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卷王系统考科举(135)
不料滕青挽很有骨气: “走便走。我在平民人家蹉跎多年,什么富贵荣华,本不是我想要的。从此,我不是滕家的血脉。我与你们国公府桥归桥路归路,那大皇子,谁爱嫁谁嫁!”
滕父气得浑身发抖:他对这个小女儿,又何尝不是爱之深责之切?
如今竟然教出这么个混账,果然在外面待久了,没教好!
他指着大门,一副随时要被气晕过去的样子: “今天你出了这个门,你就别想踏入我国公府半步!”
滕青挽不甘示弱,竟然真的站起来,什么都没带,只身走出了国公府的大门。
滕母想拦,却被滕溪喝止: “谁都别拦!”
滕青挽迈出大门的那刻,滕母痛哭出声: “我的儿啊!”
滕父同样欲言又止,面露苦涩:他横竖都想不通,好好的女儿,怎么为了个男人连富贵都不要了。
堂内愁云惨淡,哀叹的哀叹,冷心的冷心。滕溪半阖双眼,将那绿扳指转了三转。第四转转到一半儿,一位下人通传: “老爷,那位名叫何越的书生,说有要事找您。”
滕溪睁眼,失了一个孙辈对他恰似一阵风,吹过就散了。滕溪眸中是掩不去的喜色: “哦?快快将他请进来。你们两个,先下去吧。”
滕父滕母会意,不敢违抗,只好先默默离开。路上遇到一位带着帷帽、风度翩翩的男子。
因为帷帽的缘故,那男子看不清脸;但这人身姿颀长,举手投足间尽是贵气天成,优雅从容。
比起书生气儿,倒多了几分雍容气度,若说是个贵族公子也使得。
这便是何越了。
滕父心里犯嘀咕:这何越不知有何大本事,刚来不久便得了父亲的欢心,入了国公府做幕僚不说,还被奉为坐上宾。
之前父亲爱才,从未到如此地步。
滕父忍不住偷偷看了何越一眼。何越似有所感,冲他微微颔首示意。
-
汴京,礼部。
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这里。
李玠在礼部参政。应江行的请求,他支开了相关的官员,带着江行进了礼部档案室。
虽不知江行要查什么,但既然小师弟开口,依着往日的情分,李玠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江行被带着走进礼部档案室。
甫一进入,江行被冰凉空气冻得一哆嗦,下意识地搓了搓手。他道: “多谢师兄出手相助。”
李玠微笑: “小事儿。不过我还是想知道,究竟有什么事情,你吏部找不着记录,要来这儿找?”
“一些往事。”江行笑笑, “我就瞧瞧,瞧完了就走,不会耽误你多久。”
李玠拍拍他的肩膀: “跟师兄客气什么。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江行道: “就知道师兄对我最好啦。”
李玠道: “行了,你自己瞧吧,我出去了。”
李玠走后,江行笑意收了收。
关于时先生的案子,吏部只能查到他在军中、朝中任职的记录。但这无法解释时先生的死因。
既然时先生当初带着阿鸣从皇宫中逃出来,那么从阿鸣的往事下手,或许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虽然这很不厚道。江行早早在心里给阿鸣道了千八百个歉,还是觉得良心有点不安,决定查完了就去阿鸣那里自首。
吏部的档案对时鸣的记录甚少,只寥寥数字概括了一番,余下的都是他在大理寺的工作记录。
江行便想,从阿鸣出生时开始查起,抽丝剥茧还原当年宫变的真相,继而抓到那个杀害时先生的凶手。
而有关皇室宗亲的事情,除了在宗正寺有所记录,剩下的就是在礼部了。
宗正寺那边江行没什么裙带关系,但礼部正好是师兄的地盘。他于是求师兄帮了一个小忙,混进来瞧瞧。
自那次醉酒之后,阿鸣似乎认定师兄不是什么好人,不让他与师兄来往过密。因而,这些事情,阿鸣均不知晓。若阿鸣知道了,要生气的。
他能理解阿鸣担心他安危的心情,平日里已经很少找师兄了,都是师兄找他。这次也避开了众人,偷偷来的。
江行很快走到记录皇室子弟的那架档案前,找到了阿鸣的名字,翻看了起来。
“天启帝第九子,嫡幼子李璋,于天启三十七年九月,由先皇后时月所出。”
这句没什么特别的。天启帝,就是先帝了。天启帝早已逝去,承元帝继位后,因中宫无主,尊生母谢氏为太后,即如今的谢太后。
太后在宫中颐养天年,存在感一向不是很高。
江行接着往下看。
“天启四十四年七月,时年七岁,突逢宫变,于火中失踪。次月,新帝临危受命,改号承元。承元十二年,找回宫中,获封晋王。”
江行兴致缺缺。
这些都是早就知道的细节,其中甚至没提过时先生一句话。
不过……
先皇后时月,或许是个突破点。毕竟天启帝好端端的,迎时月入宫做什么?
时月可比先帝的子辈大不了多少。
江行心中啧啧,不禁心想:先帝年过半百,居然还喜欢妙龄少女吗?
江行来了兴致,又去后妃档案里去找先皇后的档案。
可惜找了半天,愣是没找着这位名叫时月的女子的档案。江行东摸西摸,档案没发现,倒是发现了一个小暗格。
上了锁,打不开。
江行略一思索,决定求助于统子哥: “统子哥,你会开锁吗?”
086秒答: “会。10积分。”
江行指了指暗格: “开。”
086照做。一阵白光过后,暗格“咔哒”一声,是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