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314)+番外
邱瑶在一旁听到这句,脸皮一红,一把将她的傻哥哥拽走了,惹得大家伙一齐笑了半晌。
这厢和光楼事了,回到府中,秦夏久违地见到了京郊田庄的仲蔡仲庄头。
这些个庄子的庄头,逢年过节都要给主家送礼,同时上缴过去一年里田庄的经营所得,已是惯例。
秦夏到时,邱瑶已经扶着算盘,和仲蔡对过了账。
一整年下来,庄子各项收入,总共折银一千两,不算多,也不算少,是个中规中矩的收成。
除却银钱,还有不少仲蔡特地备下的年货,包括米面豆子等粮食、庄子自己砍柴烧的好炭火、鸡鸭、猪牛羊等家禽家畜、暖房里培育出的鲜蔬、成筐的干菜、干菌子、干鱼……
为了送这些个东西来,牛车就足足赶来十辆,在街上连出一长串。
秦夏接过单子,一眼扫到最后,发现还有不少野味。
譬如野鹿两头,獐子、狍子各数头,野雉鸡和野鸭若干,另有几十斤处理好的野猪肉,以及汤猪、龙猪。
所谓的汤猪,就是宰杀好又使热水褪过毛的猪肉,龙猪则是乳猪的别称。这么看下来,有几样食材还真送到了秦夏的心坎上。
他和虞九阙各给了仲蔡赏钱,秦夏特别叮嘱他年根底下,莫要苛待佃农。
仲蔡拱手道:“小的哪里敢,早就依着您二位的吩咐,专门宰了几头肥头大耳的年猪给他们开荤嘞,每一家都是按照人头分,全都领了肉和米面,油和糖也给了,保管都能过个肥年。”
秦夏知道仲蔡不敢在这些事上耍滑头,纵使有胆子一时威胁佃农作伪证,也必定挡不住东厂厂卫的查验。
之后又说了些关于年后春耕扩大甜菜种植和扩建制糖坊的事宜,商议得差不多后,仲蔡把沉甸甸的二十两赏银揣进袖子,这才喜气洋洋地退下。
出门时想,无论是督公还是老爷,都夸他过去一年的差事办得不错,看来他这庄头的帽子是稳了。
往后只管踏实做事,可保安稳富贵。
腊月三十,岁暮至。
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祭祀、请神。
如是世家宗族,祭祀宗祠是一年到头的大事,规矩众多。
不过秦夏和虞九阙并无宗祠可祭,那就只剩下了请神。
盛京除夕请神的习俗和齐南县稍有差异,这里时兴设长条案、供百分图,即一张画满诸天神圣的全图。
然后在百分图前,单独设蜜供一尊。
蜜供采买自城中的蜜供铺子,是以各色油炸果子为砖瓦,堆砌成宝塔式样。
要做这么一尊蜜供,所费的白面、油糖甚多,据说有条件一般的家庭,生怕年底买不起蜜供,早早就开始按月往蜜供铺子里存钱的。
督公府一共准备了三尊蜜供,颜色各异,旁边还摆有鲜果、干果、年糕、饽饽、斋菜各一碟,佛花插瓶,并设香炉。
除夕上香请神,此后供桌不撤,留到正月十五上元节送神,焚了百分图后方宣告结束。
秦夏和虞九阙一板一眼地完成了请神的步骤,一前一后地将手里的三根香插入香炉。
等到收手时,秦夏那边的线香掉落了一簇香灰,将他的手背烫了一下。
虞九阙注意到后,连忙牵过他的手看了看。
“有点红,一会儿进屋抹点药。”
秦夏不在意道:“这还没有炒菜时被油点子崩了厉害,不用抹药。”
又笑道:“不是有个说法是,上香是被香灰烫到是好事么?说明神佛听见了你许的愿望。”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正月里咱们去一趟万佛寺吧。”
虞九阙生产前他去过一次,现在愿望达成,也该去还愿。
虞九阙知道秦夏在自己生产前,偷偷一个人去万佛寺的事。
还愿当然是该两人一起去的,他答应下来,还说到时要带着秦夏一起逛庙会。
请神完毕,好似周身都沾染了香火气,回到和光院,院门两边已悬上了新的桃符,一侧为神荼,一侧为郁垒,端的是威风凛凛。
进屋时,正巧奶娘将小曦哥儿抱来。
小娃娃今日穿了鲜亮的新衣,脑袋上戴一顶小小的锦绸六合帽。
秦夏拿着从腰间解下来的玉佩,摇晃着用下面的穗子逗他,他也很给面子的咯咯笑。
一个月大的奶娃娃,其实还不认识人,但一些本能的反应,随随便便的一颦一笑,就足以哄得两个爹爹心花怒放。
这日虽是寒冬,天气却好。
仰头可见天色瓦蓝如洗,蓝得透亮,不见云雾。
日光透过蚌壳窗映进来,在地面上团出漂亮的点点光斑。
大福和小福吃完了早饭,一前一后地进了屋,丫鬟很有眼色地把鹅窝挪到了能晒太阳的地方。
大福看起来对此很满意,带着小福走过去,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卧下,一白一灰,相得益彰。
没有亲戚来往,府中的主子只他们一家三口,这个年过得再清静安详不过。
秦夏和虞九阙多出来不少闲心,摆出棋盘,由虞九阙教秦夏下围棋。
虞九阙的围棋是在内书堂学的,棋艺算不得多么高超,教秦夏倒是足够。
实则这也不是秦夏第一次学了,只不过上次还要追溯到将近三个月前。
在此期间,手头事情一多,加上虞九阙生孩子、坐月子,关于围棋的种种,已差不多被他完全忘到脑后。
对他来说,比起看棋谱,还是看菜谱容易多了。
虞九阙耐心十足,边下边教学,磕磕绊绊的几局结束,秦夏觉得自己好歹勉强摸到了入门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