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是不绝望,总还是有指望的不是?
不过聂景的话,却让淑之感觉到了奇异和感慨,若是当年在周宫之中多几位武道大宗师做阵,怎么还会有以后的那些事儿?聂政也不会因为担心自己而一次有一次的闯进魏国了。
聂景想必是看出了淑之的疑问,苦笑着道“这些朋友没那么好联络的,若不是政儿出事了,他们也不会主动跟我联络。若是能够早早的联络上他们,你们也不必吃这些苦,政儿也不会受到重伤。”
“爹,您老人家别想那么多,也许是夫君他命中有次一劫,只要人没死,我们总有希望的。”淑之见到聂景那颓丧的神色,反倒是开始安慰起公公来。
……
后来顾昭得知了这件事儿,连夜就冲到了宫内,这半年他休养极好,又得了女儿亲自配的调理药材(加了料,带有符石水蒸干调兑)的上等的良好的调理,身体恢复了不少,整个人也看着很精神的样子。
他这个时候冲进宫来,还是觉得事关重大,总不能真的由着淑之跟聂景的性子来吧?
“淑之呀,周国刚刚经历了战乱持续了一年多的战争,无论是百姓,还是国家都需要休养生息。而且周国刚刚开疆拓土,如今的面积……”
“爹,你闺女要是没了男人就成了寡妇了,您说是国家更急,还是我更急。没了国家,只要聂政醒了,我还能有个人真心疼爱,跟我一起养育孩子成长。
若是没了聂政,纵然有这个国家存在呢,你闺女还是没人要,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苟活着了,爹,你愿意看到我那样吗?你闺女纵然脸皮厚,也不可能放着琰儿的这位未来皇帝脸面不顾,改嫁而去吧?”
顾昭听了这话马上一呆滞,跟着一咬牙,一跺脚,大吼一声道“发兵”
淑之笑了,果然爹爹最能给她做后盾的人。
第269章 集体抗议
第二日一早的大朝之上,淑之就着人写了国书,因为聂政的病,请求齐国的国主将原本魏国的老神医淳于达送到周国来。
齐国国主很快给了回复,态度强硬,不行。
跟着淑之再次让使臣去齐国,商谈老神医淳于达入周的事情,并且愿以万两黄金和十万牛羊家畜为酬谢。
很快齐国国主有让人回复,态度依旧强硬,不行。
淑之丝毫不气馁,第三次让使臣前往齐国,商谈老神医淳于达入周国为聂政看病之事,并且愿意以万两黄金和十座城市来换。
这一次,因为周国给出的代价太诱人,十座边境的城市,而且都是魏国经营多年,十分繁华的城市,这在齐国国内造成巨大的轰动,朝堂之上,齐国的朝臣们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认为机会难得,不如让老神医淳于达入周为周国皇帝看病。
毕竟聂政本身就是匹夫出身,把他救醒了又能如何?
但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大臣们也有很多,他们纷纷表示,周国之所以在军事上如此强大,这跟太上皇跟皇帝俩代不是无敌统帅就绝世猛将很有干系,聂政再是匹夫出身,只要他有所专长,这周国就会在他的带领下,极为具有侵略性。这样的皇帝还是昏迷着更好,另外如果老神医入周,那么他们齐国的重要人物,若是出了病痛,难道还要齐国拿出十座城池到周国换取老神医吗?
噢,当时你让人家拿出十座城池做为挟制,如今你要再去求老神医,只怕就不只十座城池了……
谁没三灾四疼的?谁能没个病痛?皇帝虽然喊着万寿无疆,但是皇帝也是人,病了怎么办?这种说法,尤其以云安王为代表,叫嚣得最厉害,说什么都不肯答应让老神医入周。
齐国的皇帝陛下,想了又想,最后还是让人回复周国,不行。
他的国书如今就放在淑之的书案之上,看着这封国书,淑之指着上面的齐王玉玺道“爹,我听说这齐王玉玺原本是先朝天下大一统的时候那个秦王朝的历代皇帝所用的玉玺。你快来看看这上绶于天,四个字,到是很有气势嘛。”
顾昭这个时候走过来,看了看这封国书上的上绶于天四个字,捋着胡子呵呵笑道“真是傻丫头,原本秦皇朝的玉玺早就被当时各路起义的诸侯王给当众砸毁了。这是一百多年后,齐国又找了一块跟原本的秦皇玉玺一样质地的美玉所雕刻,由于是照着秦皇玉玺所仿制,甚至还刻上了一模一样的上绶于天四个字。
你看看你手中的原本元国的传国玉玺,上面是受命永昌四个字,其它的各国皇帝的玉玺一般都是这四个字,这也是当年各路诸侯王掀翻了原本的秦皇统治之后,因为天下一分为数,再也不是原本大一统的中原,所以各路诸侯王在各自的玉玺上就沿用以前的诸侯王玉玺,受命永昌。原本这四个字是指受到天子陛下的授命,代牧属地,预祝国运永昌之意。
原本的秦皇玉玺,上面的上绶于天四个字,那是指皇帝是天子,是上天下赐于人家,管理万民之意。也是说只有天子才是最正统的管理百姓的人。其它人都不是。
齐国的厉害皇帝陛下都是野心勃勃之辈,他们的玉玺会仿造原本的秦皇玉玺也就不难理解了。”
“爹,那你说这玉玺的玉是真正的美玉了?”淑之听了,冷不丁的问道。
“那是自然,是稀世的美玉,当年在天下大一统的时候,这种稀世美玉也不多见,据说此玉白中带紫,紫中隐有金色的星点透出,看上去晶莹剔透,宝光流华。”顾昭博文擅记,这些知识都是极为信手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