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94)+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意思是他们二人没有身份之别,冠一个“小”字,也仅是为了区分罢了。

虞九阙正站在堂屋门口,朝郑杏花招了招手。

“劳驾嫂子过来一趟。”

郑杏花捏了捏手指,知晓这是到了结工钱的时候了。

堂屋内。

秦夏并不在这里,素来都是虞九阙算钱管账。

郑杏花不识字,可也瞄到过小东家写的账本,字迹工整,很是漂亮。

“今日的工钱二十文,加上油纸盒的十文,统共是三十文。”

虞九阙数出三十枚铜板,顺手用一根短绳串起,利索地打了个结,交给郑杏花。

一个月前他们双方签了雇工契书,约定到正月十五为止,也就是说明日郑杏花便不必再来了。

原本计划里过完上元节,食肆也该进入筹备当中,便可顺势继续雇佣郑杏花帮忙,哪知铺面那边出了岔子,此时只能延后。

但即使如此,秦夏和虞九阙还是决定先同郑杏花打个招呼。

“这段时间辛苦嫂子你了,在我家做工可还算是顺心?”

虞九阙拨了两下算盘,仰起头含笑问道。

郑杏花握紧掌心里有些重量的铜钱,牵了牵唇角。

“自是顺心的,我这些年不知在多少人家做过工,您二位是遇见过最好的东家。”

说到这里,她也鼓起勇气搬出之前在家思索过无数遍的说辞。

“只是想冒昧问小东家您一句,这之后可还需要人帮忙叠纸盒?价钱再便宜些也无所谓。”

她本想着两位东家心善,多半会答应,哪知虞九阙却摇了摇头。

“这倒是不必了,今夜过后我们便不再经营夜市生意,白日里是用不了那么多的,趁着空闲时我们自己叠一些就够用。”

“原来如此。”

郑杏花轻声言语,垂下眉眼。

一想到回家要面对公爹与婆母失望的神色,她不由地心头微酸。

虞九阙恰在此时开了口。

“其实今日还有一件事想要问过嫂子的意思。”

郑杏花闻听此言,心里忽地生出一丝期望来。

“您但讲无妨。”

虞九阙浅笑了笑道:“嫂子之前可能也听闻过,我们家去板桥街赁摊位,其实是为了好多赚些银钱租铺面、开食肆的。只是现在铺面尚未敲定,但应当就是接下来一个月内的事。到时不知嫂子愿不愿意再来食肆中帮厨?从早到晚做满一日,工钱按月结,管午食、晚食两顿饭。”

想了想又补充道:“工钱现下还说不准,但肯定不会比现在低。”

郑杏花的心重重跳了几下,顿觉柳暗花明!

她立刻答道:“愿意的!只要您和大东家一句话,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可以去!”

“如此就最好不过了。”

看得出郑杏花对此很是积极,虞九阙也同样一颗心落回肚里。

不管怎么说,这些时日郑杏花的勤快与麻利他和秦夏都看在眼里,人也没有坏心思,是个可堪信任的对象。

到时食肆经营必定需要增添人手,比起再四处现找,有一个熟人在很多事上便可少些掣肘。

“那咱们就说定了,等食肆有了营业之期,我便去寻干娘,再请嫂子过来。”

郑杏花连连点头,反复道谢。

虞九阙把其送出堂屋,秦夏正好从灶房出来,手里提了一个篮子。

郑杏花认出那是自己带来的篮子,为的是下工后去买菜的,连忙上前道:“劳烦东家帮我拿出来了,您给我就好。”

她以为是秦夏出门,顺手捎带的,哪知一到手发现篮子沉甸甸的。

掀开盖布一看,里面居然装了一份元宵,还有好几块五行糕!

“东家,这?”

秦夏看向满脸惊讶的郑杏花,温言道:“纵然是最后一日做工,该有的节礼还是要有,嫂子拿回家和家里人一道过节吧。食肆之事想必阿九也同您说了,到时候希望咱们还可有缘共事。”

郑杏花知晓东家不是在和自己客气,依照东家的话说,这是秦家雇工应有的“福利”。

所以她没有多做推拒,只是一直到离开秦家,走在胡同里时,还觉得有些恍惚。

如果自己将来真的能去秦家食肆做工,哪怕工钱和现在一样,一个月下来也是足足六钱银子了,何况小东家还说一定会比这个高。

两顿饭都能在铺子里吃,家里的这部分嚼用便也可省下了。

郑杏花越想越激动,脚下步履生风。

她也从未怀疑过秦家的食肆会不会开不起来,以大东家的手艺,莫说是开一间食肆了,怕是等开起来后还会一桌难求呢。

自己要快些回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爹娘与小姑子!

郑杏花离开后,秦夏和虞九阙简单用了一顿晚食,填饱肚子后,便把东西一一搬上了板车。

今晚的街上定然是人山人海,他们决定比平日里早走上一会儿,免得被人群堵在道上,进退两难。

木轮在土路上压出道道车辙,上元之夜,果然处处辉煌。

一路自芙蓉胡同行至板桥街,所见之景,令秦夏不由想到好几句流传后世的诗词来。

火树银花,灯市如昼。

明月如霜,银汉星落。

有些传统在千年以降后,于现代都市中早已变得疏松稀薄。

唯有回到这时,方能感受到平日里没什么玩乐项目的古人,对上元节是何等的重视。

纵然是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女与贵君们,今天也会带着侍从上街赏灯。

胡同巷口更是时而可见提着各色花灯行走的路人,还有小孩子拖着带轮子的兔子灯、彩球灯,轱辘轱辘往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