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美人攀高枝儿(149)

六嫂子转身出去:“不用,我搬得动。”

寄来的大包裹,底下装的是腊肉香肠,上面装的是晒干的野生山药片、蘑菇,另外还装了三双兔毛皮靴子。

包裹里面夹了一封信,她妈说腊肉和香肠有一半是舅舅舅妈给的,皮靴子早前就做了,他们走的时候没想起,给忘了,这次一起给寄过来。

张惠心头发酸,有些想家。

六嫂子羡慕道:“你爸妈真心疼你,才走多久,这就给寄了一大包东西过来。”

张惠笑着点点头。

杂物间有几口大缸,原主人都是拿去装粮食和当作酸菜缸使,他们家没腌大白菜,酸菜缸空着,张惠叫六嫂把腊肉和香肠都装缸里,别招老鼠。

“蘑菇和山药我收在柜子里?”

“嗯,你看着放吧。”

等到江明彦周日休息的时候,夫妻俩提着腊肉香肠,抱着孩子去老宅。

“哟,腊肉都晒干了?哪里来的香肠啊?”

“家里做的腊味还没晒干呢,这是我爸妈寄过来的,送一些给爷爷奶奶和爸妈尝尝。”

苏棠笑道:“不给我和明升尝尝?”

“大嫂,你今天在家?”

苏棠忍不住笑:“看来在你心里,我确实是个一心搞工作的女同志,休息日在家看到我还挺诧异。”

“那可不,大嫂在我心里就是女强人。”

一家人顿时笑了起来。

潘乐晴接过小孙女,涵涵奶声奶气地叫了声奶奶,顿时把潘乐晴甜得找不到北。

江松吃醋:“让我也抱抱。”

潘乐晴侧过身:“不给。人家涵涵要奶奶抱,是不是呀涵涵?”

涵涵乖巧地笑:“奶奶,糖。”

潘乐晴心虚地咳嗽一声:“什么糖不糖的,那叫点心。”

江松一下抓住这句话:“好呀,你用糖收买涵涵。”

“瞎说什么收买不收买的,不就是想抱孙女么,你至于嘛你,瞧瞧你那样儿,给你抱抱。”

江松如愿以偿抱到孙女,高兴得笑眯了眼。

江松也只抱了一小会儿,孩子很快被他爹抱走,然后又被他妈抱走,在一旁等着抱孩子的苏棠和江明升俩,等到吃午饭都没能沾上手。

苏棠用胳膊肘捅了张惠一下:“你家这个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哈!”

“你生一个出来,也一样的待遇。”

苏棠小声说:“正在努力。”

张惠有些诧异,又笑道:“祝你早日心想事成。”

“那必须的。”

苏棠在计算日子,要是年初怀上,年底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正是深秋或者初冬的时候,十分舒服。

“你这日子算的不错,想想我生涵涵的时候,六月底七月初,那叫一个人,我天天蹲在屋里,热得不行,开窗户透气都要被我妈说一顿。”

苏棠轻笑:“那是你妈心疼你。”

愉快地过了周末,临近年根儿,总算把腊肉晒干了,六嫂这些日子买了各种菜准备过年。

腊月二十八,张惠想起来问道:“六嫂过年要回老家一趟吗?要回的话,我提前把这个月工钱结给你。”

六嫂直摇头:“我爸妈都没了,家里没一个待见我,就当没了我似的,那个家也没什么好回去的。”

“不怕你笑话,要不是户口不能挪,我真想把户口挪走,那个老家,我真是再也不想回去了。”

六嫂在城里说是走亲戚,长期住着不走,要是碰上查户口的,说不定还要被送回去。

张惠想了想:“一般有房子就好弄户口,现在虽然不允许,以后说不定行呢。”

六嫂子眼睛一亮:“还有这事儿?”

“有。”张惠记得,后来商品房放开,买房子就可以落户。

“那我从现在开始好好存钱,争取以后老了能在城里买套小房子,把户口挪走。”

六嫂好像一下有了指望,人的精气神儿都更上一层楼似的。

过年要去老宅那边过,张惠把六嫂也叫过去,她还可以和楚嫂子做个伴。

楚嫂子比六嫂年长一些,又是旧相识,又在同一家人做工,两人可有话说了,六嫂一点都没觉得离家过年孤单。

说句没良心的话,在这儿没人说她不好,没人骂她丧门星,她觉得就算爸妈在的时候,也没她现在过得好。

过年家里有个能说能跑的孩子,过年的气氛顿时就不一样了,家里的长辈也不严肃了,家里好吃的东西也多了。

倒是将就了张惠和苏棠,妯娌俩坐一块儿聊天的时候,嘴巴就没停下来过。

“等开春后我带你去见个老师傅,以前给你寄的裙子都是我跟老师傅说了尺寸,老师傅估摸着做的,你去叫师傅给你量量尺寸。”苏棠嘴里含着块糖,说话有些模糊。

“开春啊,开春恐怕不行,我三月要去一趟蒙顶山采茶,等我回来,差不多都要……四月二十来号去了。”张惠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差不多,咱们这地界儿,四月也才化雪,等你回来的时候说不定我们身上的棉衣都还没脱掉。”

在一旁喝茶的文艳秋说了句:“南北温差大,惠惠回去采春茶,你老家那边都春暖花开了,咱们这边还要等一两个月。”

张惠笑道:“可不是么,我们那边,过了清明节,四月底樱桃都红了。”

苏棠叹气:“我从小就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南方的春天什么样儿,我还没见过呢。”

“对了,第一次去南方,还是你和明彦结婚的时候,那时候八月份吧,一路上我就感觉你们那边树木格外茂盛一些,也没其他感觉。”

上一篇: 女帝 下一篇: 权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