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妇撞了头,爬起来后良心发现了(148)+番外
她想自己爸妈了。
她有很好的爸爸和妈妈,自己一直都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在父母离世之后,她总是不经意就回想起以前的那些美好的时光。那些美好的时光太多了,数不胜数。
慢慢沉淀之后,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平凡的周末,自己在房间里写着作业,虚掩的门缝里面传来父母在厨房里面谈笑的声音,有时候厨房的香味会顺着门缝飘进来。
她会每写完一项作业,就像猫一样钻进厨房,有时候会被父母两个一脚踢出来,有时候会拽着她试吃刚卤出来的肉,刚蒸出来的包子。
那些回忆总是明媚安宁温暖,充满了家的味道,每次想起都会觉得幸福,原本的疲惫也会悄悄地被消解,心里又被力量填满。
苏如意总是觉得父母虽然已经离世,但他们对自己的守护一直没有消失,还会守护自己一辈子。
她自己是不怎么做饭的,但是因为父母的原因,她对厨房一直有着特别的感情,觉得那里是一个很小但很美好的地方,好像所有的快乐都能从那几平米的地方传递出来一样。
不过并不是所有家庭都和她家似的,网络时代,网上充斥着各种男女对立的言论,还有各种家庭不幸的抱怨。
甚至很多当妈妈的不想教自己女儿厨艺,以免宝贝女儿嫁到别人家就不用给对面一大家子做饭了。
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以不会做饭为傲,觉得这样结婚以后做饭的事情就跟她无关了,自己必然是被宠着的那一个。
还有些喜欢做饭,喜欢为别人做饭的女孩子成了被抨击的对象,脸上似乎都贴上了“可怜可悲”的标签。
苏如意觉得有些搞笑,这不就是想角色互换吗?
难道让男方进厨房然后开始抱怨指责自己的妻子什么都不做,家庭会更加和谐吗?
厨房那小小的一点地方,无论是男人女人独自在里面忙活,自己的另一半在外头四仰八叉大爷一样等着吃饭,或是嘻嘻哈哈跟闺蜜聊得热火朝天,时间久了,只要是个人都会积一肚子怨气吧,难免生出一股怒气:这个婚还不如不结!
再遇到另一半挑三拣四,这个咸了那个淡了,这个不爱吃,那个不好吃,那真是想一盘子扣到对方脸上去。
时代进步很快,但是女性依然是更多地承受家庭责任的那一方,而一个女人最开始抱怨自己的另一半应该就是从厨房开始的吧。
一个充斥着女人的抱怨的家能有多温暖?
苏如意听说那个话——女人是一个家的风水,而厨房是女人的风水宝地——的时候,真的觉得很对。
女人的情绪左右家庭的情绪,而厨房里的氛围最大程度地影响一个女人的情绪。
很多女人一看到这句话就火冒三丈,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女人整日困在厨房当个黄脸婆并以此为傲。
其实和男人一看到“越宠老婆的男人越成功”就以为是让自己当个舔狗一样。
多少都有点误会。
家庭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情,当初结婚的时候说好一起承担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结婚以后只有我一个人围着锅台转,你从自己的工资里抠出一部分说自己的责任尽到了。
可我又不是养不活自己才与你结婚的呀?
厨房里累的不是活,是心。
以为得到一个相知相爱相持之人,结果得到一个大爷。
物质生活下降的严重性远远比不上精神世界的消磨。
让自己的女人每日活得开心这个家才会温暖,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与她一起承担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让她切实感受到你和她在一起,是她的可以依靠的男人,而不是需要去伺候的大爷。
厨房是人间烟火产生的地方,也是最能增进感情的地方。
同样,男人宠女人不是为了当舔狗,只要他不是受虐狂,那一定不是为了得到一个作天作地给自己添堵的作精。
他要的是女人回应他的爱,给他支持鼓励和续航充电,以及一个永远信任的归所,这样,他便可以无所顾忌地去打拼。
婚姻的本质,应该是寻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给养,而不是寻一个算计的敌人组成一个对抗的战场,最后两败俱伤收场。
第130章 他不愁谁愁
几个孩子认真看着。
家里没有瓦盆,木盆并不是和面的好工具,苏如意很努力的将粘在木头上面能取下的面泥抠了下来和面团揉在一起,好不容易揉出一个均匀光滑的面团。
往面团上面倒了些豆油,用手把油涂满整个面团,然后在盆上盖上锅盖。
"好了,等面醒了我们就可以擀面了。“
”那现在面条睡着了吗?”
杏儿不知道醒面到底是什么意思,说出童言无忌的一句话。
苏如意忍俊不禁,但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便道:“对,现在面睡着了。”
也许,对孩子并不需要解释那么多,他们会去看会去感受,会去慢慢了解。
“我们回来了——”
外头传来牛儿的一声大喊。
牛儿原本是内向少语的,大概是因为大郎每次回家的时候还没有进门就大喊一声:我们回来了,他便也跟着大哥学了起来。
灶房里面暂时无事,一听外面的动静,三个孩子就挤着出了灶房。
紧接着又是张氏一声痛惜:“你们喊什么害我手抖!哎呦,我的碗!”
苏如意打了水,又从灶膛下面抓了一把灰,到院子里面洗手,才回来的两位嫂子围着张氏,也是一阵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