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皇陛下在娱乐圈封神(461)+番外

这不就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佘曼烦躁地拍了下桌子,“就说我身体不舒服,先回酒店房间歇着了。”

“那,那好吧!”

她总不能把人生拉硬拽过去。

卫霄是在收工点人的时候,被旁边的人提醒才意识到少了个佘曼。

对方到底是女三,他正准备打电话过去问问人在哪,打开手机就看到这人发过来的消息。

“身体不舒服,得,”一看就知道是借口,而且这措辞,应该还是佘曼身边那助理帮忙发的,“不去就不去。”

他还有点巴不得呢!

放下手机看向溜达过来的两位老人,“石老,李先生,今天晚上是我们剧组男主角的杀青宴,您二位带着晚辈也一块去凑个热闹?”

“这你们剧组的杀青宴,”夫妻俩对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这我们去,不太合适吧?而且还都是年轻人,这我们往那一坐,你们还能放得开吃喝?”

姜令曦刚卸妆换衣服回来,就听到石老这话,“石老,男主角您也认识,是沈云卿。”

“他还是男主角?”石老本来还以为沈云卿只是来客串的,听见姜令曦这话猝不及防吃了一惊,接着沉吟片刻点点头,“那要是他的话,这杀青宴还是能去一去的。”

本来他也只是怕自己在场其他人放不开,但要是沈云卿的杀青宴,那就不用有这个顾虑了。

“不过他人呢?我这都在剧组待了快一下午了也没见到人啊!”

要是碰见,说不定还能下盘棋什么的。

卫霄对上石老看过来的眼睛,又默默看向姜令曦的方向。

如今某人的动向问他这个导演没用,得问他们剧组的女主角才行!

第379章 请求客串角色

“他……”姜令曦刚要说人应该马上就到,余光就瞥见一道正朝这边走过来的身影,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了扬,抬手示意,“来了!”

众人顿时齐刷刷扭头,跟着看过去。

等看清来人,卫敏敏直接倒吸一口气,就连卫霄眼角也跟着狠狠跳了一下。

且不提在剧中的造型,平时在片场的时候卫霄见过沈云卿穿的最多的颜色就是黑和白,其他的少许颜色也都是冷冷清清的色调。

总之,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素淡。

浊世佳公子,素衣不染尘。

但此刻却是一反常态,穿了一件暗樱红的祥纹上衣,再配合着那张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洋溢着浅浅欢喜的面容,就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了。

就连姜令曦也觉得眼前一亮。

“石老,李先生,”看到石老和李婉萱也在,沈云卿只诧异了一瞬就神色如常地打了声招呼,又朝卫霄点点头,“卫导。”

卫霄抬手捂嘴轻咳了一声,“我刚邀请了石老和李先生也去参加你的杀青宴,哦,还有他们姐弟俩。”

“欢迎之至。”

说完,沈云卿就抬脚走到姜令曦身侧,站定。

卫霄:“……”

没眼看啊没眼看!

这么快就明目张胆起来了。

李婉萱看着并肩站着胳膊几乎碰到一起的两人,眉梢微挑,明白了什么,不由欣慰一笑。

这下人全部来齐,卫霄挥挥手,高声宣布:“出发!”

考虑到沈云卿跟剧组众人之间的交集不多,每次都是来了就化妆拍戏,拍完自己那部分特意集中起来的戏份就走,甚至到现在估计剧组还有一部分人都从头到尾没见过男主角。

是以这场杀青宴除了邀请剧组的主创之外,他也就只邀请了负责负责沈云卿妆造的几位老师。

这会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二十个人。

抵达酒店里早就定好的包厢后,主创们一桌,助理和幕后组的几位老师一桌。

主创这一桌,原本是卫霄这个导演坐主座,不过现在自然是让给了石老和李婉萱。

他正准备在旁边落座,扭头就瞥见大侄女正往沈云卿那凑,眼皮一跳连忙喊了一声:“卫敏敏,你坐我旁边。”

小没眼色的,居然还敢去当电灯泡。

“不是,小叔,我是有话想跟沈先生说。”

“你能有什么话?你那都是废话!”

卫敏敏:“是正事好不好!”她心一横,干脆直接说出来,“我后面不还有一部民国谍战剧要拍么,里面有个客串的角色一直定不下人。直到方才看到沈先生,突然觉得他很适合这个角色,就想问问他愿不愿意去客串一下。”

说完,她就满含希冀地看向还没落座的沈云卿。

沈云卿很快也语气清淡不失温和地打破了她的希冀:“抱歉,我应该没有时间。”

“就客串一下,戏份很少的,就五天,不,三天差不多就能拍完了!”

沈云卿看着她伸过来的三根手指头,没再说什么,但任谁都能看得出他拒绝的意思很明显。

“是真的很适合啊!”卫敏敏颓然放下手,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瞥见去了趟洗手间这会刚进包厢的姜令曦,眼珠一转,抬脚迎上去。

“曦姐,求你帮帮我!”

姜令曦看着她双手合十可怜巴巴的样子,只好停下步子,“帮你什么?”

“帮我劝劝沈先生,到时候去我下一个剧组客串个角色。拜托拜托!”

姜令曦闻言朝还站在那的沈云卿看过去,不用问,也知道这人肯定是拒绝了。

“选演员不是剧组导演的工作吗,怎么落你头上了?”

“关键是那个角色真的很难找合适的演员,可以说是整部剧的白月光了。再加上又是畅销书改编,之前其实已经有两个定好的演员,结果刚放网上,就被书粉给骂得怎么说都不敢演了。这角色戏份又不多,也没多少片酬,导演给愁得不行。那个,导演还是我大学同学来着,这是她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