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借口,反正她唯一的信息就是刚才那两个妇女说的话,她要撞死,结果没死成。
有个后遗症什么的不是正好。
当然她可记得那些网络小说电视剧什么的,不是最常用的借口就是失忆。
她要是失忆,估计更合理。
果然小姑娘担心的看了看江小荞的额头上那一大块纱布,还渗着血丝呢。
看起来江小荞就憔悴的不行。
“大姐,你别想不起来,我是二妞,三妞和四妞都在奶奶家里呢,这次送你来医院,咱奶奶还把咱妈骂了个够,要不是邻居拦着,奶奶都能打了咱妈,咱爸说他没钱,他不管,让你想死就去死,正好省的浪费口粮。咱妈和五婶子借了三十块钱才来的医院。”
江小荞那个心里呕。
这话里一看这个爹也不是个玩意儿。
这么对待自己,那是亲爹干的事情。
絮絮叨叨,再加上江小荞的循循善诱之下,终于江小荞从二妞的嘴里弄清楚了来龙去脉。
这个地方还真的不是自己呆的中国,连以前的八十年代都不是。
这是一个叫做炎国的地方,历史追溯根本不在江小荞脑海中的任何历史中存在。
况且人家炎国也是发展迅速,看看这情况应该是和以前的中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情况类似,饥饱勉勉强强不饿死人,可也没有多么富裕,一切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
而她们在的这个地方叫做桂花镇,他们家父亲叫做江在山,家里兄弟有三个,江在山是老二,老大江在海冯晓玉两口子在镇上供销社卖货,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江虎江龙和江红。
老二江在山就是江小荞的亲爸,在县里化肥厂上班,是个吃公粮的工人,亲妈刘雪梅在镇上加工厂上班,是合同工,家里四个闺女,江小荞十八,江小麦十三,江小米十岁,还有一个江小谷六岁。
因为没生下男孩,江在山对刘雪梅一百个不待见,不是打就是骂,婆婆王招娣更是冷言冷语,指桑骂槐的,反正刘雪梅和四个丫头在江家就是最不被待见的。
老三江在杨在省城钢铁厂上班,媳妇韩梅是钢铁厂的会计,老丈人是钢铁厂的厂长,也算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主儿。
只有一个儿子江家跃,在这个家里算是超脱的存在。
王招娣对这个三媳妇那是巴结奉承,每次这个三叔江在杨回来,都是大鱼大肉的伺候着,说话也是看着儿媳妇韩梅的脸色说话,就怕惹了这个厂长千金不高兴。
跟对待刘雪梅那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而自己初中毕业就不让上学了,因为她要上学,家里的三个妹妹就不能上学,江小荞考虑之后,还是用自己的妥协换了江小麦,江小米和江小谷的上学。
她现在在家里每天糊火柴盒来挣钱。
本来去年江在山不知道怎么说的,和镇上的刘大柱家里商量好了,给江小荞和刘家的大儿子刘建军定下了亲事,刘建军在外地部队当兵,两家商量好了,今年江小荞满了十八岁就能结婚。
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前几天江在山回来一趟就说和刘家的婚事不成了,退婚了。
江小荞对刘建军那是死心塌地的等着嫁过去,结果这样的结果,江小荞一下子就想不开撞墙。
而她就被换上了。
江小荞看着江小麦眼巴巴瞅着自己,那是担心自己还行不行。
只好咧嘴给她个笑容,下地穿鞋。
江小麦急忙问:“大姐,你去干啥?我帮你!”
害怕江小荞晕倒。
江小荞摇摇头,“我去个厕所!”
一看这孩子不知道厕所什么意思,立刻改口。
“我去个茅房!”
江小麦赶紧扶着江小荞去了医院的厕所。
是那种一条水道,连个隔间都没有的厕所,人蹲在上面,大便小便都是一个地方,随着水冲走,前后都能看见别人。
那个味道,那个尴尬。
可是这也没办法,这已经是最好的条件了吧!
她也不能不上。
总不能活人真的被尿憋死。
她也不想成为这种笑话。
跳着脚找到一处总算是比较干净的地方,江小荞几乎是用了历史最快速度上了一个卫生间。
然后就飞速撤退,因为她一直屏着呼吸,都没敢呼气,现在得赶快找地方洗洗手,喘口气。
第4章 要不然我不吃
经过这样战斗一样的卫生习惯,江小荞完全都不需要江小麦扶着。
自己利索的走回了病房。
正好看到刘雪梅端了一饭盒的汤面走进来。
看见江小荞和江小麦走过来,也知道江小荞是去厕所,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要扶江小荞,被江小荞闪开。
有些讪讪,还以为女儿还在生自己的气。
她知道江小荞对那个刘建军是多么上心。
毕竟在这里找一个解放军的可是多少姑娘羡慕的男人。
江小荞一心想要跳出这个家,期望着美好的生活,结果现在破灭了,刘雪梅知道女儿有些恨他们。
也怪江在山,什么都不说清楚,就是扔下一句话就让退亲。
孩子能不上火。
反驳几句,江在山还一副少废话,老子说了算的模样,根本不让江小荞找刘家去。
江小荞能不想歪。
这孩子因为家里已经耽误了上学,现在就给火柴厂糊纸盒挣钱,还都被江在山拿走了,说什么贴补家用,可是家里那有用什么,一个月江在山也就给刘雪梅十块钱,就什么都不管。
刘雪梅自己的工资也才八块钱,加在一起,十八块钱,养活六口人,手里根本剩不下,要不是娘家爸妈时不时偷偷贴补一点,根本养不活这几个。
江在山不给钱,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生了儿子,这年头没有儿子就是犯罪。
她刘雪梅就是低人一等,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就是在婆婆面前还不是任打任骂,总是骂自己是不下蛋的鸡,刘雪梅冤屈啊。
自己可是怎么也生了四个闺女。
就是没有儿子,她能怎么办。
也只能忍气吞声,有什么办法。
家里没有男孩,就是没有给江在山留个后,说出去都是她没理,也只有她受气的份儿。
江小荞从小就是家里的老大,因为是女孩,没少受气,奶奶不待见,江在山更是动不动就是数落赔钱货,再加上后来有了老二,老三,老四,江小荞几乎成了家里的小大人,自己的几次月子,因为生的是女儿,婆婆根本连家门都没进就直接扭身走了,更别说伺候月子。
都是江小荞小小的人又是烧水,又是做饭!还要洗尿布,收拾家里,简直是根本连家都不回。
可怜这个孩子为了这个家付出这么多,本来以为终于要苦尽甘来,结果还是碰到这样的事情,难怪孩子不搭理自己。
刘雪梅倒是不埋怨江小荞,这么多年被婆婆妯娌和江在山磋磨习惯了,连自己的性子都变得怯懦和窝囊,连自己的女儿面前都是心虚气短。
更不要说在家里和婆家面前。
“大妞,你别上火,先吃了饭,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先吃饭,我们回去妈再好好问问你爸是咋回事,可能是你爸弄差了,刘家不应该要退婚的!你放心,妈一定给你把婚事在问一问,刘建军看着也是个好小伙子,不会做这种不地道的事情。”
刘雪梅宽慰江小荞。
她知道女儿最在意的就是这门婚事。
江小荞坐回床上,这里只有一把椅子,刘雪梅和江小麦只能坐下一个,另外一个就只能站着。
她拉了拉江小麦,让江小麦坐在自己的边上。
看了看饭盒。
是铝饭盒,都不是不锈钢的。
看来了解的没错,这里的时代进步的脚步还停留在某些年代。
再看看只有自己一个人有汤面,是细面条,还是白面的,汤里有几叶绿叶菜,还用葱花呛了锅,飘了几点油花,竟然上面还卧着两个白白胖胖的荷包蛋,不由得口水分泌加速,肠胃开始火烧火燎的开始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