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美人攀高枝儿(162)

没多久就是元旦了,张惠的意思,也不着急,等到年后家里再来人也行。

毕竟,年节的时候人家家里也要过年。

要请人照顾孩子,江明彦不想找太远的人,最好就是附近的人,就托人打听信得过的人。

左维听说后,上门来给他们夫妻介绍一个人,不对,是两个人。

“那家是夫妻俩和我们也算是远亲,按我的辈分要叫一声凯叔、万婶,都是东北人,两人唯一的女儿嫁给我表叔家的堂侄,上个月来的,一直住在他们女儿家。”

“老两口不想回去,想就在城里找个活儿,不管工钱多少,只要包吃包住都好谈。”左维笑道:“我表叔知道我认识的人多,就托到我这儿了。”

“多大年纪?人怎么样?会些什么?”

“两口子四十多岁吧,凯叔是退伍军人,会开货车,人过来给你看门干点杂活都可以。万婶帮你媳妇儿带孩子肯定没问题。”

左维想了想:“你要是只想要个带孩子的,只要万婶也行。”

他也不想江明彦为难,凯叔的工作可以另外想办法。

“你叫他们俩来家里看看,合适的话我们再说。”

“你千万别勉强,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老小,还要给三个人发工钱,属实压力不小。”

江明彦笑了笑,没跟左维说,他去年回来之后的工作,养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而且,还有惠惠卖人参的收益,家里不缺这点小钱。

见江明彦没露出勉强的神色,左维拍拍他肩膀:“你小子,现在身家挺厚哈。”

江明彦玩笑道:“你从我这儿买去的两根人参的价钱,就够给三个人开好多年的工资了。”

左维顿时心里就不高兴了,他才吃得饱饭的人,替人家腰缠万贯的操什么心呢。

凯叔和万婶就住在城里,第二天左维就把人带到花枝巷来。

初次见面,张惠觉得这夫妻俩挺面善,跟江明彦商量后,决定先让他们留下试试。

“你们现在过来,还是等年后再过来?”

“现在就可以过来。”万婶连忙说。

他们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说实在话,到底是不方便,也怕女婿那边有意见,所以他们俩才想赶紧找个活儿搬出来。

工钱过得去就行,甚至少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提供住宿,他们偶尔休息的时候能去看看女儿就挺好。

江明彦点点头,和他们商量好工资后,把他们安排到倒座房,就住在六嫂隔壁。

“六嫂主要负责厨房和买菜这些事儿,家里面她操心得比较多,家里买东西走账也从六嫂那边走,有什么不清楚的你们问六嫂就行。”

六嫂连忙答应下来,客气地目送江明彦进主院。

听说家里要进人,还是照顾孩子的活儿,这个活儿和主人家亲近,六嫂还在担心自己以后会不会被排挤。

没想到啊,家里进了两个比她年纪大的人,她自己居然成了家里的大总管了。

凯叔和万婶安顿下来后,张惠且观察了几天,六嫂和他们处得挺好。

有凯叔负责看门、扫雪、清理家里的杂物,六嫂腾出手来,还有万婶帮把手,家里的饭菜一下上了个档次。

万婶夫妻俩是东北人,张惠还吃到了正宗的东北菜,不错不错!

凯叔和万婶夫妻俩心里也高兴,他们现在有单独的房子住,还那么宽敞,主人家也不对他们指手画脚。

虽说是来主人家干活,这和住在自己家也差不了什么。

凯叔和万婶的女儿女婿来花枝巷这边看他们俩,看到他们的住宿条件,他们女儿都羡慕了,比他们家住的还宽敞。

女婿见岳父岳母在这边过得挺好,也松了口气。他生怕岳父岳母过的不好,媳妇儿心里难受愧疚,到时候他家里也过不顺心。

不用说,回头就准备了份谢礼送到左维家里,说了一筐感谢的话才走。

家里进了两个人,潘乐专程过来看了一眼,见人还行,就没多嘴,走的时候留下一千块钱,说是给他们夫妻俩的补贴。

江明彦下班回家后,张惠笑道:“咱妈是不是觉得没空照顾我,所以才塞钱给我们?”

“妈给咱们就收下,爸妈他们的钱包鼓得很。”

涵涵睁大眼:“爸爸,你说红包吗?”

“你个小丫头,从哪里知道的红包?”

涵涵哈哈笑:“大伯说的。”

想起大嫂:“这都快元旦了,大嫂还没动静。”

江明彦:“大嫂是医生,她肯定心里有数。”

苏棠心里有数个屁,算算日子该十二月生,十二月都快过完了,还没动静,她心里也打鼓,赶紧收拾东西去医院看看情况。

给她看诊的医生和她关系好,笑着说:“人家都说瓜熟蒂落,孩子没动静,就说明还没到时候嘛,你当了这么久的医生,这个都不懂?”

苏棠横了她一眼:“你是医生还是搞算命的?快点给我检查,好让我放心。”

“得嘞!”

医生仔细检查后,肚子里的孩子好得很,刚才还踢了一脚,有劲儿的很。

医生说,要是实在不放心,就在医院里住到生产吧,反正有空的病床。

苏棠和家里人商量后,第二天就搬到医院住下了,一直等啊等,等到元旦节都过了,一月三号的傍晚,才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江明升赶在他爸过来之前给取了名字叫江昱。

家里的长孙名字不是自己取的,江松过来骂了儿子一顿,江明升只好把取小名的权利让给他爸爸。

江松想了想:“叫小鱼儿吧。”

上一篇: 女帝 下一篇: 权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