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05)+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加之这原来的包子铺不仅有些老旧,还装潢简陋,秦夏凭此讨价还价,也算是合情合理。

“按照先前说的,我只收您十一个月的租子,总共是七十七两。”

算上之前从于顺手里得来的一笔银子,秦夏和虞九阙的手里有近一百五十两的现银,付这七十多两并无什么负担。

何青本就是读书人,参照牙行的格式写一份租约压根不是问题。

上面写明租约共为期三年,租金不变,第一年免租一个月,后续两年恢复原先的租金。

他快笔写就后吹干墨迹,一式两份皆完毕后,各自签上大名,后结伴去县衙户房盖了官印。

于县衙门口告别何青,秦夏和虞九阙低头又看了一遍租约,忍不住相对而笑。

今日过后,他们便是在县城有铺子的人了!

——

租契签下后的当天下午,何青就带着小厮收拾走了铺子里有用的一些杂物,把钥匙正式交给了秦夏。

秦夏和虞九阙没有耽搁,第一件事就是去铺子里将里里外外彻底打扫了一遍。

需知租子已经交了,食肆晚开张一日就是少挣的一天。

像是后院屋舍里那些不要的杂物,能劈开烧火的都暂时扔去后院,回头用得上的时候,也能省些柴火费。

其余的通通一股脑丢掉,半点不含糊。

一圈拾掇下来,留下的只有前堂原先的实木柜台与后面贴着墙放的一面大柜子,以及灶房和后罩房里的一些现成的家具。

临到傍晚时,两人坐在前堂擦干净的柜台后小歇,衣服上都不免沾了些尘土,又出了汗,形容颇为狼狈。

各自端了一碗白开水喝下润喉后,虞九阙从坐的地方看出去,不禁扬起唇角。

“原来这就是当掌柜的感觉。”

柜台后配的是高足凳,可以将铺子内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秦夏道:“以后我在后面炒菜,你就在这里算账,给你摆上文房四宝,再买一把好算盘,打个沉甸甸的钱箱。”

他描述得太过细致,惹得虞九阙忍不住莞尔。

只听秦夏顿了一下又道:“不过只有咱们两个,是断然忙不过来的。”

后厨需要一个帮厨,多半就是请郑杏花过来。

郑杏花的厨艺他虽还没正式试过,但刀功和白案都不错,打个下手绰绰有余。

但前堂就能摆下近十张桌子,加上后面的雅间,至少还需要一到两个跑堂。

思来想去,他们决定先写一份招工启事,贴在门外。

虽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识字,但想要找工做的人见到铺子外头贴着纸,多半就会进来问问。

回家的路上,两人为此买了几张宽幅的宣纸。

除了虞九阙要用来写招工启事,秦夏也打算拿上几张,简单画一个“装修图纸”。

夜里。

晚食吃的是酱油肉末炒饭,里面加了鸡蛋和胡瓜粒,炒饭用的是荤油,吃完只觉得到现在嘴巴里都是香的。

秉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原则,秦夏溜达了几圈回来后也没急着坐下,而是铺开纸张,拿了个小木条当尺子,开始煞有介事地画起来。

虞九阙很快写完了自己的份,把纸搭到一旁的椅子背上晾干后,他绕到秦夏身侧,想看看自家相公在搞什么名堂。

本以为又要见到秦夏那独具特色的“书法”,结果意外的是,他在纸上看到了一个个的“小格子”。

“相公,这是何意?”

秦夏手上动作不停,解释道:“这个是平面图,我打算用这个告知之后的工匠,铺面要怎么改造。”

他不是专业人士,水平有限,只能保证画出来的东西尽可能地简洁明了。

比如前堂,他就先比着木条画了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空白框,又在纸上标明了东南西北和大门的方向。

接下来就可以标注各类家具的位置。

柜台不变,剩下的空地,他画了八张桌子,以及大门的左右各有两扇大窗户,在靠近窗子的位置,他也画了两个“长条”。

正是这个长条,让虞九阙看不懂其中关窍。

秦夏解释道:“我本想放十张桌子,但那样就太过拥挤,于是就减少到了八个,又在这里加了两条长桌,一边可以坐三个人,适合独自一人来店中的食客。”

虞九阙看了一下方向,恍然大悟。

“若是开着窗,那么吃饭的时候就是正对着窗外景色了。”

秦夏颔首。

“正是此意。”

虞九阙浅笑道:“春日咱们铺子前有垂柳、夏日有莲花、秋日可以赏梧桐落叶……就是冬日萧索了些,但届时窗户必定是挂上棉帘子保暖的,倒也没什么影响。”

这么一畅想,连虞九阙都觉得坐在这几个位置吃饭,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再看下一张纸,又是一个大方框,想来是雅间的布局了。

秦夏这次画的更是细致,连哪里摆花瓶、哪里挂画轴都一一做了标注。

在他看来,这两间阁子还需要有不同的主题,到时屋里的摆设,也可依据“主题”来选定。

只是具体选用什么主题,现下他还没什么头绪。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将想法落于纸上,竟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六宝街那边的租子交到月底,明日早间还要正常出摊,两人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收了笔墨,洗漱安歇。

数日后。

秦家食摊出摊的最后一日,左邻右舍乃至周边的商贩,都对他们甚是不舍。

相处了这么久,彼此都有了交情不说,秦家食摊的存在,也实打实替他们招徕了不少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