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39)+番外
“母亲做吃食的时候,便是随身的丫鬟婆子也都不许进,从头到尾,都是她一人亲力亲为,皆因她说就做吃食的这段时间,能得上片刻清净,不乐意旁人在眼前乱转。”
而那时桑锦瑶最擅长的一道菜,名叫神仙鸭。
在宋云幕和宋冬灵的形容中,这道神仙鸭当真称得上有“神仙”滋味。
“这道菜也是父亲最爱吃的,母亲去后,他也时常怀念,只可惜母亲并无将食方记录下来的习惯,后来哪怕从下人口中凑齐了几样配菜,然而无论府中厨娘如何料理,都无人能做出旧时的味道。”
说到这里,她看向秦夏。
“秦掌柜,您的手艺远在我们府内庖厨之上,我和大哥便想着,说不定您有法子能再现这道菜肴。若是真能成功,我和大哥想亲手做一次这道菜,给父亲贺寿。”
秦夏听罢,没急着答话,而是在心中斟酌了片刻,复而开口。
“复刻食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不一定能够做到,但愿意勉力一试。”
他不在意宋府内的纷争,但用胳膊肘想想都知道,这回宋老爷的寿宴,八成早就成了大房和二房较劲的“战场”。
二房犯错在先,八成是不占理,宋云幕和宋冬灵则通过桑成化之手,寻到了自己这个和二房毫无瓜葛的厨子。
现下又冒出个复刻神仙鸭的念头。
不得不说,就连秦夏都有些好奇,若是自己真的成功了,寿宴当日宋老爷吃到这道菜时,会露出什么样的神情。
“既如此,还要麻烦二位多说些关于这道神仙鸭的细节,譬如配菜、口味,乃至端上来的色泽、摆盘的样式,都能成为线索。”
秦夏让邱川拿来一套笔墨,随听随写。
一炷香的时间后,便写满了面前的几张纸。
到了这一步,他心里已经有了三四成的把握。
随后两方约定,许下了三日之期。
宋云幕道,哪怕三日之后未能成功,也算不得秦夏学艺不精,到时他们照样会给一笔辛苦钱。
对于秦夏而言,横竖算不上亏。
数日的光景下来,秦夏一连接了几个大活。
平常除了要顾着食肆的生意,还要和宋府的管事商讨寿宴的菜色,余下的时间,全都给了神仙鸭。
毕竟这道菜他不仅没吃过,连见都没见过。
只能从宋家兄妹的只言片语中提炼信息,凭借自己的经验倒着去推测。
譬如外皮的颜色红亮,那定是刷了糖水。
整只上桌后仍能保持里外鲜嫩,多半不是烤,而是蒸。
至于菜里为何还会出现猪舌、牛肚,又是在哪一步加到菜里的,起到什么作用……
他反反复复试了几次,总算做出了至少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宋家兄妹记忆里的滋味了。
如此来回钻研,食肆上下跟着连吃了好几只鸭子不说,秦夏就连做梦,都梦见自己掉进了鸭子窝。
再一次梦到自己被鸭毛糊了一脸后,秦夏猛地自梦中惊醒。
这才发现自己怀里抱的不是什么鸭子,而是不知何时跳上床的大福。
“你怎么上来了?!”
秦夏一秒清醒,直接坐起来把大福赶下了床,又迅速检查了一遍被褥。
万幸万幸,这直肠子的家伙还没来得及在床上留下什么痕迹。
“都说了哪里都能去,唯独不能上床。”
他抬手赏了大福一个脑瓜崩,换了衣服出门。
大福刚刚吃痛,气得用力扇了几下翅膀,掉下几根鹅毛。
秦夏顺手弯腰捡了起来。
在手里摆弄着到了院中,正好遇上从后院方向过来的虞九阙。
“怎么没叫我起来?”
他上前接过虞九阙手里的水桶,里面已经空了。
“可是去浇菜地了?”
他问道。
小哥儿点点头,开心道:“瞧着都长势喜人,再过有一阵子咱们应当就能有菜吃了。”
对于两个种菜新手,这结果实在是鼓舞人心。
说罢看了一眼秦夏睡不醒的困倦模样,又道:“你没醒的时候,我去街上买了鸡蛋包当早食,还熬了粥。你先去洗漱,一会儿我端去堂屋。”
鸡蛋包是齐南县当地的一种早食,乃是把鸡蛋打到饼里,再下锅油炸。
和鸡蛋灌饼、鸡蛋汉堡都不太一样。
前世秦夏从未吃过,到了这里后,某次懒得做早食时买了一次,倒觉得颇合口味。
得了这话,早食既不用自己做,秦夏很快就打了水寻了地方洗漱。
开了食肆后手里宽裕了,他们的刷牙子和牙粉也都换了更好的。
他刷碗牙,把牙杯放到一旁,刚弯腰往脸上扑了一捧水,忽而听到自家院墙外有人高呼了一嗓子。
“抓贼了!抓贼了!”
第52章 鹅鹅立大功
芙蓉胡同多少年没见过贼了, 当下各家各户都涌了出来,不少人手里还抄了家伙。
有拿烧火棍的,有拎扫帚把的, 还有扛着扁担杆子, 或是拎着个铜盆的或是水桶的。
“贼人在哪呢?”
“什么贼?谁家丢东西了?”
“前头那是哪家的小子跑出来了, 还不赶紧领家里去, 当心被人拐走咯!”
胡同里嘈杂一片, 说什么的都有。
有想跟着一起抓贼的,有看热闹的,却也有质疑的。
“哪有当贼的青天白日出来逛的?这不是现成的傻子么?”
有人趁机念叨了一句, “要我说指不定不是偷东西, 是偷人呢!”
此话一出, 顿时让好些个人都觉得颇有道理, 一时间看热闹的心思更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