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妇撞了头,爬起来后良心发现了(133)+番外
一年时间多短暂,不抓紧时间如何学到真本事?
等上一段时间就下雪入冬了,那时自己再往陆家跑也不合适,冬日漫长,那都是时间呐,如何才能让苏如意多学点东西,才不至于自己以后落个庸师之名……
胡郎中开始琢磨起来。
苏如意这边,得了假就说去镇上买东西,再回来的时候,就又背回来一大口袋的蔬菜,几棵大白菜,一堆黄瓜,两个大南瓜,还有其他家中没有的新鲜蔬菜。
张氏对此都已经不是很惊讶,习惯了,自己这儿媳妇认识一个种菜的能人,人家啥都能种出来,只可惜不喜欢与外界打交道,也不见他在镇子上卖菜,都卖到苏如意手上来了。
苏如意说这些菜可贵着呢,张氏觉得那人也是个会做买卖的,虽然卖出的数量不多,但是卖的价格高啊,还省劲——
总之张氏一开始还揣摩,后来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就懒得去想了,好像也没啥可想的。
原材料有了之后苏如意就开始折腾起来了。
老南瓜去皮挖籽,切成小块放在蒸笼里面蒸熟,挤压成泥,和面粉一起和面,里面还加了不少糖,和出来的面金灿灿的很是诱人。
然后放着醒发。
张氏拿着鞋底,靠在灶房的门框上看着,心里惊讶:“如意,你这些是从哪里学到的?”
她们穷人吃饭哪里有这么多花样啊!
苏如意道:“娘,我不是去了一趟通州么,跟人家偷学了几手。”
其实是跟自己爹妈学的,他们二人喜欢在厨房折腾,他们在世的时候自己耳濡目染学到了一些,只可惜——
虽然自己后来创业,物质越来越富足,一个人吃饭根本懒得下厨房,但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为数不多的厨房技能却一直在自己脑中印象深刻。
张氏感叹一句:“人还得去大地方转转才是,人家大地方是不一样。”
自家苏如意去了一趟,这买卖就做起来了,很是神奇。
到晚上吃过饭后,厨房收拾干净,苏如意一捞袖子,就要干事情了。
大家都觉得有趣,纷纷挤在灶房里外围观,尤其是孩子们,一直在吸口水,这好吃的不吃上一口他们绝对不会去睡觉的。
大嫂二嫂都出手帮忙,按照苏如意的吩咐把金黄色的面团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用手一压,那擀面杖杆一杆,又用刀在面饼中央划两下。
准备工作差不多了,苏如意将一把柴火丢进灶膛,让火重新烧起来,锅里水干,端起豆油罐子就往里面倒。
张氏:“!!!”
眼睁睁就看倒了半锅油!
这玩意原来比那鸡蛋饼还要奢侈的吗?
不仅是她,其他人也是目瞪口呆。
谁家这么吃油的?
那可是油,不是水呀!
可是大家都不吭声,自从鸡蛋饼赚钱之后,大家就开始无条件相信苏如意,她是懂赚钱的,自己这些个不懂的还是不要随便开口,省得惹苏如意心里不高兴。
除了大家身后的小黄狗奶声奶气汪了一声,大家都屏息看着半锅油,好像里面能生出花来。
最后还是张氏先沉不住气:“如意啊,这么一个饼子需要卖多少钱啊?”
那饼子看起来不到巴掌大……卖五文六文,不好卖出去吧?但是卖不上去那不亏了?
苏如意:“三文钱就行了。”
她算了成本,也就是面粉糖和油,一个饼子根本用不了多少。
然后就是南瓜,和用来包裹垫手的白菜叶子。
这二样是空间出品,和外头的不同,价值很高,但现在它们的价值不被外人所知和认可,也只能当作是普通南瓜和白菜来对待,若非要定个高价,不切实际且荒谬可笑,还会砸在手里带不来一点利益。
甚至因为苏如意得到它们没有花钱,所以这成本都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这么一算,一个饼子就算成本一文钱,那就可以挣到两文钱的利润。
比起鸡蛋饼来,南瓜饼可以在家里做好带去镇上直接售卖就行,不像鸡蛋饼还需要客人等候。
可以说,南瓜饼的利润是超过鸡蛋饼的。
第117章 被抢了位置
第二日早上,苏如意从清洗好的白菜叶片上把上头的那一部分软叶子切下来,大的可以切成三四片,小的两三片,整齐叠放起来,南瓜饼不大,这么一张叶子就可以了。
剩下的白菜帮子也切成合适的大小给鸡蛋饼那边用,卖鸡蛋饼的很多喜欢吃帮子,白菜帮子的爽脆和鸡蛋饼的软刚好搭配起来。
所有准备就绪,东西搬上车子,包括昨晚上炸出来的满满一大盆南瓜饼,直接从盆子里面冒出一个小坡来,用干净的纱布遮盖,虽然比不上昨晚上出锅的时候香味那么浓郁,但也是香得让人心猿意马的。
苏如意一眼看到李宝珠手里提了两个空桶,愣了一下,问道:“你们没有从家里提水去了?”
“没有!”
刘翠儿高兴道:“我跟宝珠找到镇子里面的水井了,只要自己带了水桶就可以随便去打,又不要钱,给我们自家还省水了,方便得很呢!
苏如意的眉头微蹙,见她这样,刘翠儿和李宝珠都有点紧张起来:“如意,我们这样做不对吗?”
“我之前就说了让你们从家里带食材去……”
李宝珠急忙解释:“这还得怪我,上次我挑水去的时候,不小心把两桶水都打翻了,后来我们才去的镇上找水井,如意你觉得不好以后我们还是从家里挑水去!”
刘翠儿:“……嗯,那还是从家里挑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