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妇撞了头,爬起来后良心发现了(326)+番外
自己是被他们农人的身份给先入为主了。
姑且相信他们有那个实力,观望一下再说。
“如此大的地盘,你们打算花多少银子?”
先探探口风。
苏如意:“那还得看各位大工匠怎么安排呀,这也不是我们这些外行说了算的吧。”
朱大工匠心想,傻呀,自己没有个底线,那不是叫工匠给你当傻子捞银子……不对,各位大工匠?
“除了我,你们还请了别人?”
“是啊,多请几位大工匠去看看,我们杏花村离通州城这么远,要是一位大工匠去了不想接这个活,我们还要跑一趟,这不是耽误时间么?”
朱大工匠心想,是自己搞错了,这二人可一点也不傻。
他心里有点不舒服了,这也太不重视自己了。
还没有等他说个啥,这二人就客客气气道别,且请朱大工匠到杏花村看看情况。
离了朱大工匠家,苏如意按着杨夫人给的地址就去找下一家。
陆识途拉着她:“不要这么着急,我们是不是应该让他们一家一家去?”
刚才那位朱师傅明显已经生气了,他们这样做确实有些没有眼色。
苏如意:“不必,货比三家本来买卖的常态,更何况这么大的生意,马虎不得。我也不怕他们不高兴,又不是不给银子。”
生意人最会看脸色,苏如意当然也看到了朱大工匠不高兴,要是寻常人可能会害怕招惹人家不高兴,人家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
但她可不管,商场里面磨砺久了,就能够不受自己的情绪影响,什么时候该惯着什么时候不该惯着,还是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陆家是乡下的小门小户,最容易被看不起,被拿捏,一旦被拿捏,那哪里是花钱请人干事,那是花钱求人办事,人家还居高临下的不一定给你办好。
想挣银子的就来,不想挣银子的就不伺候,她也不怕没人来做这个事情,利益面前总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作。
陆识途想了一想,便也不再说什么,跟着苏如意将几家都跑了一圈。
通州城的大工匠并不多,人才毕竟是稀缺的。
大家和朱大工匠的反应大同小异,都不是很乐意给一个底层的泥腿子做事情,又震惊那二十多亩的地盘。
二十多亩的面积,在通州城里可要建出好几座一等的大宅子来了。
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那可真是一笔难得的大生意。
苏如意去找过那些工匠后的几日都毫无音讯,好像那些大工匠都放弃了这个工程似的。
苏如意也不着急,回家之后就埋头研究自己的东西。
特意去求了师父教自己熬制膏药的本事,胡郎中听闻她是要熬制什么去眼下淤青的膏药,气得扬手要打。
“胡搞!睡上一觉就好了的事情你非要搞个膏药,你是吃得撑住了!”
苏如意嘿嘿一笑:“人家给钱!”
“给钱……”
胡郎中不知如何反驳,憋了两秒小声道:“那些大户人家的,也是吃饱了撑的!”
他一辈子给乡下的老百姓看病,治的都是要紧的大病,那些无关紧要的小病还一拖再拖的,谁那么无聊还管眼睛下面青不青?
有钱人家的心思,他真是搞不懂!
不过听说有钱挣,他也不再阻止,有钱就能吃饭,再怎么医德高尚悬壶济世,自己得先吃饱饭不是?
摊了这么个徒弟,当然是帮着一起整了。
第290章 你不怕吗?
五天后陆识途又去了一趟通州城,苏如意没有跟着去,熬药正上瘾。
这一次再见杨大人,对方对他就没有任何的怀疑了,态度客气了很多,也正式敲定了上次商议的计划。
剿匪的事情搬上日程,杨大人当日就发布了官府的告示,向民间招人,不过没有说是去剿匪,怕被城中游荡的匪徒看到走漏风声。
招了人后还需要训练几日,所以正式上山剿匪也是许多日以后的事情。
他离开杨府的时候,杨夫人还让杨管事过来问了问苏如意。
苏如意给的美白方子似乎是有用的,用了几日,面色似乎是白了些,但实在是不明显,毕竟杨夫人原本就是白的。
她有点在意苏如意说的治疗眼下青的方子,但也不是着急治自己的黑眼圈,她心里想的是若是苏如意真的能制出来那药,那便是真有本事,就让她给自己女儿多备点膏药方子的。
京城里边讲究,她不想女儿在各方面被比下去。
当天陆识途就回了杏花村,回到杏花村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坐在院子里面等着,陆得水正陪着说话。
张氏看到陆识途就放心了:“老三,你可回来了,急死了,人家城里的老爷说是你们喊来的?如意一大早就跟着胡郎中上山采药去了,害人家大老爷好等!”
来的正是前边摆放过的大工匠,站起身来与陆识途打了个招呼,跟陆得水聊了下天,人家知道了,原来这位是大将军的义子,也知道了人家是战场上杀敌的英雄,以后是要去当官的。
这下就清楚了,怪不得要盖大宅子。
就是……还是觉得这年轻人有些不自量力了,那二十多亩的地他去看了,看得倒吸一口凉气,什么家庭啊,就想盖这么大的宅子,就是京城里那位大将军来了也要掂量掂量。
就是你当官,这私宅朝廷又不会给你拨款,全靠自家财力,哪怕是村中人工便宜,但请工匠,买材料,这些的费用才是大头,要盖起来,家里必须藏了座银山才行。
“陆郎君要盖宅子的事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