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之孙山就好(61)

“而且这次进宫,给您报个喜事儿,大皇子妃终于怀孕了,儿臣将有嫡子了!”

大皇子刘靖非常开心的说道,在他看来,这真是天助他也。

如果真的中了大奖,确定是嫡子,而父皇拥有了嫡长孙,绝对会吸引更多的清流官员的支持。

尤其是有一大波官员支持嫡子继承制度,绝对会支持自己的。

慕容皇后也挺开心,没想到儿媳妇终于争气了一回。

“赏赐大皇子妃,把给本宫号脉的御医也带回去。这段时间一定要让着你的皇妃,好好的养本宫的大孙子。”

慕容皇后认真的吩咐,绝对是比圣旨都要厉害的话。

大皇子刘靖不怎么喜欢大皇子妃,但是对于母后的话他不敢不听。

随着大皇子离开皇宫,带走了皇后娘娘送给的好多赏赐。

同时御医亲自号脉,终于确定了大皇子妃已经有喜三个月的好消息。

【这可是嫡长孙呀,真的是来的太巧了,太有福气了…】

一则消息顺便传漏出去,甚至连普通老百姓都觉得真厉害呀。

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心头宝。

这不得不说又是一大法宝,甚至让跟随大皇子刘靖的一众官员都觉得准了,更加有信心了。

~~~~~~~~~

大皇子和慕容皇后之间非常融洽的话,那二皇子绝对是一个独断独行的人,

二皇子刘真不会去找母妃商量任何事情,他要做的事情,自己就会去做。

“这刚传出流言来立太子,马上就传出来嫡长孙!”

“呵呵,本王的皇兄真的一如既往都是这种小计策,哼!他真是痴心妄想,也不看看自己没有一点主见。

父皇就是眼瞎,也不会选择一个听从女人话的耳根子软的继承人!”

二皇子刘真口无遮拦,说话直来直去,但绝对不是无脑子之人。

就像他已经抓住永昌帝的内心一丢丢想法,只不过他这种性格很受武将们的欢迎,至少在兵部做的是风生水起。

虽说没有抓住兵权,但是想到未来只要一继承皇位或者是太子之位,绝对是抓兵权的一把好手。

“还是二皇子威武霸气!”

兵部的小将们纷纷拍马屁,二皇子刘真全盘照收。

他当然知道这就是皇上在磨刀,哪把刀磨的锋利,哪把刀胜利,那把刀中途磨断了,这成为其他刀的磨刀石。

果然二皇子刘真得到了皇上的召见,甚至隐隐约约开始接触兵权。

这让二皇子刘真觉得肯定是父皇希望自己成为太子,要不然兵权这种决定性的东西怎么会让他摸到了。

就在大皇子传出,喜闻二皇子一次,受到皇上重用,很快三皇子也被皇上当着众臣赞扬。

永昌帝乐呵呵,看着被调动起来的朝中大臣们,心想:看朕不把你们绕死!

~~~~~~~~~~

随着永昌帝一系列的骚操作,今天夸夸大皇子,明天夸夸二皇子,后天夸夸三王子。

作为夸夸之王的永昌帝,给了每一个皇子信心,现在每个皇子都磨刀霍霍向兄弟。

而代表着每个皇子身后的利益的官员们也都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官场如战场,尤其是顶级的官员核心圈子中的官员,每一个都手握大权同时也是每一个位置都非常的重要,一个萝卜一个坑。

但是对于官员来说,上前一步都会为自己甚至是后面的家族以及后代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

对于很多举人来说,科举考试考上进士就好像是会放松一样,就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这完全就是一种谎言,真正举子考上进士,再次被授予官职之后,才开始为期一辈子的升级。

一般情况下进士同进士都会被授予从七品,七品或者从六品的官员。

但是当上官之后才会发现,总有比你高一级的官员,而且大半级都能压死人。

能考上进士的官员,基本上在家族中也算是露头露脸的能耐人,但是进了官场之后就会发现大多数的人和自己相差无几的能耐人。

一起工作的同僚官员都是考上来的,谁也不服气谁,但是总有人接连升迁,总有人平级,甚至是永远不会升一级。

有一些人因为家世等原因,所有的官职都比自己要高。

以后也会因为家世远远要比普通的百姓出身的官员更加好升迁。

有一些官员甚至于一辈子,就当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员。

小小的七品官员在京城来说,是任何人都能上去踹一脚的存在。

每个官员真的是非常的不甘心,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的官员,基本上也能碰到几个特别古怪脾气的同僚或者是上司。

想要在官场升官,要么拿出真才实学,做出对百姓有益的事情,要么就加入派别被赏识。

最后就是抱紧大腿,一步登天,这也是为什么官员们很多都会被策反,是因为真的是找不到上升的渠道。

官场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的团体,相互竞争的存在。

现在三位皇子开始相互进攻,就导致了手中握有很多地方的罪证,时不时的相互诋毁。

一位又一位的官员直接被皇上拉下。抄家砍头,家财万贯归为国库。

仅仅是砍了几个官员,永昌帝真是太开心了,杀几个贪官,充裕国库,国库都已经丰满了不少啊。

慢慢的的官员们就发现把敌方宰了之后,对方的位置不一定放上己方的人。

永昌帝可不受任何人管控,想放谁放谁!

头脑发热的三位皇子和背后的官员们也都冷静了。

这些人冷静了,永昌帝就觉得真没意思,之前热闹了多长时间,宰了几个人就不闹腾了,真怂!

上一篇: 嫁痞夫 下一篇: 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