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和我那美强惨贴身侍卫(124)

作者:海百合 阅读记录

一说去找墉冬察,卢村长有点怵,李庭霄早料到了,喊来了刘校尉。

“这是本王的亲卫,这次他陪你去,你派人跟着他,由他帮你引荐,下回便认得了。”

“是!”卢村长应了声,小心翼翼问出疑惑,“殿下,绵各又不产粮,我们为何不直接向关内购买?”

“黄石村一下买太多粮,难免惹人觊觎,你尽管去,墉冬察再从别处购粮便是!”

卢村长想了想,眼前一亮。

李庭霄不由得莞尔,觉得这七旬老者头脑真是一点没糊涂,确实不错。

今日来之前,他对这老人家事先做过了解。

一是闲聊时听墉冬察说过,他在去见安勃尔的路上见过个六七十岁的老头,是个有骨气的人,黄石村再无七十高龄的老人,那人自然就是卢村长,二是于氏姐妹在军营中借住时常聊村里的事,种种细节表明,他有情有义有担当,所以李庭霄最终才敢把自己的大事定在黄石村。

光有卢村长还不够,他会派亲信留下主事,人选倒是还没定下。

-

回到西尖驿,天已经黑透了,李庭霄吩咐曲腊去县衙交还板车,自己回了家。

两人都忘了吃晚饭这茬,回到家才感觉腹中饥饿。

厨娘不在,外头的酒楼饭馆都关了,白知饮不得不走进厨房,看着那些瓶瓶罐罐只觉得头昏眼花。

方才,李庭霄说“简单煮个面”,他想不通,煮面这事到底哪里简单了。

回忆着小时候看家中厨娘擀面的样子,找了个盆子倒入一瓢面粉和水,根本不成型,只好又往里倒面,不知不觉,那面和得跟石头一样硬,便又往里加水,半个时辰过去了,揉面揉得肩膀酸疼得要命,好不容易和成软硬适中,他又不确定这能不能行。

他用手指戳被弄成面盆大的面团,盯着上头几个凹坑发怔时,腰突然被人从后面搂住。

忍不住吸了口熟悉的檀香味,他侧过头,对上他刚好凑近的脸:“君子远庖厨,殿下进来做什么?”

李庭霄嗤笑:“屁的君子!”

这表情白知饮见过,上次自己提“规矩”,他便是如此表情,带着三分无奈和七分不屑。

李庭霄挽起袖子便接过他手中的面盆,看了一眼,嘲笑道:“白知饮你好大的饭量!”

白知饮忍不住辩解:“不是,是没弄好,加着加着就多了!”

看到案板上一片狼藉,李庭霄信了他的话,更是笑得浑身抽搐。

白知饮沮丧地垂下眼,肩膀都耷拉了:“要不我出去转转,看有没有还开着的铺子,没有的话就去县衙后厨讨点吃的。”

“不用。”李庭霄挪动身子取代他的位置,“躲开,我来!”

白知饮眼睛瞪圆了,怎么可能?再怎么低姿态,亲王也不可能会煮饭吧?

李庭霄还真会,擀面这事不好说,但总比白知饮强一点,弄熟了应该没问题。

他把盆里的面扣在面案上,拿菜刀切下一半,试了试硬度,加水,自己胳膊使不上力,便指挥白知饮继续揉。

白知饮自然任劳任怨,将面揉匀了,李庭霄又让他擀成薄薄的一张,结果,全粘案板上了。

两人盯着面皮陷入沉思,接着一起哈哈大笑。

李庭霄突然想到什么,从面粉口袋里舀出一瓢干面粉,伺机往他鼻尖上抹了一条,白知饮摸了下鼻子,不甘示弱地抖抖手,弄了李庭霄一身。

片刻间,厨房成了战场,面粉纷纷扬扬像是在屋里下了雪,两人均是一头一脸的白,压根不敢对视,因为一看对方的狼狈相就会笑得直不起腰。

李庭霄按住白知饮:“不闹了,当心炸了。”

白知饮一愣:“炸了?”

李庭霄不想对他解释粉尘爆炸的危险,只说:“收拾一下,我们再做一次!”

他们一边笑闹一边研究做面,时不时还会抽冷子报复一下。

锅中渐渐冒出水汽,李庭霄一手锅盖一手筷子搅动着,吩咐白知饮:“你去洗洗,回房等着,很快就好!”

白知饮犹豫,觉得留他一个人在厨房煮饭不妥,两人都在也就罢了,自己若是先离开等开饭,倒成了被煜王伺候的那个。

他不肯走,李庭霄也不强求,吩咐他切配菜。

白知饮的手拿刀时候稳稳当当,切个菜却七扭八歪,李庭霄气得直掐他的脸,把筷子塞进他手里:“去看着锅,别塌底!”

这事白知饮还行,认真用筷子扒拉锅底。

切菜声“笃笃笃”地响着,节奏整齐,他忍不住回头一看,李庭霄刀下的黄瓜丝长短粗细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刀工竟然十分了得。

恍惚间,他竟然产生了错觉,觉得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煜王,而自己也不是卑贱到泥地里的奴隶,他们像是一对相濡以沫许久的爱人,相互爱护相互照料,日复一日过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

没有阴谋,没有战争,没有仇恨,那样的话,是不是更好?

可惜,从头到尾,煜王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无论是找借口南下,还是来到西江,或是跟墉冬察合作,现在又救下黄石村……

当初救自己,是不是也是他埋下的一步棋?到底是什么用处?

如果一切安宁的话,他还会亲近自己这个对他来说毫无用处的人吗?

锅边“噗噗”跳出水花,面锅沸腾得要溢出来,李庭霄抽空看了一眼:“压火,快熟了。”

白知饮回神,嘲笑自己想太多,依言把灶膛里的火压小了点,李庭霄把刚切好的黄瓜丝一股脑扔了进去,还加了调料调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