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妇撞了头,爬起来后良心发现了(45)+番外
苏如意没太大意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老太太确实做到了相对公平。
长子那碗肉最多,他是长子也是男人。
剩下四个女人包括她自己都差不多。
然后几个孩子都是按大小分配的,说实话没看出有特别明显的重男轻女。
这分肉的举动,让苏如意对张氏的好感+1。
讲真,她对古人的刻板印象很深,觉得必然都是重男轻女的,这么一看,也不尽然呀!
“都别愣着了,吃吧!”
老太太一声令下,这一瞬觉得自己很是威风。
这只母鸡才两斤过点,瘦骨嶙峋,分到十个人碗中每个人根本吃不了两块。
锅里没有条件加入香料,唯一的香料是几片姜。
连盐巴都没怎么放,鸡汤因为加了太多水,都没有什么鸡肉的味道了。
鸡肉炖得软烂。
苏如意放下筷子,用手把着骨头啃。
竟觉得这是自己吃到过的最好吃的鸡肉。
没有腥味,全是肉香。
好吃的,让她差点把鸡骨头都一起嚼了咽进肚子。
这让苏如意觉得自己以前吃的鸡都是假的吧?说实话,以前吃的鸡除了调料的味道,还真没有吃出肉香味过。
“唉……”
正吃着,就听到张氏叹了口气。
苏如意好奇地抬头看去,就看到张氏筷子上挑着一挂没有成型的蛋子。
“这不是有蛋吗,你咋不下呢?”
张氏嘟囔地说着,又道:
“也是,一把谷子也舍不得丢给你吃,能下出蛋来就怪了……”
第39章 想抢位置?
“娘,这鸡是不是喂得好一点就下蛋了?”
苏如意问,心里想着三只鸡也不够陆多田补身子,要是每天能下两个鸡蛋,倒是可以给他补补。
张氏嫌苏如意说废话,不想搭理她,心里难受这母鸡肚子里这么多蛋子一个都没有变成鸡蛋,要是能下蛋的话,就不宰它了。
苏如意道:“剩下两只母鸡就喂好一点,让它们天天下蛋吧。”
“你以为说喂好一点就喂好一点?哪有东西喂呀?”
张氏还保持着苏如意说一句她怼一句的习惯,但又不完全一样,自己嘟囔,跟以前拍桌子瞪眼睛完全比不了。
“家里没有就到镇上去买一些吧。”
苏如意道。
“今天下了雨,明天山上肯定好多菌子冒头,大家都不要下地了,早早去山上捡菌子,捡了后拿到镇上去卖,卖到的钱换成鸡蛋拿回来给大哥补身子,再买点母鸡吃的谷子苞米,自家的母鸡要能下蛋的话,大家也都吃点鸡蛋补补。”
苏如意用的并不是商量的口吻,倒像是平平淡淡理所当然地吩咐大家做事情。
这就很不对劲。
在座的大人中,按理她是辈分最低的,当家的又是婆婆,当儿媳只能提提意见,最后拿主意拍板的必须是当家人。
可她这语气丝毫不像是提意见的。
张氏听在耳里有些不舒坦,心道,我这老婆子还活着呢,你就想抢我的位置了?
事实上,苏如意这样说话有一部分确实是因为她前辈子当老板的习惯,吩咐手下干活习惯了。
另一部分,她确实想要当家。
昨天晚上看大家的反应,她就明白,家里缺少一个真正的核心。
张氏和刘翠儿的性格,在旁人眼中看来就是天生管家的。
但能不能当家还真不能只看是不是泼辣,是不是胆子大。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让原主把家里搞得几年不得安生。
而且现在家中已经相当困难,张氏依然秉承着老传统的思想,一心把精力扑在田地之中,苏如意前边说要去做生意她也是一副绝不可为的姿态。
除了她不相信苏如意之外,其实也是因为不敢冒险,按部就班的性格。
她的胆大泼辣,其实多表现为一种莽撞。
刘翠儿和张氏是一样的性子。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也许因为她的“回心转意”,跟着家里人一起好好侍弄庄稼,有可能让大家吃上饱饭。
可是陆多田的腿呢?
陆蛋儿的脑子呢?
治病最是花钱,更何况,陆多田和陆蛋儿的病不是一般的病。
一般人家肯定肯定会认为给他们治病就是花钱打水漂,肯定治不好。
但苏如意动用自己的金手指看到过她们全身脉络的情况,虽然懂的不多,但总觉得还有希望。
不管最后成不成,她都要尽最大努力去试一试。
当然前提是得有那个经济实力。
没钱一切都是白谈。
所以她想管家,带着大家一起过更好的生活。
虽然不管家她也可以弄到钱回来,但既然是一个家庭,她希望家庭成员的心都向着一个方向。
张氏故意压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明天大家就上山上捡菌子去,早早起来,谁都不准偷懒!”
这件事她没办法反驳苏如意,哪能跟钱过不去呀?
大家欢喜地答应下来。
捡菌子好呀,上午捡了,下午就能到镇上换成钱,换成粮食。
这样迅速的挣钱法子他们最爱了,不像地里的粮食,要伺候个年头到年尾。
四岁的杏儿奶声奶气:“奶奶,我们卖了菌子就买鸡蛋回来吃是不是?”
“就知道吃,吃吃吃,大家冬天一块饿死去呀?”
苏如意发现张氏不是习惯性的怼自己,她是习惯性的怼所有人。
属于那种被生活压弯了腰,还不得不在一地鸡毛里面奋力挣扎的妇女。
大多脾气好不到哪里去。
杏儿委屈地撅撅嘴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