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妇撞了头,爬起来后良心发现了(523)+番外

作者:心跳 阅读记录

皇上:“那陆老三回家来倒是有点窝囊了,啥事都听媳妇的。”

“不窝囊,哪里窝囊了?能把日子过好,听谁的都是听,陆老三那不是窝囊,那是聪明,就怕有些男人屁本事没有,还非得称大。人家陆老三夫妻两个,和睦得很,老爷你那样说可挑拨人家关系咯——”

胡村长听皇上这么说心里很不乐意,但不敢跟人家发怒,憋着火道,明显能听出几分情绪,对苏如意的维护还有越演越烈的样子。

皇上嗯了一声:“听起来,苏大夫有些本事。”

“那是,人家要是没有本事,你们也不会上我们这犄角旮旯来了不是?”

皇上一愣,这老人家还真说到点子上了,他们几人会到这里来,还真是因为苏如意。

宁王哈哈大笑:“老人家说得是啊,我们就是听说那苏大夫在村里面盖了个大房子,特意来看看是怎么回事的,人家是有本事!”

胡村长觉得这位就看着顺眼多了,憋在心口的火气就降下去了,嘿嘿笑道:“做人是要讲良心的,人家没有少为村里做事,前几日看戏不是人家花银子请来的?我们村都盼着他们家好嘞!”

陆家好了,村里家家户户也跟着好过,跟别村人说话腰板都能挺直了。

第468章 原来如此

几个人从村长家附近走开。

宁王看看身边的皇上,皇上不动声色,也不知道是生气还是不生气。

“看得出来,村里人对苏如意的评价还是很好的,我看是我们前头把人家想的太差了。”

皇上瞟了一眼自己的兄长:“我看你现在也公然向着她了。”

宁王哈哈一笑,并不否认:“那自然是,即便是看在安儿的事情上我也得为人家说几句好话。”

皇上轻哼了一下,好似也没有生气。

从村中转到村外,到农户家田头看了一眼,可惜现在田地里面光秃秃的,啥风景也没有。

走过蓄水池的时候,宁王道:“这就是村里人说的陆家带着大家挖出来的水池子吧?”

几个人走到跟前看了看,蓄水池挖的很大,一边连着十几里地外的河道,一边通向各家的田地。

杏花庄的那个湖,也是从这里挖了沟渠引过去的。

刘太傅点头:“这个村子有这么一个池子很重要,用水和浇灌庄稼都方便多了。”

正说着,就看池子里还窜出一条大肥鱼,蹦哒一下又钻入水底,引得几人像是没有见过似的,相互指着看。

又从村外溜达回村子里。

皇上站住脚步,望着村后的山峦。

山上颜色层叠丰富,神秘又诱惑。

“有两年没去狩猎了,明日我们上山去看看,不知道山上有些什么。”

正巧有个过路的村民,他就将人家喊住:“老乡,你们这山上有鹿子没有?”

那村民憨厚一笑:“有,我们这山上什么都有,但是你们想套鹿子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等村民走远,宁王担心起来。

“真要上山去狩猎?这山不比咱们皇家猎场,地势复杂,还是——”

皇上摆一摆手:“诶,就别扫兴了,皇家猎场我已经去的厌烦了,就去这山上看看,不往危险地方去就是了。”

皇上打定主意,准备第二日就上山,谁劝都没用。

只可惜自己这趟出行没想到还会去打猎,没有把他的宝贝弓箭带来,只能借了陆家的来用。

陆家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第二天陆识途与陆得水都跟着上山,他们自小上山狩猎,对山上的情形了如指掌。

宁王自小体弱多病,没有习武,刘太傅书香世家,不通武艺,二人留了下来。

皇上与周将军兴致勃勃,次日天未亮就由陆家两兄弟带着上山去了。

半上午的时候,刘太傅到陆宅拜访,点名想见一见苏如意。

周夫人也在陆宅,这些日子她大部分时候都在这边,自己自己这么一个女眷,在杏花庄不是很方便。

好在她很喜欢陆宅这边,她身在将门,较之别的家族没有太多的讲究,陆家人踏实热情又不畏畏缩缩,自己很是喜欢。

见刘太傅找苏如意,她先是诧异了一下,随即想到老夫人的事情,便也理解,老夫人从这里回去半年内就意外身故,其中还有点蹊跷的事情,作为儿子肯定是想问个清楚,人之常情。

她便起身说要去看看李宝珠今日做什么糕点,借口走开了。

苏如意这些日子有些心不在焉,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皇上一行回宫的日子也临近了,她还没有找到跟皇上讨封赏的突破口。

至于讨什么封赏,暂时决定不了,要看具体的情况,狮子大开口肯定是不行的。

陆识途安慰她,虽然皇上没有再见她,但是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是满意,讨封赏的事情不用着急,今年不行就过两年。

苏如意觉得他说得对,但还是忍不住有些遗憾,再等不知又要等几年了。

下人忽然来告知说杏花庄入住的刘老爷过来了,要见她,她蹙了一下眉头,一点也不意外。

前院没啥人,就朱嬷嬷在堂屋里面洒扫,刘太傅坐在院中的石桌前饮茶。

朱嬷嬷过来:“苏大夫,老夫人领着周夫人去灶房那边了,你们这边有什么需要喊我就是。”

说完就又进堂屋里自顾自打扫。

苏如意要给刘太傅行礼。

“苏大夫不必多礼,请坐。”

苏如意坐下之后,刘太傅没有着急开口,拧着眉头将茶水喝完,似乎在思考如何说起这件事情。

“家母之事想必苏大夫已经听说了,今日跟苏大夫交个底,家母并非在睡梦中逝去,是在家中水塘中溺亡,此事希望苏大夫不要传扬出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