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66)+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那妇人被怼得一噎,随即道:“我这是替秦家小子着想。”

葛秀红冷笑道:“秦小子一日挣得怕是比你家汉子一月挣得还多,要你着想?别怪我没提醒你,下回嚼秦家舌头,就想想高吕氏的下场。”

妇人一哆嗦。

葛秀红不说,她还真把高吕氏那个老货给忘了。

想到家里婆母曾经给自己讲,高吕氏自从挨了里老训斥,连家门都没脸出了,到现在还时不时有人往高家门泼水倒尿的,都是以前高吕氏得罪的人家。

等到挑完菜种交钱时,她也不好意思和葛秀红还价,甚至还多给了五个铜板,只求葛秀红别去秦夏面前告自己一状。

葛秀红没要多出来的钱,只说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别想再买自己的菜种。

韦家院子里的话传不到秦家的屋子里。

徐老郎中给虞九阙搭了脉,眉梢动了动。

虞九阙只担心昨晚梁夫人的施针治疗,会在脉象上留下什么端倪。

不过徐老郎中并未说什么。

虞九阙心思微动,试探性道:“徐老先生,上回您问我记忆可有恢复,我说没有,不过……那之后些日子,我只觉得神思确实比以前清楚了些,也想起了一些零散的片段,只是凑不成个。”

察觉到秦夏的视线,虞九阙垂下眼睛。

徐老郎中收回把脉的手。

他早就看出来了,面前的哥儿有心事,这心事,怕是和记忆脱不了干系。

真真假假,孰是孰非,这不是他一个郎中该管的事。

“这般看来,你病灶已除大半,余下的多半是心病。”

徐老郎中本都铺开了开方子的纸,忖度一番,又放下了笔。

“心病自需心药医,我也不给开安神、调养的汤药了。简单而言……如今你的记忆能否恢复,端看你愿不愿意想起来。”

第62章 真相

送走徐老郎中, 虞九阙便说自己又困了。

秦夏给他掖好被子,在床头放上小小的香炉,点了一根香铺里买来的安神香。

这香里面用到了沉香, 价格不便宜, 但混合着当归和丁香等, 散开的味道确实让人心境平和。

自从用过一回后虞九阙觉得好, 家中就常备着。

“我就在灶房, 你若是醒了想喝水,就支开窗子喊我一声。”

又问:“你这会儿睡,怕是午食就不吃了, 晚上给你做好的, 我买了一吊五花, 郭屠子还送了猪蹄和筒骨, 你还想不想吃甜的?”

虞九阙一不舒服就嘴巴发苦,他点点头,眼神不错半点地看着秦夏。

“想吃,我还有点想吃煎馒头片。”

他知道秦夏最喜欢自己点菜。

果然话一出口,就见他相公笑起来。

“有想吃的就说明身子没事, 等你睡醒就给你煎,家里就不缺馒头。”

他跟虞九阙讲自己昨晚心烦意乱,找不到人又一时不能报官。

“我怕自己胡思乱想, 就去灶房蒸馒头, 蒸了两大笼屉。”

虞九阙也莞尔道:“我昨天就惦记着吃这一口。”

秦夏俯身亲他。

“说明咱俩果然是一对儿, 想到一起去了。”

秦夏出了屋,把门小心关上。

怕大福吵闹, 就把它也领了出来。

一只白色鸳鸯眼的狸奴在堂屋的猫窝里睡得沉,秦夏就没喊。

这只狸奴是两天前自己进家的, 肚子大了,一看就是揣了崽,想找个地方生下来。

院子里有别的公猫,所以每当它往屋里躲,秦夏和虞九阙都不拦着。

“走了大福,咱们先去后院。”

院子里种了菜,少不得每日侍候。

浇水、拔草。

秦家的菜地粪肥用得不多,秦夏受不了那个味道,想着也不求种出多好的菜来,只是不想让地里空着。

把扯下来的野草丢进鸡窝,大福也叼走一根,又吐了。

这只鹅已经被养刁了嘴,现在只吃新鲜的谷米、菜叶子和鱼虾,偶尔还会和母鸡一起在菜地里找虫子。

见秦夏这边没有吃的,它溜达着自己去了院子另一头,昂首挺胸地巡视地盘。

秦夏收拾完菜地,拍了拍手上的土。

虞九阙在屋里睡觉,他就没出声喊大福,自己直接打水洗手,去了灶房。

虞九阙想吃甜的,又想吃煎馒头片,但晚上还有一桌好菜,一时有些让秦夏犯了难。

他在灶房的台面和橱柜之间溜达,一边看食材一边思考做点什么。

别看他这灶房小,在东西的齐全程度上,绝不比桑府、宋府那些大户人家差,光油就好几种,调料罐一排十几个,这还不算包在油纸包里的香料。

耐放的干菜、豆制品、海货等加在一起也将近十样,房梁上挂着腊肉、香肠,还有风干鸡和风干兔,墙面上有两种干辣椒,一串蒜辫子。

“打牛乳羊乳——新鲜的牛乳羊乳——”

胡同里传来叫卖声,听在耳中,突然想到能做什么了。

正好衣兜里还有买菜剩的钱,他提起一个干净的罐子,拉开大门,往外走了几步,才抬手叫住卖牛羊乳的汉子。

“我看看牛乳。”

汉子赶紧挑着担过来,他前后各有一个大罐,一个牛乳,一个羊乳。

牛乳比羊乳稍微便宜些,大多买羊乳的人是喂孩子,买牛乳的则干什么的都有。

“都是新鲜挤的奶,保管不掺假。”

秦夏点点头。

“你的牛乳确实不错,我先前在你这里买过。后来再想买,却没再遇见过你。”

“郎君您是识货的。”

汉子笑得眯了眼,“每日牛羊乳没有那么多,有时赶上家里生娃娃的订了去,余下的就不够我叫卖到您家门口了。您下回要是想要,可以去城里牛马行找一个叫潘曾的,那是我二伯,他回村时就会给我稍话,您什么时候要,我就给您什么时候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