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38)+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怎么可能没有肉,那你说,你是用什么做的!”

老汉声嘶力竭,额上青筋都迸出来两根。

秦夏淡然开口,“老人家,您这话说的没道理,这摊上每一样吃食,都是我安家立命的根本,方子岂能轻易告知?”

老汉被噎了一嘴,上句接不到下句。

差役在旁喝了一声“不可喧哗”,上面的官员便挥了挥手。

“胡老四,你去衙门灶头上请程大过来。”

这名叫程大的汉子,显然是给街道司上下做饭的厨子,来时腰上还系着条粗布围裙。

程大领命翻来覆去看了淀粉肠,又大着胆子尝了一口,笃定道:“大人,这粉肠一吃就是用面做的,您瞧瞧,哪里有半点肉丝的纹理?不过是做的人厨艺高明,调味调的上乘,才让有些人觉得其中有肉味。”

与此同时,另一名年轻些的差役也从屋外进来,身边还跟着另一位老者。

好巧不巧,正是诚意堂的徐老郎中。

徐老郎中进门后,行罢礼,得了应允,上前为小儿把脉,三下两下,得出与之前郎中截然不同的结论。

“舌黄腻,脉濡数,这哪里是饮食不洁的脉象,分明是食了辛热大毒之物,伤中犯胃,致使腹痛呕吐、泄泻难止!”

徐老郎中的医术口碑,显然比先前这位要强得多。

当场被拆穿后,早来的郎中跪坐堂中,怯怯不敢抬首。

坐上官员问道:“可否能够判断是哪等辛热毒物?”

徐老郎中拱拱手,“回禀大人,老夫推测,多半是巴豆。”

在场所有人当即恍然大悟。

若是巴豆,就都能对得上了。

苦主坚称粉肠用了坏肉,哪知其中只有面而无肉。

郎中坚称小儿饮食不洁,矛头直指秦家所售吃食,结果始作俑者却是巴豆。

这么大的孩子如何会闲着没事误食巴豆?

巴豆又不是路边野草,随便扒拉两下就有。

胡老四两步上前,一把将那脏兮兮的老汉索拿。

“你受了何人指使,从实招来!”

一番威慑过后,老汉和郎中俱都齐齐匍匐在地招了供。

而秦夏和虞九阙很快从供词中听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名——刘三儿。

第22章 板桥街的铺面

伴随着官差讯问,秦夏从旁听了个细致,成功串联起前因后果。

原是刘三儿自上回调戏虞九阙后反挨了揍,始终怀恨在心。

近来回回路过六宝街,眼瞅着秦家食摊声势愈隆,心里愈发酸水直冒,遂一直踅摸着机会,想让秦夏吃个瘪。

老汉竹筒倒豆子,把刘三儿雇他买粉肠、再给粉肠上撒巴豆粉给孩子吃的事全部交代,并承认,刘三儿许诺事成之后给他一两银子作为报酬。

上首的官员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你可知巴豆性猛烈,成人都有可能招架不住,遑论幼儿,你怎的对你孙儿这般心狠?”

老汉讪讪张口,“回禀大人,这小子也并非草民的孙儿,乃是三爷,啊不,刘三儿,从街上寻的乞儿。”

胡老四离得离乞儿近,闻言不禁问道:“小子,你是从何处来的?”

乞儿捂着肚子摇头,老汉只好硬着头皮又道:“回官爷的话,这孩子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你们当真干的是丧良心的勾当!”

若非碍于上官在面前,胡老四简直想给这老无赖一脚。

主事的官员同样满面愠怒之色,在桌案上重重一拍,当即命令胡老四等带人去捉了那刘三儿过来。

刘三儿本就是个街道司的常客,好几次街头纠纷都与其有关,所以已经数不清这回是几进宫了。

按理说,像这等市井混子,压根犯不着上县衙大堂,以街道司的权限便足以下定论。

但因刘三儿此次不仅事涉诬陷秦家食摊吃食不洁,还有指使老汉强迫哑巴乞儿服食巴豆,并雇佣郎中做假证蒙骗官差等罪责。

数罪并审,当场便被扭送至了县衙。

按照大雍律条,刘三儿乃主犯,不仅需当堂受笞刑三十,还要蹲上半年大牢。

另外两个从犯亦逃不掉惩戒,各挨了二十下实打实的板子,没有个月余怕是下不来床。

郎中孙林,本为城内长济堂的坐馆郎中,此番事后也被医馆逐出。

至于之前收没的食摊工具,一应返还给了秦夏。

要想将东西领走,先得签过文书。

回街道司等待时,秦夏请了眼熟的差役留步,客气询问那名乞儿接下来的去向。

看那孩子小小一个,有苦说不出的,他和虞九阙都生了些恻隐之情。

这名差役便是胡老四,他不假思索道:“这你们就不必担忧了,诚意堂的徐老郎中已决定将乞儿带回堂中医治,待他痊愈,便会送去慈济院。”

慈济院乃大雍朝的官办孤儿院,专供收容无家可归的婴孩幼儿。

得了这个结果,秦夏和虞九阙方放下心来,片刻后推着板车离开。

——

转到下一日,空了半天的位子上又多出熟悉的食摊。

兴奕铭这天来得早,上来就把所有东西挨个点了一遍。

“昨个儿来寻你们,本是有件事要商量,结果听闻你们被街道司带走一事,可把我吓得不轻。我当是谁那么不长眼,原来还是上回那个泼皮!”

兴奕铭得知此事,当即就找了衙门里的熟人打听。

本想着要是有人对秦夏不利,他也能帮帮忙使点劲。

但消息传回,知晓衙门已查明真相,还了秦家食摊清白,他也就没再多余做什么。

秦夏把铁板上的烤冷面翻了个面道:“那等小人本就是记仇的,也怪我们不够谨慎,着了他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