一早叶南音就上山去了,后面过来的人扑了空。

叶霜乐了,跟妈妈说:“我就猜到了妹妹肯定要回山上。”

“别说乖宝了,你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咱们去看房子。”

“今天就去?”

“趁早吧,如果房子买好,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要请人修一修。”

“哦。”

叶霜回屋换了衣裳,跟着妈妈去公社坐车。

路过公社办公室的时候,看到有几个眼生的小年轻。

“嫂子,去哪儿?”叶伟跟许静打招呼。

“进城有点事儿,又有新的知青下来了?”

“哎,今天早上刚到,我送他们去十大队。”

“行,那你先忙,我们走了。”

几个刚下乡的知青,目光落在叶霜身上,没想到啊,乡下也有这么水灵的姑娘,长得可真白。

叶伟今天有点忙,把人送到十大队后就走了。

十大队的大队长接待新来的知青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流程,简单地给新来的人介绍了一下大队后,就把人交给张林。

在大队长心里,张林这小伙子人不错,能吃苦,也管得住下面的知青,给他省了不少事儿。

“张哥,咱们队有没有个年轻姑娘,比我矮一点,皮肤白白的。”一个女知青说:“公社书记叫她妈妈嫂子。”

张林一听她形容就知道是谁:“你找那个姑娘干什么?”

“和她交朋友呗,我一个女同志,还能对她有什么非分之想不成?”

这个姑娘的心思倒是很明显,猜都不用猜。

张林说:“不是咱们大队的,人家也不会想和你交朋友,没那个空闲。”

“为什么?”

“人家下个月要去县城读高中。”

“哎呀,我也是高中生,她功课有不懂的我可以教她嘛。”

张林懒洋洋地笑了笑,最后说了句:“别看人家是乡下人,你高攀不起!”

说完,张林转身走了。

女知青气了,交个朋友罢了,怎么还看不起人?

和他们同屋两个来的比较早的女知青说:“张哥没说错,你说的那家人和咱们八杆子打不着,你也别想着拉关系了。”

“姐,您跟我们说说呗,我们初来乍到,啥也不知道。”

小姑娘靠着嘴巴甜,总算从老知青们那里知道叶家的事情。

“这也太厉害了吧,四/清运动搞了这么久,他们公社一个身份有问题的都没有?”

“这还能有假?”

“是不是因为他们家有人在县政府当官,所以包庇他们?”

“原来咱们这儿有个女知青举报人家,最后给送到农场劳改去了。”

包庇还是没包庇都不重要,他们这些外来户,只要知道,不要去招惹叶家就行了。

看看其他公社,下来的知青几乎都是平均分配到每个大队。只有叶渠公社不一样,所有的人都被安置到十大队。

自己干活自己清楚,根本比不上当地人,就是个拖后腿的。就这样,十大队的人嫌弃归嫌弃,却一句抱怨公社和其他大队的话都没有。

可以想象,人家姓叶的有多团结。

惹不起,就乖乖闭嘴!

“姐,以后我都不问了,好好干活,多做贡献,争取早日回城。”

老知青们听到如此天真的话,都笑了起来。

一个老知青拍拍她肩膀:“其他事情先不说,好好干活这个想法是对的。”

秋收还没彻底开始,这几天不算忙,加上昨天下雨土里太湿不好进人,他们今天才放假休息一天。

“好好休息,等到秋收开始,你们想休息都没那个时间。”

老知青们不禁有些可怜新来的知青们,赶上秋收下乡,只是替他们想想都觉得崩溃。

女知青放弃和叶霜交朋友,新来的男知青们,却动起了小心思。

叶家宗族势力强大,如果能娶个当地姑娘,以后在这里的日子不就好过了?

他们有高中文凭,以后和叶家成了姻亲,进城工作的机会不就有了?

就算不能进城,去叶家族里当老师也不错。

叶渠公社有小学和初中,听说叶家族里还有族学,当老师的机会很多啊。

叶家这条大腿,属实有点粗壮,让很多想走捷径的人动了小心思。

叶南音出门的这段时间,不仅有新的知青过来,山上族学里新添了两个老师。

一对年轻夫妻,男人是个书法家,妻子是个英语教师,这样的家庭组合,在严打的环境下,针对他们的审问、打压、考察就没有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