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美人攀高枝儿(157)

张惠笑叹一声,真好。

张惠拍拍身边的椅子:“朱叶快过来坐。”

“涵涵呢?”朱叶四处看。

“还没醒。”

六嫂端茶过来,另外单独给朱叶送了糖水。

朱叶笑着说谢谢,看都没看糖水,端起了茶杯,她瞟一眼就知道,泡的淡茶。

淡茶,茶汤颜色很清,味道淡,最多就是有一点茶叶的香气,算是调味儿。

朱家村的人制茶,也爱喝茶,但是茶水喝多了走觉,所以淡茶在朱家村很流行,借一点茶叶的味道当水喝。

“你少喝点。”

“哎呀我知道了,别啰嗦。”

被徐永盯着,朱叶喝了两口茶就放下了,端起了糖水。

张惠轻笑:“徐永怎么没去茶坊?”

“也去,就是这段时间茶园里忙,我去山上帮把手。”

徐永来了朱家村后,开始还以为朱家村就算不排外,茶坊那边应该不会轻易让他去,没想到茶坊那边的老师傅见到他,还笑着打招呼,问他制茶手艺怎么样。

去年制秋茶的时候,他动手做了一斤茶,茶坊的老师傅尝过之后,评价他,制茶的手艺中等。

还有一位老师傅嫌弃他,从小生长在茶园里,制茶的手艺还不如张惠学了才一两年的。

张惠笑道:“哪位老师傅说的,我怎么从没当面听到他们夸我。”

徐永笑了笑:“我的制茶手艺确实一般,一方面是我的天分有限,一方面是没有好师傅教,来朱家村后有人教,我感觉手艺进步了一些。”

开春的时候他回家报喜,跟爸妈说朱叶怀孕的事,当时也给爸妈送了他做的茶叶,他爸夸奖他有进步,让他好好学。

但是他觉得,他做的茶叶好了,一方面是技术变好了,另一方面,朱家村的茶园质量确实是比南山那边的茶园好。

朱叶轻哼一声:“这个不是早就知道的嘛,你们南山茶厂出来的茶叶,也就是量大管饱。”

“什么你们我们的,徐永现在户口不是落在村里嘛。”张惠帮徐永说了一句。

徐永不在意地笑了笑:“她呀,就是嘴巴硬。”

张惠发现,这人啊,有没有宠着爱着,一下就看出来了。

没人宠着爱着的时候,识大体懂事好来往。这有人宠着爱着,撒娇任性都有了底气。

徐永下午还有事儿,把朱叶送过来,坐下聊了一会儿就要走。

待徐永走后,张惠笑着看了她一眼,朱叶不好意思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在他面前脾气就控制不住。”

张惠轻笑一声,表示理解。

徐永对朱叶的好,不仅朱叶有感受,朱叶的爸妈哥嫂,朱家村的人都看在眼里,都把徐永当自己人。

第二天张惠跟师父去制茶的时候,徐永也在茶坊,朱明山在茶坊里溜达,在徐永前面站了好一会儿,给他指点,张惠当初也就是这样的待遇了。

张惠以为,师父想收徐永当弟子,朱明山摇了摇头:“徐永比你,天分和悟性都差了一些。”

去年过年朱文峰回家,跟他说他找了个对象,是省城茶厂里的人,现在处得不错,感情也好,要是顺利的话,下半年应该会结婚。

朱明山一直等着,等过些年有了孙子孙女,他还可以培养自己家孩子。

张惠才听说这事儿,笑着说恭喜:“到时候峰哥结婚,一定要通知我们。”

朱明山浑身透露着喜意:“你是我唯一的关门弟子,怎么能不通知你。文峰年纪不小了,水清比他还小两岁,孩子都那么大了,他也该结婚了。”

这人啊,有了盼头,精神气儿都大不一样了。

她说呢,这次回来,见到师父,感觉他比以往精神多了。

张惠有悟性,人聪明,又有师父手把手教,她现在的制茶技术,没有什么好挑剔的。等到清明节前两天,把母树上的茶叶摘下来,师徒俩联手把茶叶制好,张惠的活儿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母树的茶叶都是有数的,这种极品茶叶都是不往外卖的。一半的茶叶分给村里人,各家都分一点,剩下的一半,是朱明山的。

朱明山只留下了一点,剩下的都给张惠:“我自己喝这些够了,你家人多,去了首都也要交际,你都拿去。”

“谢谢师父。”张惠笑着收下,不跟师父客气。

朱二爷小跑着过来:“哟,你们师徒都分完了?不给我留点。”

“刚才茶坊分的时候你不是拿了么。”

“呵,那才多少点儿,我知道你这儿多,你再给我分点。”

朱明山看张惠,张惠笑着说:“给您分一斤够了吧。”

“一斤?”朱二爷明显不满意:“你手里至少还有十斤吧。”

张惠无奈:“两斤,最多了。”

“那行吧。”朱二爷勉强同意。

朱二爷手里拿着装茶叶的木桶,这个桶至少能装五斤茶叶,两斤茶叶倒进去,也就是那么一点点。

朱二爷再看她,张惠低头当作看不见,赶紧把茶叶袋子绑好放屋里去。

“啧,朱明山,你这个徒弟有点小气呀。”

朱明山:“二爷,这两斤茶叶你还要不要?”

“你瞧瞧,你还护短!哼,跟你们师徒俩真是不好说话,我老人家走了!”

张惠噗嗤一声笑了。

涵涵仰头望着妈妈,眼里都是迷茫的神色,妈妈在笑什么。

清明节过了,周末就是八号,七号晚上张高义和张建林来了。

张高义笑着说:“新茶叶制好了?”

“好了,我都装在箱子里。”张惠知道她爸就好这一口。

上一篇: 女帝 下一篇: 权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