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妇撞了头,爬起来后良心发现了(487)+番外

作者:心跳 阅读记录

不过今年苏如意以神医之名重回朝廷人的耳目,也是让人没想到的。

皇上让皇兄先回去。

他自己细细想了一想,又将通州知府的奏折看了一遍,这奏折看似写的没有什么个人感情,实事求是,但又感觉满篇都是赞赏。

自家掏腰包带领全村修路本就是大功大德之事,无需过多言语。

又联系刘太傅所说,那苏如意口碑似乎不错。

皇上有些想不明白,这农妇到底是怎么一个农妇,一个小村子里的不孝之女,未被世人唾骂死,名声反倒传到京城来了。

次日在早朝之时,皇上便提起京城盛传的女神医,又将通州城杨大人的奏折在殿上诵读。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这女子的名字为何要在大殿上提起。

皇上道:“你们前年都说这女子如何大逆不道,众叛亲离,可有好好调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群臣不语。

本来这苏如意就不重要,只要知道她是陆识途的夫人,只要知道她断亲便是了,谁会去调查背后的因果?就算是知道了又如何,并不妨碍他们给她扣不孝之名……

但现在似乎不太对了。

这苏如意好像变得重要了。

皇上不高兴起来,“若是都没有调查,随意给人家安上罪名,这岂不是冤枉了人家,害得四品将官委屈离任?成何体统!五日时间,把这事情弄个明明白白!”

接了旨意的下官,不敢耽误,赶紧命人去调查,全面调查。

五日之后,所有消息悉数呈上。

皇上和群臣都有些惊讶。

这苏如意跟他们心里想的农妇出入有些大。

苏如意是个怪人,与寻常女子不同,言行不拘,丈夫出征之时,以女子之身扛起当家之责,即便如今也依然是陆家的当家人。

四年前拜了同村老郎中为师,天赋异于常人,又刻苦努力,深得老郎中赞赏。

陆家在村中是首富,建了大宅,又领着同村致富,修了沟渠引水灌溉,如今又出钱修路,村中人人敬仰陆家,对苏如意亦是处处维护。

苏如意断亲不假,却深受婆家爱护,家庭和睦,孝心可鉴。

她与娘家断亲,确有原因。即便是断亲,也没有眼睁睁看着娘家兄弟误入歧途。此番下去调查,苏如意的生身爹娘并无怪罪,只是悔不当初。

尤其苏如意的弟弟,对她感激不尽,直言是自己对不住的姐姐。

负责调查的官员言毕,其他官员相互看看。

如此看来,那陆识途辞官确实很是冤枉,也很是委屈。

皇上脸色严肃。

“这么多事情,以往怎么不曾听你们任何一人提起?”

大臣们不语,以前也不知道这苏如意能翻出这样的浪花呀。

第435章 摔了腿

皇上发了一通脾气,让下官将此事妥善处理。

群臣默默承受了皇上的脾气,应该的,皇上是被他们下边这些属官蒙了眼目,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朝廷失去了一名四品将官,还错怪了一名女神医。

下了早朝之后,朝廷命官三五成群,再提起陆识途和他那不孝的夫人,感情和语气完全与以往不同。

最为得意的便是周大将军父子,陆识途是周大将军的义子,是他儿子们的异姓兄弟,如今要翻身了,怎能不高兴。

有人问过来,究竟是怎么回事,皇上为何突然提起苏如意来了?

周将军心里明白,和刘太傅有关,但他却道:“自然是皇上英明,赏罚分明,陆氏夫妇做了好事,百姓看得到,皇上自然也看得到。”

众人心中便觉得好像也是,之前他们不屑苏如意在京城的医名,但此事再想想,人家是女神医,那么多人传,医术自然是相当了得的。

想到这里,有些人心里还有几分跃跃欲试,以后要是自家人有什么病了,也去找苏如意看看,看看女神医究竟神在何处。

朝廷这边的速度很快,没有多久,京城的城墙上面就贴出布告,宣扬陆氏夫妇的为民为国的好事,尤其提到苏如意行医义诊一事,大加赞赏,至于断亲之事一字未提。

皇上对这样的处理觉得满意。

但周将军不满意,在朝堂之上问起陆识途的官职一事。

皇上有点不满意了,之所以要把一个农妇的事情提到朝堂上面来说,主要是因为他的恩师和他那小侄子的需要,给他们正名已经很是慷慨,要求再多就过分了。

陆识途的的官位之事也就只能就此作罢。

京城这边热闹起来了,远在杏花村的陆家却什么也不知,陆识途带着乡亲们闷头修路,连曾有人来打听过都不知道。

这是因为自从苏如意在通州城里义诊过后,就时常有外地人来这小村子找苏如意看病,大家见多了也就并不特别留意。

这日阴天,陆识途正督促着村民们做工,就看到牛儿的身影气喘吁吁往这边跑来。

“三叔!三叔!我三婶出事了——”

陆识途的脑子嗡了一下,丢下手里的活就往回跑,他想不出苏如意能出啥事,但正因为想不出所以心里才更加慌乱。

一大一小,一前一后。

陆识途问:“你三婶怎么了?”

牛儿:“我三婶骑马跌下来了!”

陆识途:“……”

家里很是热闹,所有人都挤在堂屋。

陆识途拨开孩子们挤进去,见苏如意腿上已经绑了木板,估计是疼的,眼睛里面水汪汪的。

“腿怎么了?”

胡郎中瞧他一眼,道:“你媳妇骑马把腿摔断了,行,养着吧,养个三个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