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227)+番外
毕竟现下不多做,日后齐南县的这些老主顾们,想吃也难吃到了。
这些食客们确也拿出了每一顿饭都是最后一顿的架势,恨不得今日来,明日来,后日还来。
因着过完年荷包里都还算趁银钱,面对那些个平日里不舍得点了尝的菜,这会儿也都咬牙尽数点上一遍,只图吃个爽快。
食肆忙碌的同时,另外两桩生意也没停下。
一是春台县酒坊的第二批果子酒上市开售,过了一个年,人气不降反涨。不止齐南县和春台县两处,府城也有人寻到陶家酒肆,大手笔地定下一百坛果子酒,只等下一批酿好了就取走。
二是城内两家大商行,都正式从品饴坊拿了一批糖果子的货,虽是试探性地第一笔生意,但商行的规模摆在那里,要的货量只多不少,秦夏因而又得了一张百两的银票。
春雷起,万物生。
惊蛰后没多久,二月就到了。
秦夏选了个晴好的日子去了钱庄,将这阵子凑整的银子尽数拿出来,等人点算。
钱箱来时沉甸甸,走时空荡荡,取而代之地是几张新的整数银票。
秦夏在心里算账。
他现在手里不多不少,刚好有八百两,散银另有个大几十两。
再过半月,使那酒坊的账目厘清,几笔未结清的银钱结了账,应当还有一笔进荷包。
这么一凑,千两是将将够了。
不过他依旧忐忑,总觉得盛京就是个走一步路都要用银子铺地的地方。
一千两,说不定只够听个响。
奈何时间不够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二月二十,乃是柳豆子和孟家哥儿的大喜日子。
延了三月,总算等到了这一日,柳家上下,一派喜盈盈。
方蓉守寡多年,第一次穿上独属于喜婆婆的喜庆颜色,秦夏作为柳豆子的干兄弟,亦是一大早起床后就赶去柳家帮忙。
柳家的亲戚来了不少,叔伯姑婶的挤了满堂。
看见秦夏,各个都客气问好。
原先他们当中不少看不上秦夏的,现在深知这是攀不起的人物了,恨不得将笑脸堆成花。
秦夏和他们隔着一层,面子上过得去就罢,有人搭话也只是浅聊几句。
灶房里,请来的“局匠”已经带着一帮人开始筹备喜宴。
说起来,秦夏原本想叫上食肆的伙计,亲自操持柳豆子的喜宴,方蓉却不许。
“你是豆子的大哥,哪有他成亲,你做饭的道理?到时你要上座的!喜宴另请了局匠来,你就不用管了。”
局匠便是专司红事、白事宴席的人,他们有厨子有帮工,连桌椅板凳、杯筷碗碟都能带来,需知大多数人家,家里有一两张饭桌就不错了,赶上这种日子,大抵都要出去东拼西凑地借,如此倒不如多掏几把钱,托给专门的人干,还能给你摆得齐齐整整,漂漂亮亮。
黄昏来临前,秦夏跟着柳家人去孟家接亲。
洒了好些喜钱出去,好歹让柳豆子抱得美人归。
柳豆子此生第一次骑高头大马,马是赁来的,有专门的人牵引着,不怕它尥蹶子。
秦夏作为跟着去接亲男方家人,全程伴在一侧。
两家住得不算近,喜轿不走回头路,绕了县城近半圈,一阵敲锣打鼓后,落在了柳家院前。
“新夫郎来了!新夫郎来了!”
胡同里的小孩子满地乱跑,等着接下一波喜钱。
院里院外都围了人,踮脚等着看柳家的新夫郎长什么模样。
哪怕明知有盖头遮挡,便是看一眼身段也满足。
吉时将到。
柳豆子顶着一对儿红脸蛋下了马,走至轿子前,小心背起夫郎准备进门拜堂。
秦夏和旁人一起起哄叫好,巴掌拍得通红。
等到要往里走时,他落后两步,把位置让给柳家和孟家的其它亲戚。
他到底只是个干亲,不好这种时候抢在最前头。
靴子踏着满地的红色纸屑,里面还能看见几张品饴坊的糖纸。
那是柳家抛的喜糖,八成是有孩子吃了,把糖纸随手乱扔。
秦夏噙着笑,打心底里为柳豆子高兴,又想及和虞九阙的那场后补的“昏礼”,心尖上忽而有些酸。
“秦掌柜,您怎么还在那杵着,快请进来!”
有人在门内唤秦夏,秦夏应声抬首,就在这个关口,他的余光忽然注意到胡同的另一侧,不远处,正有一个人朝这边走来。
起初是走,后来就变成了小跑。
秦夏只看了一眼,便猛地一下刹住步子。
因为他认出了来人。
那是他的阿九。
第86章 奔赴盛京
秦夏朝着来人的方向张开双臂, 一把接了个满怀。
满面的惊喜难掩。
“怎么这时突然回来了?”
他注意到虞九阙额发上的汗,以及略显急促的呼吸。
天气还冷着,能出这么多汗, 足见路上多么辛苦。
多半是算着日子, 日夜兼程赶回来的。
两人皆有满腔的话想说, 可眼下最重要的事, 是柳豆子的婚事。
“走, 先进去吃豆子的喜酒。”
虞九阙从秦夏的怀里直起身,转而挎上了对方的手臂。
“没时间回去更衣了,我瞧着如何?会不会失礼?”
秦夏掏出帕子给他。
“擦擦汗, 歇口气, 旁的没什么, 好得很。”
虞九阙只一味地看着他笑。
秦夏喉头动了动, 要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合该好生亲对方一回的。
这会儿只能暂且忍了。
两人一起行到柳家门前,虽说宾客早都到齐了,但门前收礼钱的桌子还未来得及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