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33)+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乃至当调料的“葱姜蒜米”,都真的切成如小米粒一般大小,看得人眼花缭乱。

她们久在后厨做事,耳濡目染,也明白什么样的手艺才称得上好厨子,可等到烧起火架起锅后,才又意识到,秦夏的本事远远不止一把菜刀。

做饭做饭,无非是煎炒烹炸,这四个字听起来简单,学透了却难。

面前的年轻人明明也就二十出头的岁数,但站在灶前时的气质,无端让人觉得这里就是属于他的战场,那些花样繁多的食材,都是听他号令的兵卒。

一道道名字新鲜,样子也独特的菜肴,流水一般地由后厨送去府上待客的厅堂。

厅堂内上首放了一张紫檀八仙桌,围坐旁边的是桑府老夫人和其姊妹岑氏,旁边则是桑府的两房儿媳,正站着侍候。

下首则是另一张大圆桌,旁边是桑成化和其弟桑家二老爷,及两房的小辈们。

两桌席面是穿插着上的,一桌全素,连炒菜的油都用的是菜油,一桌则是荤素搭配,然而一眼望去,竟让人分不出哪个是素,哪个是荤,俱是一派琳琅满目。

桑成化请秦夏来,未曾指定菜单,只强调了两位老太太的口味和一些需避开的忌口,其意便是有心看秦夏能发挥到什么程度,是否能比肩那日在秦记吃的席面。

故而每一道菜上来时,都有人在旁按照秦夏的嘱咐报上菜名。

先是大桌。

红烧大乌乃是镇场的大菜,汤汁鲜红,软弹不糯。

酥炸凤尾鱼,取这个时节最宜吃的凤尾鱼数条,用快刀斜切鱼背,尽断碎骨,下锅煎为金黄色,入口脆,鱼刺酥,可直接空口大嚼。

天梯鸭掌,又名步步高升,这是秦夏听闻席上有两个读书人,分别是桑家二公子和那个来和桑家四小姐相看的表兄,故而特地选取了这道,也好让人上菜的时候有吉祥话可说,多少讨个彩头。

这之后还有水晶肘子、山海兜、锅包肉……

山海兜是前朝古菜,亦是春日时令肴馔,薄薄的米皮里裹着鱼肉、笋丁、鲜虾、嫩蕨等馅料,吃时要浅蘸醋汁。

而小桌的素宴,精致程度更在其上。

譬如头菜乃是一道翠盖排翅,按理说应当用上等小排翅,加火腿、鸡皮等同烧,可经秦夏之手,将排翅替换成素鱼翅,凭借豆芽、菘菜、香蕈等吊出的素高汤同样鲜美绝伦。

除了素鱼翅,还有素鳆鱼炖素肉。

素鳆鱼用的是切了花刀的菌菇,素肉则用的是赤酱烧糯的冬瓜块。

呈上的一盅鱼汤,一品鱼肉其实是山药加面做成的。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其中最让桑府老夫人和岑氏赞叹的,还有一道肉松小饼。

里面的肉松是用豆渣慢慢炒熟烘制而出,小饼不大,两口一个,吃罢余香满口。

桑府老太太连吃两个,要不是贴身的丫鬟在旁边劝着,怕是还想要第三个。

美味当前,这顿饭开头还有交谈声此起彼伏,到了后来,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把重点都放在了面前的饭菜上。

哪怕是素来矜持的夫人和小娘子们也都默默加快了吃饭的速度,以眼神示意小丫鬟帮自己添菜,生怕晚了一步,那些个好吃的东西就落入了旁人的碟子。

桑成化好饮食,自家人也没少跟着品尝各色珍肴。

可不知为何,明明过去好东西吃了不少,在今日这顿面前,好似过去记忆里的那些全数黯然失色。

一顿饭结束,进来撤碗筷的下人们都暗自震惊。

只见桌上的盘子居然全都空了,这阵势她们以前哪里见过?

要知道这些主子们用的饭,时常是吃两口就喊撤下,然后全都便宜了身边的丫鬟小厮。

桑家二公子吃得最多,只觉得饭菜都要顶到嗓子眼了。

他余光还瞥见自家老爹在桌子底下默默揉肚子,多半也是吃撑了,发现这一点后他险些笑出一个饱嗝,又赶忙咽下去,生怕因此挨骂。

座位最上首的桑家老太太吃饭时还饮了两盅果子酒,这会儿看起来气色上佳。

接过茶盏净了口后,她率先道:“今日这庖厨甚好,都说文华寺的素斋是齐南一绝,我看咱们家的这顿还远在其上。”

席面席面,既是宴席,又是面子的一部分。

时人无论官宦还是商贾门户,但凡家里薄有家资的,都以府上有个好厨子为荣。

今日这顿饭让她在姊妹面前长了面子,故而老太太大方道:“虽说咱们府上已许了人家工钱,我却还要赏。”

又问这厨子年岁几何,家中几人。

得知家中还有一个夫郎后,老太太又让人在银子之外取两匹好料子。

桑府,后厨。

前面厅堂里吃得热火朝天,秦夏却不能急着走。

虽然刚刚做了两桌大菜,累得不轻,可坐下吃了两杯茶,又觉得缓过来了。

见那些个婆子已经开始准备府里下人的饭食,秦夏溜达过去,在旁边指点了一二。

婆子按照他的说法,做出两锅大锅饭。

一锅是萝卜烧肉,一锅是家常豆腐,再配上刚出锅的几笼屉大馒头,香得这些人走不动路。

“原来萝卜还能这么好吃!”

“这个豆腐里还加了点辣子,味道真绝!”

“胡妈妈,您在给我多舀一勺菜汤行不?我想泡馒头!”

秦夏也两样菜各盛了一些,拿了个馒头对付了一顿。

按照辛管事原本的吩咐,是让灶房里的婆子单独给他炒两个小菜的,秦夏只觉得犯不着因此给人添麻烦。

因为饿了,他吃得也快,一通风卷残云,总算觉得胃里踏实了,刚漱了口,外面便跑来一个丫鬟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