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80)+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如虞九阙所料,晚饭前韦朝果然来登门送年礼,拿来两大块年糕、一兜蜜橘和一方丝绸帕子。

“蜜橘和帕子都是我那小弟从南方捎回来的,橘子比咱们这码头买的更甜,帕子的花样是阿双专门给九哥儿挑的,都收着,别客气。”

这回礼比秦夏想象中的还要贵重,可韦朝做事也周到,一句曹阿双专门挑的,就堵了秦夏婉拒这三样东西里,最贵的帕子的理由。

东西拿回来,年糕放进灶房,明天正好当早食,蜜橘现在就能吃,剥开以后汁水丰盈,咬一口甜入心脾。

而绣着兰花的湖蓝色帕子,也被虞九阙小心地收了起来。

“按理说我也该回赠双姐儿一条帕子的,只是我拿手绣工着实拿不出手,出去买,怕也买不着比这条更精致的。”

虞九阙有些发愁,没想到这年节的人情转了一圈落在了自己头上。

秦夏把剥好的橘子送到他的唇边,“既然帕子是韦夕带回来的,那双姐儿肯定也有了,本就是一对的,你又何苦在帕子上费劲。”

想想也是。

有这南府的丝绸珠玉在前,自己再送帕子反而不美。

虞九阙张嘴叼走那瓣橘子,刚咽下去,另一瓣又到了唇畔。

过去秦夏对他也处处照顾,可远没有照顾到这个程度。

虞九阙眨眨眼睛,确信秦夏之前八成也忍得辛苦。

足以说明,自己过去种种因不得亲近而生的忧思,绝非一头热。

两人腻腻歪歪地分吃了两个橘子,期间掉地上一点橘子皮,被大福眼疾嘴快地吞下去了,惹得两人面面相觑。

“鹅能吃橘子皮么?”

秦夏比起虞九阙,稍微多一点经验,想了想道:“应该可以。”

以前乡下养鹅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在他印象里,爷爷家的大鹅除了肉什么都吃。

不过只吃橘子皮多少有点可怜,虞九阙分给大福两瓣橘子,也被它欢天喜地地吃掉。

“嘎!嘎!”

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尝出味道,但起码看起来是很喜欢的样子。

吃完后就叫着扇起翅膀,用脑袋把堂屋的门挤开一条缝,自己跑到院子里玩去了。

——

初二一早,秦夏和虞九阙拾掇一新,拎着年礼外出拜年。

第一站先去了兴奕铭兴掌柜家,过去两个月,兴奕铭对他们的小食摊关照甚多,加之按照年龄算又是二人长辈,没有过年不上门的道理。

但大户人家节日里必定迎来送往十分忙碌,规矩也多,按理说上门之前都要递上拜帖,看人家有没有时间招待。

故而当秦夏向兴家门房递上年礼与名帖,得知兴奕铭一家三口外出走亲戚了后,也并不多意外,只让门房代替转交,又给人塞了几文赏钱便离开了。

甘源斋是城中传了几代的老字号商户,平日里上门的人多是商贾掌柜,秦夏在里头算是穿着寒酸的。

但即使如此,门房也不敢怠慢手里这两个封了红纸的篮子,谁不知道自家大爷是个吃遍县城的,只要得了他青眼,便是个路边卖烧饼的也对人礼遇有加。

记得有一回有个商贩送来两罐子酱,闻着一股腥味,看起来灰乎乎的,半点不值钱,被上一任门房忘在角落,后来翻出来都长绿毛了,才知道那是人家特地孝敬兴奕铭的什么虾酱!

上一任门房因此挨了好一顿骂,还罚了半年月钱,赶去后院干粗活了。

现任门房想到这件事,当即打了个激灵,赶紧叫来小厮,让他将篮子送到兴奕铭一家所住的院子。

“记着别放暖和地方,只怕里面有吃食,要是放坏了咱都要吃挂落!”

小厮也清楚兴奕铭的做派,应了一声,麻利儿地朝宅中大房专属的小灶房跑去。

至于晚间兴奕铭回来,发现里面是一份包给兴圆的压岁钱,以及秦夏专门给他做的几样精致小食,惊喜万分,这便是后话了。

另一边,秦夏和虞九阙已经顺路回家取了另一份年礼,来到了紫藤胡同的柳家。

“干娘!”

秦夏在外叫门,不多时就见穿了一身簇新袄子的柳豆子出来迎。

“刚才娘还说起你们,转眼就上门了,外头冷,快进屋!”

柳豆子伸手接过秦夏和虞九阙手里的东西,挑开门帘将两人送进堂屋。

一进门才发现柳家热闹着,柳豆子的两个姑母今日都来这边拜年。

柳豆子的爹是家里唯一一个男丁,所以纵然他老人家去世了,方蓉和昔日婆家的妯娌仍旧走动着。

不说别的,就凭柳豆子是柳家这一辈长孙这一点,她哪怕守了寡,地位就还在。

秦夏这个干儿子,过去也曾跟柳家的这两个姑母打过照面。

只是过去秦夏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谁也瞧不上,柳家人大抵都是劝方蓉别再掺和秦家的事。

现在就不同了,秦夏娶了夫郎,发达了不说,还知道带着干兄弟柳豆子一起发财!

听闻年后都要租铺面开食肆了,这样的人日后说不准有大出息,见了面可不得给个好脸色?

进门一叠声的“过年好”后,他和虞九阙作为小辈,和柳豆子一起搬着板凳坐在炕下。

方蓉同两个妯娌介绍了虞九阙,“这就是小夏的夫郎阿九,阿九,这是你两个干姑姑,这是大姑,这是小姑。”

虞九阙起身行礼,挨个叫了声“干姑姑”。

当初秦夏的这个干亲认得早,秦夏双亲俱在时,两家也是热络过的。

不止干爹干娘,什么干爷爷干奶奶的也叫过,是以虞九阙嫁进秦家,这么跟着喊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