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卷王系统考科举(114)

作者: 花寻路 阅读记录

江行见他如释重负的样子,道: “老师,你之前说我考不上,其实是诓我的吧。”

柳画桥被识破了,反而理直气壮: “我那是为你好。”

江行莞尔,行了一个大礼: “多谢老师栽培。”

柳画桥这次不冷眼旁观了,赶忙将他扶起来,道: “何至于此?我应该的。我想想……你如今也有二十了吧?”

江行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有点懵,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确实已经二十有余。

二十一,还是二十二?

柳画桥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这家伙肯定不上心,早把自己的生辰给忘了。

他自己不记得,家中又没有长辈帮忙记,生辰什么的自然囫囵揭了过去,连个冠礼也没有。

现在再办,一是迟了,二是凑不出什么人,没有再办的必要。

柳画桥心下疼爱,道: “好了。冠礼再办确实来不及。取字了吗?”

江行摇摇头: “还没有。”

本是长辈赐字,江行没什么长辈,当然……也没有。

天可怜见的,江行孤身一人,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没人张罗。

柳画桥叹息一声,道: “不像话。若你同意,我便给你取一字吧,你看如何?”

江行道: “自然是极好的。”

柳画桥想了想,道: “无落,如何。”

行对落,加上一个“无”,便是取了同义。江行把这个字默念了几遍,一种久违的、被长辈关爱的奇异感游走在他的全身。

他缓缓叩首,郑重道: “晚辈江行,谢老师赐字。”

柳画桥道: “往后就要靠你自己了。小行,好好做。”

从前柳画桥都是冷眼待他,叫这么亲昵的称呼还是头一次。江行道: “定不负老师教诲。”

-

带着江舟摇回了东园,江行见江年正坐在椅子上,局促地抠着手指。

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

看他回来,江年眼睛一亮,似乎是想开口叫人,但触到江行的目光时,江年微微起身的身体一晃,又胆怯地缩回去了。

江舟摇很稀奇,上前戳了戳江年,问: “哥,他怎么在这里?”

江行落座,答: “他爹娘没了,临终时托我照顾一番,我就顺手捎上了。”

江年听他这么说,马上起身,紧张地站在一边,活像一个受气包。

江行看不惯他这样,道: “你这样子干什么?我一不打你二不骂你,怎么表现得好像我要把你吃了?坐下。”

江年于是又坐下。

江行道: “过几日你俩跟着我去汴京。赵管家。”

赵管家迈着碎步迎上来: “哎。江公子,什么事?”

江行吩咐: “你把两人的东西收拾一下,我们约莫明日就要走了。”

赵管家应了一声,去做事了。江年道: “哥哥……不是,表哥,我好像没有衣服穿。”

江行看了他一眼。

也对,当时从岭南走得急,江年估计没带几套衣服。如今又是梅雨季节,衣服洗了也不干。到现在,江年若不是真的没衣服穿,也不会贸然同他开这个口。

江行哪里是什么苛待弟妹的人?他摸出一串铜钱,放到桌子上: “先去买一套凑合,等到了汴京,再仔细挑几套,出去别给我丢人。”

江年受宠若惊地接过铜钱,马上去办了。

见屋里只剩下两人,江舟摇这才摇着他的手,撒娇道: “哥,我们为什么要带着他?他爹娘又不是什么好人,让他自生自灭不好吗?”

江行多日不见江舟摇,思念有之,也觉得自己的这个妹妹还是那么可爱,心里喜欢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他软着嗓子同她解释: “他爹娘的事情,与他无关。他心眼不坏,我又是个好人,就带着了。”

江舟摇瘪瘪嘴: “好吧。”

-

带着两个孩子回了汴京,江行等着天子给自己安排职位。

之前聊起来,阿鸣说的是吏部的官职。江行无意仕途显达,只想好好做官,老了安稳致仕。

因此他要求也不高,在京中当个七八品小官,于他而言便足够了。

等了一个多月,诏书迟迟没有下来,来的却是一个太监。

这太监生得一副好皮囊,细皮嫩肉,不像内廷太监,像哪家的清秀二郎。不知是不是年岁尚小的缘故,他声音并不十分尖细。

实在奇怪,江行忍不住多留意了几眼。

太监道: “传陛下口谕,请江公子去一趟。”

江行心中讶异,整理了一下仪容,很快就跟着上了马车。

授予官职,一般只需下诏即可,士子本不必面见天颜。此番反常,不知承元帝叫他去做什么。江行忐忑,只好走一步算一步,到时候再说。

马车吱吱呀呀行过城中主道,在宫门前停了下来。江行下车随行。

这条路与他上次参加殿试的路并不一样,想来是通去御书房的。

果然,通传过后,等了不多时,太监将他领进了一间宫室。书房软椅上,天子身穿玄色常服,手中还把玩着一枚玉如意。

江行行了大礼。

承元帝放下如意,不辨喜怒: “起来吧。赐坐。”

马上有太监给江行搬来了椅子。江行惊疑不定地坐下,心想这是要干什么?

他暗自打量着承元帝的神色。之前几次隔得远,承元帝又戴着天子旒冕,他看不清楚。

如今承元帝一身常服,气势并不十分吓人,反而温和许多,看着也不过就是一个好说话的中年人。

江行放下心来。

承元帝道: “你可知朕此番叫你来,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