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289)+番外
徐妈妈听罢,只觉有些微离谱,没成想虞九阙却是颔首,一副赞同模样。
“既是御赐,又是纯金,当嫁妆也不落档次,有这样的嫁妆,任它什么夫家,也不敢欺辱了咱们的孩儿去。”
徐妈妈心道,不论这一套嫁妆,谁又敢欺辱您二位的孩儿,怕不是嫌命长了!
鉴赏完毕,收起一桌金菜刀金锅铲金笊篱,这才遣人上了晚食。
“今天铺子那头有好牛肉送来,我留了一块上好的牛里脊,做这道杭椒牛柳。”
但凡有选用好食材的机会,秦夏也是那等食不厌精的人,要把牛里脊炒成滑嫩的牛柳,从切肉的阶段就要开始讲究。
需横着切而非竖着切,腌制时拌点油,下锅大火滑炒,配菜只用杭椒和蒜瓣,调味除了盐和料酒,再加点蚝汁即可。
牛柳微辣,嫩滑易嚼,最是开胃下饭的。
还有一道红烧鸽蛋,是和光楼添的新菜,却还没在家里做过。
乃是先把鸽蛋炸出虎皮,后下锅翻炒调味,与笋片、南腿、冬菇等一道焖煮,鲜香交杂在一处,出锅时鸽蛋的蛋白剔透如玉,鸽蛋大小合宜,一口一个,虞九阙连吃了七八个,又舀汤汁拌饭。
吃到最后,久违地有些吃顶了。
奈何秋深露重,夜晚冷了些,不好出去溜达消食,他便撑着腰,围着屋里的炭盆转圈,顺道把那本册子给秦夏看,讲明了皇上派的差事。
“浑羊殁忽?”
秦夏品了品这拗口的四个字,还真被勾起了几分兴致。
第114章 浑羊殁忽
让秦夏来复原古菜, 当真是戳中了他的心头痒处,兼之涉及国宴要事,
他也乐得参与其中。
最要紧的是, 还顺便得了本记载了“浑羊殁忽”的旧朝笔记, 自虞九阙给了他, 回房后就手不释卷, 不止“浑羊殁忽”的名目, 连带别的也一并看了。
虞九阙消完食,盘回榻上,伴着针线筐继续绣五毒, 这一条肚兜的五毒已经只剩一只蟾蜍。
另一侧正是靠着引枕的秦夏, 正在徐徐翻动书页, 看到兴处, 不忘指给小哥儿看。
“这道菜名为凤凰胎,阿九猜猜,是用什么食材做的?”
虞九阙闻言,停了针思索道:“既是取凤凰二字,少不得是飞禽一类, 是鸡蛋、鹅蛋还是鸽蛋?总不会是鹌鹑蛋?”
眼看他念叨了一串,秦夏都一味摇头,他便开始往大了猜。
“山林间有一种叫做锦鸡的鸟儿, 其羽五色斑斓, 如凤凰降世, 宫中就藏有一副前朝流传下来的《芙蓉锦鸡图》,莫不是它的蛋?”
秦夏浅笑, 轻叩书页。
“你这是越想越深,反倒走偏了。”
语罢就揭晓了答案。
原来这凤凰胎, 是以两样食材为主,一为鸡胞,是母鸡肚子里没生出来的蛋,民间也常戏称为“闷蛋”,说是小孩子不能吃,吃了要脑袋发懵。
二为鱼白,是雄鱼肚子里才有的精.巢,鱼白当中,以河豚的鱼白最为美味。
“这倒说得通,凤凰凤凰,本就是雄凤配雌黄,落在食方里,便成了鸡卵配鱼精。”
虞九阙不记得自己吃没吃过鱼白了,这等精细吃食,想来也不多见,宫里兴许曾有过。
再看后面的文字,没写具体的做法,只写了要加高汤,用荤油等,秦夏略一思索,就推测出多半是先过一道高汤提鲜,再下锅翻炒。
与凤凰胎相对的,还有一道白龙臛,记载就更简略,只说用鳜鱼肉,而臛是肉羹的意思,估摸着就是一道鱼羹。
又是龙又是凤的,不过是取个名字上的彩头。
想到这里,他起意道:“待做出浑羊殁忽,这名字也该改一改,不用这过去拗口的胡语名。”
虞九阙赞成道:“到时可以请陛下赐名,宫宴上的菜,名头本就花团锦簇。”
譬如一道粥,要叫长生粥,一碟肉,要叫无忧肉,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压根没想过“做不出来”的这个可能。
秦夏有对自己厨艺的自信,虞九阙则更是相信他的本事。
一册书翻了半本,虞九阙绣绷上的蟾蜍就剩一对眼睛了,眼看他打起哈欠,秦夏掩卷,倾身替他收了针线筐。
“时候不早,咱们也该睡下了。”
随即唤了人进来送水洗漱,挑开床帐,铺好被褥,帐子上悬放了凝神香的香球,炭盆也往里靠了靠。
秦夏护着虞九阙在床上躺下,把他这些日子惯常爱抱在怀里的长条枕递到他怀里。
虞九阙翻腾了两下,才找好一个相对舒服的姿势。
过了一会儿却又睁眼,“我怎觉得有点热,要么把炭盆撤了吧。”
这个天点炭盆,也算不得太早,夜里清寒,再过一个月寒月都到了,到时地龙都要筹备着烧起来。
“前些日子不是叫冷,怎么今晚又害热了?”
秦夏不太放心地摸了摸虞九阙的额头,又去摸他的手。
虞九阙看秦夏的表情瞬息变幻,笑道:“你也觉出不一样了是不是?”
被子尾端动了动,他把一向冰凉的足心贴到秦夏的小腿上,却也是热烘烘的。
“我听徐妈妈说,有了身子的人,月份大了就容易怕热。”
秦夏前世实在也没接触过几个孕妇,对这些细节知道得不多,既然是徐氏说的,多半没什么毛病。
他起身,顺手帮枕边人掖了两下被角。
“那就把炭盆撤了,不过明日还是该去请个脉。”
这就不必劳驾太医了,请常在府上走动的那名郎中就不错。
炭盆被端走,屋里的气息仿佛也随之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