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23)+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秦夏懒得多给这种人半个眼神,全都直接请了出去。

如此试了七八号人,秦夏最后把目光又落在了郑杏花身上。

郑杏花是店中帮厨,却不只是洗菜切菜,也会看着火候、焯水过油,以及做白案。

秦夏本想着她要是做得顺手,过了前三个月就给她加到翻倍的月钱,按照正经“贴灶”的待遇算。

现在想想,郑杏花有厨艺的底子,又跟在自己身旁耳濡目染了这么久,未尝不能继续“提拔”。

这日午后,虞九阙也在侧,两人把郑杏花请到了空着的雅间落座。

郑杏花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一时拿不准掌柜的要和自己说什么。

直到秦夏开口,问她想不想正式学厨,日后掌勺,把这妇人吓了一跳。

“这,这如何使得?”

她素来只把自己当成在铺子里打杂的,从没想过当“大厨”。

食肆里的灶头师傅有时候比掌柜的还神气,那种事,她怎么敢想?

秦夏极有耐心。

“这有何使不得的,只是要看嫂子愿不愿意学。”

郑杏花抿了抿薄唇,苦笑道:“我都这个年纪了,学什么也学不会了。”

秦夏显然不赞同。

“嫂子未免太妄自菲薄。”

他道:“嫂子本就会做菜,刀功也不差,说是学厨,无非是跟着我把店中现下常卖的几道菜学去便是,当真没什么难的。”

郑杏花听罢一愣,这……好像也是?

她又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女,更不是那些个在家油瓶倒了都不扶的闲汉。

从小自己和豆丁那么大的时候,就会踩着板凳做一家人的早食了,食肆里卖的菜,无非就是比家里吃的家常菜更精致复杂些罢了。

“可是食肆哪里有让妇人掌勺的,传出去只怕对食肆名声不好。”

她还是那副温柔面相,说话声音不大,说话时总也不怎么敢看对方的眼睛。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柔弱妇人,撑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生计。

郑杏花踯躅之间,换了虞九阙开口。

“不若嫂子先试试,就当是帮我们一个忙。您也瞧见了,厨子一直招不到,只靠相公一人,实在支撑不过来。”

话说到这份上,郑杏花才犹疑着点了头。

秦夏很快就投入教学之中。

相比之下,午间售卖的套餐都是家常菜,更容易上手。

郑杏花围着灶台转了多年,要学的无非是一些更专业的技巧。

她看着很是没有自信,真学起来却悟性不错。

做饭下厨本就是个举一反三的事,就像很多人一旦入了门,只要有菜谱,按部就班地来,什么菜也都能大致捣鼓出个模样。

一周过后,郑杏花已经差不多分去了秦夏三分之一的担子。

恰逢月底,秦夏做主,把她下个月的月钱直接涨到了三两。

从这天过后,不知道是不是大家的错觉,郑杏花出入时的腰杆好像挺得更直,说话更大声,笑容也变多了。

厨子的事成功解决,帮厨的位置却又缺了人。

邱瑶年纪小,还要负责传菜和学识字算账,一个人劈不成两个用。

“实在不行,你们就去牙行雇人,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

食肆太忙,连方蓉都被请来搭把手。

她倒是乐意来,现在儿子顶事了,家里不缺进项,儿夫郎也有了着落,自己不再需要起早贪黑地卖豆腐。

但这不代表她看着秦夏夫夫两个焦头烂额的样子不心疼。

秦夏和虞九阙被催得紧了,也觉得不妨就这么办。

而去牙行的前一晚,秦夏拿着一张纸,寻到了在灯下做针线的虞九阙。

小哥儿有所察觉,抬眸望去。

果然,他家相公手里拿的是自己的卖身契。

薄薄一张纸,就这么被放到了眼前。

第47章 改换良籍

虞九阙放下手里的鞋面。

开春后方蓉做的棉鞋穿不上了, 秦夏又换回了从前的旧布鞋。

虽说普通人家一双鞋刚穿一年也称不上旧,但虞九阙还是一早就准备起来,打算给秦夏做两双新的。

偏生白日里在食肆忙, 总是动两针就被打断, 夜里回了家, 秦夏也总说油灯太暗, 做针线伤眼, 只许他缝上不到半个时辰。

手指尖被线勒得有点发红,他把针线筐子往桌子里头推了推,看了一眼卖身契, 又看了一眼秦夏。

“相公这是何意?”

秦夏把那一张纸摊平。

说实话从现代穿到此世, 他最不习惯的就是这可以将人发卖为奴的旧制度。

这卖身契他就想拿去衙门销掉, 但每回提起, 都被虞九阙以言辞糊弄过去。

这事儿一个人去可办不成,一拖二拖,就拖到了今日。

按理说哪有人乐意顶着个贱籍过活,能改回良籍是盼都盼不来的好事。

所以这是他头一回想明明白白地问清楚小哥儿的意思。

“咱们明日去牙行,顺道去衙门给你改籍。”

虞九阙摩挲着大拇指上的顶针。

“我是相公买来的人, 既是要一直一起过日子的,这东西改不改的,无甚所谓。”

按理说患得患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他们二人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夫, 什么亲密之事都做过。

可虞九阙清楚, 看似已经掰开揉碎说的心里话,其中仍掺杂着自己的谎言。

他并非什么齐南县的阿九, 必定还有另一个还未忆起的大名。

一笔归整的字,以及那些算账、文书的本事, 来自于宫中内书堂。

纵然记忆仍然混乱,可至少有一件事他已经搞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