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86)+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胡老四却也不想看她天天闷在家里,早晚要闷出病来。

回想出嫁前,他小妹也是个天真烂漫的性子,哪里像现在像根枯朽之木。

“我妹子在闺中时就做得一手好菜,小时候还曾嚷着长大要当厨娘。这两个方子给了她,她便可以有一门自己的营生,有我这个兄长护着,摊子必定能安安稳稳地开下去。”

不得不说,胡老四的思虑确实周到。

能和街道司的官爷做生意,秦夏求之不得。

烤冷面和钵仔糕,加起来本该二十三两的方子让价到二十两,比胡老四设想中的价格便宜一大截。

“我以为至少要三十两。”

他掏银子的手一顿。

秦夏笑道:“不过是市井吃食,哪里卖得上三十两银。”

他说的是实话,可胡老四显然觉得自己是因为官差的身份占了便宜,不仅抢着结了酒水几钱银子的账,并主动询问秦夏接下来的打算。

“你若还想在板桥街夜市里经营,我可以帮你想办法寻个地段好的摊子。”

这就是衙门有人好办事的益处了,板桥街的摊位紧俏,别说食摊了,人挤人的时候,那是连个下脚的地都无。

不过秦夏还是婉拒了胡老四的好意,并说出接下来预备租铺面开食肆的计划。

胡老四听罢还挺高兴。

秦夏手艺好,他之所敢花二三十两的银子买秦夏的方子,也是笃定这方子是聚宝盆,能源源不断地钱生钱。

秦夏开食肆则意味着,食肆生意越好,买了方子又挂着秦家名号出摊的人,就越能跟着沾光。

“到时少不得要走些文书手续,等你来街道司,我帮你跟户房打个招呼。”

就这样,秦夏不仅卖出了两个方子,还得了胡老四的许诺。

截止到今晚,七样吃食方子已卖出去三样,总共得银三十五两。

余下的几样也有了大致的去处。

譬如那位很能吃辣的酒坊彭管事,十分想买酸辣粉的配方,直言八两银子他掏得起,但是连买回去怎么卖,找谁卖都没想好。

“不过八两银子,我买回去做给自己吃还不行么?”

非要说这么说的话,并非是不行。

只是秦夏售卖配方,原本也不是为了多赚几两银子,而是希望在自己转而忙于食肆生意后,这些曾经带给过食客满足与快乐的吃食,能够继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长久地存在下去。

听过秦夏的心里话后,彭管事方知自己是唐突了,却仍没有放弃。

“待我回家同家那口子商量一番,在此之前,秦老板,这方子你可不能卖给旁人!”

秦夏为此还被迫收了对方一两银子的定金,好似生怕转过一夜,酸辣粉就会长腿跑了似的。

回忆止歇。

翻页的手指停在一处,顺着用毛笔书写的数字划到底——六十五两,可谓是个十分喜人的结果。

尤其是心知这笔银子马上就要变成一间食肆,届时虞九阙只管舒舒服服地在柜台后数钱算账,今后冬日不必吃风受寒,夏日也不必忍受酷暑暴晒。

秦夏心里愈发畅快。

只是想及此处,就难免又忆起原书的剧情。

情绪微沉,但面上不显。

转头望去,虞九阙正有一下没一下的,用手指捋着自己半干的长发。

秦夏顺手拿起桌上的木梳,替他一点点地梳通,在这安闲而舒适的氛围下,两人聊起最后几个暂时无主的方子。

“就依豆子说的,把鸡蛋堡和粉肠给他。”

这是柳豆子早就做下的决定,在秦夏看来,这两个选择可以说非常聪明。

前者内馅里有豆腐,柳豆子接过手去,也不需要再费脑子购置别的食材,这是其一。

其二,煎饼果子、烤冷面都用得上粉肠,届时尤哥儿和胡老四要买,就要从柳家进货,别看毛利薄,挡不住积少成多。

本该是一拍即合的好事,唯一谈不拢的点,却是在价格上。

原本秦夏这边定的价是鸡蛋堡方子卖十二两、粉肠八两,合计二十两,此事瞒不住柳豆子。

但这是给外人的价格,他怎么会真的问柳家要这么多钱?

结果就是一个不收,一个偏给,来回拉锯了好几天。

秦夏算是感受到了方蓉的决心,今晚洗澡的时候就在琢磨这个事,想来想去,决定还是随了她和柳豆子的心意。

“亲兄弟明算账,之前的铁板豆腐和鸡汤豆腐串都没正经收银钱,这回再不要,怕是干娘晚上要睡不着了。”

虞九阙托着下巴轻轻点头,把手搁在账册封面上,无意识地摩挲了两下。

“那便只剩下一个铁板鸡架的方子了。”

鸡架的货源在宋府,现下自家是靠着韦朝的关系进货,若是换了人,秦夏还真怕出什么差池,耽误了人家的生意,所以铁板鸡架不是没有人问,只是他自己心里始终犯嘀咕。

不过这份烦恼次日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韦朝前来传话,说一直和他来往的那名宋府管事,想要见秦夏一面。

——

县城,常悦楼。

秦夏自来到此地,还是头一回迈入这等豪华酒楼。

原主倒是沾旁人的光来过几次,但也都是在一楼大堂,未曾进过二楼雅间。

跟着韦朝穿行廊庑,来到阁子门前后,见其中坐着个的蓄须男子。

此前秦夏从韦朝处听了些关于对方的消息,对方姓于,名叫于顺,乃是宋府的家生子,爹娘都在宋府为仆,地位都不低。

过去于父管着后厨的采办,后来得了病症,当不了差,就求了一圈,把这差事给了自己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