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国几年,你和孩子怎么办?”
“我们跟你一起出去吧。”
“咱们家有那么多钱?”
张惠笑道:“钱确实没有多少,但是能换钱的东西却不少。”
江明彦接过媳妇儿手里的帕子给媳妇儿擦头发,夫妻俩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慢慢商量出他们家往后几年的安排。
连张惠带着孩子从香港出国都想好了。
今年考研的时间已经过了,下半年,江明彦一边读书复习一边去单位上班,忙到十二月底,江明彦他们那个项目图纸才通过了验收。
天气太冷了,张惠怕江明彦冻着,又去买了两个火炉子放在书房,书房里暖得都穿不住厚棉袄。
家里三个孩子穿着薄棉衣在屋里跑来跑去打打闹闹。
张惠瞪眼,涵涵拉着两个弟弟乖乖地坐毯子上看书。
江明彦是个很专心的人,一般情况下孩子们小声说话的声音也不会影响到他。
张惠被他影响,也把书拿出来看。
进入冬至后,六嫂又领头去买肉,张惠今年要给林西家送一些,所以今年腊肉要多做一些。
腊肉快晒好后,林西三天两头来家里,张惠笑话她,主要是看腊肉晒好了没,次要才是来和她说说话吧。
林西也不怕张惠笑她,大方地承认了:“我家里从来没做过腊肉呢。”
“今年你尝尝我们家的腊肉,你要喜欢,明年你们家自己做试试。”
火炉子上放着茶壶咕噜咕噜冒热气,林西说:“十月份的时候你师父寄了秋茶过来,还寄了定做的茶叶桶,元旦节的时候,我家老何把茶叶送人,接到茶叶的都赞不绝口。”
“还有我郑叔叔那边,你师父的儿子不是去华侨饭店找过他吗?郑叔叔也把茶叶送了一些给老朋友,大家都很喜欢,还有人问我郑叔从哪儿买的。”
张惠听着这话嘴角带笑,蒙顶山茶叶的好,她最知道不过。
“可惜,茶叶量少。”
“量少有量少的好处,抢着要的东西才香。”
林西轻笑一声,那也是!
又过了几天,家里的腊肉晒好了,林西亲自过来拿,拿回去当天就切了一块叫厨师煮。
什么东西都没有加,就是把腊肉洗干净了,放锅里蒸熟,切片吃就香得很。
“有一种别样的风味。”
在南方也有腊味,和南方的咸香鲜甜相比,江家的腊肉椒香麻辣。
林西说:“我喜欢吃这个椒麻排骨,太香了。”
何康华也挺喜欢。
林西吃的满足:“咱们家明年也学着做。”
今年来不及了,林西第二天跑去江家,又从张惠那儿哄走了几斤。
等到过年的时候,何康华和林西夫妻去江家拜年,给送了厚礼,孩子都有大大的红包,林西给张惠送了个包,国外的名牌。
张惠也没问价格,笑着收下了。
林西说:“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给你选了个我最喜欢的,等有机会了咱们亲自去店里挑。”
张惠心想,那还得等好几年。
张惠有空的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库房里的古董她全部都登记造册,婆婆给他们的肯定不能动,他们自己花钱买回来的,分重要程度,列了个表,到时候托林西家族拍卖。
手里有这些宝贝,张惠从不觉得自己家差钱,以后有机会,给林西还回去就是了。
开年后,江明彦考研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他理论知识扎实,又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有任何悬念地被清华录取。
暑假的时候去单位办了手续,开学后和媳妇儿一起走进学校读书。
当初张惠进学校的时候惹来很多男同学示好,最后还是江明彦天天去接媳妇儿下课,才让那些人打着恋爱自由旗帜的人死了拆散他们夫妻的心。
江明彦去学校学习后,穿着大衣风度翩翩的模样,顿时让很多年轻女同学芳心暗许,江明彦公开说他已经结婚都阻挡不了那些疯狂的狂蜂浪蝶。
一个周末,江明彦在家忙老师交代的任务,张惠带着儿女去老宅看钥玥,等她吃了午饭带着孩子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白裙子,梳着两个小辫儿的年轻姑娘在敲他们家大门。
凯叔开的门,凯叔站在门里问她找谁。
“你好,我是江师兄的师妹孟灵,老师叫我来给江师兄送本书。”
知道她找家里的男主人,凯叔打量她一番:“你把书给我,我帮你送进去。”
孟灵攥紧手里的书:“没事儿,我亲自给师兄送去吧。”
孟灵坚持,凯叔也没办法:“那你请进吧。”
凯叔叫媳妇儿万婶过来带路,还偷偷给万婶使眼色。
家里男女主人都长得好,这些年,万婶也见识了一些,皮笑肉不笑地看了孟灵一眼:“你跟我来吧。”
孟灵跟着进门,一路进跨院,万婶儿叫她在外面等等。
万婶自己进书房,跟江明彦说有人找。
江明彦:“谁找我?”
“她说是您师妹。”
江明彦站起身摇摇头:“我哪里来的师妹?”
万婶心里更加确定,那个小姑娘别有用心。
江明彦从书房出去,孟灵惊喜道:“江师兄,没想到你家这样大,我都快走迷路了。”
“就一个主院,一个跨院,怎么会迷路。”
孟灵娇嗔一笑:“人家这不是头一次来嘛。”
江明彦微微皱眉:“你给我送书?”
孟灵把书抱在胸前娇笑道:“李教授说江师兄该看看这本书,我就给江师兄送来啦,江师兄要怎么谢我?”
“那肯定要给孟师妹扯几尺红布,写上感谢词,敲锣打鼓地给送到学校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