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又待了一天,第二天他们一起回北京,不过没有坐火车,坐的是飞机。
何家的车亲自来接,送他们一起回花枝巷,敲门的时候,凯叔开门看到他们惊喜不已:“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六嫂哈哈大笑:“我们在德国的时候,我可想你们了。”
万婶儿在洗衣服,听到六嫂的笑声连忙跑出来:“哎呀,我们也想你们。”
张惠和江明彦在拿行李,涵涵带着弟弟跳进门:“我们都回来啦!”
“哟,都长高了,涵涵怎么看着都像个大姑娘了。”
涵涵十三岁,看着跟那些十五六岁的姑娘都差不多。
张惠提着行李进门:“凯叔和万婶可都好?”
“好着呢,就等你们回来了。”
凯叔和万婶都去帮忙拿行李,东西还真不少,六七口行李箱。
六嫂说:“因为太远,带太多东西回来不方便,好些东西我们都送给邻居了,要不然更多呢。”
家里主人回来了,冷清了两年多的院子瞬间热闹起来。
他们才回来,后面几天肯定忙,林西说过几天来找她喝茶。
“行,到时候忙完我约你。”
林西摆了摆手走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安顿下来后随便吃了点东西,午休后,一家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去老宅那边。
他们去的早,上班的人还没下班,张惠他们一家到的时候,只有婆婆和爷爷奶奶在家。
见到他们,潘乐晴高兴得直跺脚:“前些日子你们大哥大嫂还说呢,你们也该回来了。”
江明彦笑道:“在上海留了几天,要不然上周就该到北京了。”
“哎哟,奶奶的小心肝儿哦,能回来就行,晚两天也没啥。”潘乐晴抱着孙女孙子,一阵揉搓,逗的涵涵笑了起来。
江长安拍拍孙子的肩膀:“你是个好样儿的。”
文艳秋笑着白了老头子一眼:“没有惠惠照顾着家里,带孩子,明彦能这么顺利?”
“哈哈哈,你们奶奶说的对,你们夫妻俩啊,其力同心,才能这么好。”
张惠半夸耀道:“家里面确实是我在照顾,要说孩子,都是涵涵带着森森和枫枫读书,我真没帮上什么忙。”
“涵涵这么厉害?”
“那可不!”
张惠把涵涵学德语、交朋友的事儿说给家里老人听,老人们都惊呆了。
涵涵得意地摆摆手:“一般啦,主要是妈妈做的菜好吃,他们都想和我交朋友,到我们家吃好吃的。”
“咱们家涵涵以后是个能成大事的。”江长安郑重道。
文艳秋和潘乐晴也点头,自家这个小闺女太能干了些,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国,都这么有胆气。
“咱们家钥玥是个文静的性子,以后涵涵多带妹妹出去玩儿,让钥玥也开朗一些。”
“钥玥也该读书了吧?”
“下半年读一年级,这两天不在,小鱼儿带着玥玥去你大嫂娘家了,他们要知道你们回来了,肯定马上就回家。”
“我去接玥玥。”涵涵知道玥玥外婆家在哪儿。
江森和江枫也要去,张惠说:“去也行,给带点小礼物过去,礼貌一些。”
“好嘛。”
张惠给家里人选了手表、围巾、羽绒服这些东西,也带了特产如葡萄酒、奶酪、香肠,这些吃的就很适合送苏家人。
潘乐晴给选了两样,叫他们三姐弟送去。
苏家离的不算远,涵涵带着弟弟坐汽车过去,赶在下班前,把小鱼儿和玥玥接回来了。
“奶奶,我想吃涵涵姐送去外婆家的那个肉肠。”
“有,晚上就给你吃。”
小鱼儿笑道:“听说是德国的特产,奶奶多做一点,咱们多尝两口,瞧瞧和咱们国内自己做的有什么差别。”
前后脚的工夫,上班的人都回来了。
江松还没进门就听到屋里一阵欢声笑语,进门口就闻到了屋里香喷喷食物的味道。
“我回来了。”
“爸。”
“爷爷。”
一家人都叫人,此起彼伏的声音,显得更加热闹起来。
看到两三年没见的儿孙,江松乐开了怀:“都坐都坐,一路回来辛苦了吧。”
“还行,先到的上海,在上海歇了两天,今天早上跟林西夫妻坐飞机到的北京。”
“哦,坐飞机可比火车省事儿,回头谢谢小何夫妻俩。”
“哎,已经谢过了。”
这时候,江明升和苏棠也回来了,屋里又是一阵热闹的叫人声,嘻嘻哈哈了半天,潘乐晴才喊他们都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饭桌上,江明升好奇德国那边工业是个什么情况。
“德国的工业确实发展得好,我的教授带我去德国的工厂走访,他们现在使用的技术和工艺,整体水平都比我们高出一截。”
“这是可以预料的,我们开放才几年?以后努力追赶就是了。”
“爸爸说的是。”
江松问:“你后面是怎么打算的?”
“我还是想去机械厂上班,读了这么些年书,我想,在一些技术上面我还是很有发言权,不说领先国际,至少能在咱们追求国际水平的路上出一些力。”
“我支持你。”江松觉得儿子的想法很对。
“我也支持。”这是大哥江明升的意见。
江明彦知道自己的价值,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其他知道他的人也很清楚。
周末江家请客,左维和他在首都机械厂上班的妹妹左雪,以及宁远、洪明都到了。
从德国带回来的特产还有一些,加上六嫂在德国几年,做西餐非常有一手,请客的时候吃的是西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