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芳笑道:“也没几个月了,等过年的时候小江和惠惠带着孩子去首都,你又能看到了。”
潘乐晴拉着亲家的手:“你和惠惠她爸过年都有时间,到时候和惠惠一起去首都吧,孩子都生了,你们总要去看看女婿家在哪儿吧。”
陈丽芳轻笑:“瞧你说的,寄那么多次东西,你家地址我还能不知道?”
“没亲眼见过,那哪儿能一样。”
潘乐晴诚心邀请,陈丽芳有些心动:“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
文艳秋帮腔:“也别看情况了,你家儿子儿媳都在上班,你也就是担心胖胖没人照顾,到时候你们把胖胖一起带上,也带孩子去首都走走。”
陈丽芳犹豫了一下,笑着应下:“到时候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说这些。”
文艳秋叹道:“孩子长得快,几天换个模样,不知道过年的时候长成什么样了。”
摸摸小姑娘的下巴,小姑娘乐得咧嘴笑。
张惠啧啧:“无齿小儿!”
“别弄她,你不是要炒腊鱼么,一会儿就给炒了吧,我找了几个大的玻璃瓶子,都洗干净了,一会儿你上锅蒸一蒸,再消消毒。”
“知道了。”
把孩子交给妈抱着,张惠去厨房,腊鱼已经在冷水里泡了二十分钟了。
腊鱼洗干净晾干水分,用刀宰成小段备用,铁锅烧到冒烟,下菜籽油,一定要重油,慢火把鱼炸透炸熟。
腊鱼起锅,下干辣椒段、花椒、豆豉、无香料、豆瓣酱、辣椒酱、姜蒜片等等,炒出香味后再下入腊鱼慢炒。
炒好的腊鱼咸香麻辣,用来下酒或者当零食吃都特别好。
鱼吃完了,剩下的香辣料可以用来炒菜,或者做凉拌菜,拌面吃都行。
六斤腊鱼至少下了两斤的料,才能炒出这么好的味道。
上锅高温消毒过的大玻璃瓶放凉,腊鱼也放凉了,一大盆香辣腊鱼装了五大瓶,还剩下一些,张惠拿了个盘子装好,晚上吃。
盆里剩下的料也不能浪费了,做了几斤凉面,再加两碗热水烫过的脆嫩豆芽,一把葱花一把香菜,将就着红油底料拌了凉面,那真是既好看又好吃。
凉面重口味,配的黄瓜汤就很清淡,吃完凉面再来一碗黄瓜汤,简直再好不过了。
张惠这个还在喂奶的人,默默看着他们吃香喝辣,吃一口碗里的鱼汤面,再吃一口。
叹气~真是没盐没味!
文艳秋和江长安都感叹,要说吃,还是南方人更会吃。
气候好,植物多种多样,一年四季都不缺各种蔬菜瓜果吃,调味也丰富,可以变着法儿地吃。
家里要是有个厨艺好的,那简直太有口福了。
再享口福,再舍不得走,还是要走!
第二天江明彦请假了,吃了早饭,亲自送爷爷奶奶和他妈去车站。
张惠也抱着孩子去车站送人,送到车站,江明彦提着箱子:“爸妈,惠惠,你们先回家去,我中午就回来。”
张惠准备的各种吃的太多了,还有陈丽芳准备的礼物,回去带的东西比来的时候带的东西还多,三个人根本带不走,江明彦要把人送上火车再回来。
“嗯,路上小心。”
“爷爷奶奶,妈,再见。”
“叔,婶儿,亲家再见。”
潘乐晴笑着摆摆手:“再见,咱们说好了,过年和明彦惠惠一起来首都。”
“好。”
目送车子走远了,张高义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涵涵给我抱抱。”
张惠把孩子放她爸手里,笑道:“爸这段时间可郁闷了是不是,家里那么多人都想抱涵涵,我爸愣是没轮上几回。”
张高义也是无奈:“小江爷爷奶奶稀罕得很,他们又待不了多久,我总不好和他们抢。”
“爸别怕,我不和你抢,以后你想怎么抱就怎么抱。”
“也抱不了几天。”
“怎么抱不了几天?”
“你忘了,马上就是摘秋茶的时间了,你要学制茶,还不赶紧着去找你朱叔叔?”
张惠一拍额头,最近一直在家里转悠,把这事儿都给忘了。
“今年暑假你生孩子,家里又有客人,我也没去蒙顶山,过两天收拾好,我送你去山上,赶着开学我再回来。”
夫妻俩已经商量好了,惠惠去学制茶,总不能一天到晚只关心着孩子,陈丽芳肯定要跟过去帮忙照顾涵涵。
“你妈跟过去帮你照顾涵涵,家里大人都要上班没一个有空闲,到时候把胖胖也带山上去。”
“好。”
张高义郑重嘱咐女儿:“你朱叔叔对茶叶很看重,你要学,就用心跟人家学,千万别三心二意。”
“爸你放心吧,本来我自己就想学,肯定不会随便糊弄了事。”
“还有,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要是你朱叔叔不愿意教你朱家的独门本事你也别生气,人家有人家的难处。”
张惠无奈:“爸,你真当我是小孩儿呢?”
“不过是提醒你一句,做好心理准备。”
“嗯。”
陈丽芳说:“要真论起来,咱们家和朱明山来往这么多年,我还没去过朱家,不知道他们那边山上怎么样。”
“他们那边山上凉快,七八月最热的时候早晚都要穿长袖,你们记得带两件厚点的衣服。”
一家人边说边聊,路过肉铺,看到桌子上还有排骨,张惠想吃。
“同志,这三根排骨我要了。”
他们慢了一步,排骨被于雪买走了。
于雪背上背着一个孩子,看大小,估计是袁晓婷的孩子。孩子哦哦地叫着,小手乱挥,把于雪梳的整整齐齐的头发扯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