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侯门主母,我成了京圈白月光(248)+番外
“你可知道是谁对你出的手?”
望着元谌的神色,祝皇后彻底沉下脸来。
一直以来,元谌都是她最引以为傲的儿子,如今竟是有人要害他,祝皇后自然是不答应。
元谌眸光动了动,欲言又止道,“儿臣心中已有猜想,可……”
“可什么?”祝皇后眉头紧锁,压低声音道,“你尽管说出来,既然对你出了手,无论是谁,母后都不会放过。”
元谌咬了咬后槽牙,淡淡吐了句,“那支箭的箭尾上刻着经文。”
此话一出,祝皇后的脸上瞬间失了血色,无措的看着元谌,喃喃道,“经文……你是说……”
元谌轻轻点头,眼底闪过一丝暗芒,“儿臣比量过了,确是父皇常用的箭。”
祝皇后的脸色变了又变,一时有些缓不过神来,“这……怎么可能?”
“为何不能?有什么是他做不出的!”元谌轻轻抬头,目光与上首的祝皇后对上,沉声道,“今日那箭是冲着儿臣心口来的,若非沈大人舍命相救,儿臣怕是……”
“可……你是皇上亲生的儿子啊,又是中宫嫡出……”
“母后!”元谌愤然起身,直视着上首的女人,“早在他因为一个江湖骗子的三言两句就怀疑这几个儿子的时候,儿臣就已经心存疑窦了。”
“如今……竟是狠下心来如此试探!”元谌苦笑连连,眼神里说不出的失望,“若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信不过,何苦生下我们……”
祝皇后张了张嘴,想要安慰,却不知该从何开口。
毕竟隋因祸乱朝堂时,她也是亲眼瞧着的。
“母后,儿臣今日是侥幸逃脱,日后……可会次次逃脱?”
元谌的话犹如一把利剑,直直刺进祝皇后心里,让她本就没有什么血色的脸愈发铁青。
祝皇后扶着额角,眼底浮起一丝决然,“那你要如何?”
元谌抿紧薄唇,只留下一句,“若再有下次,儿臣不会再忍。”
话落,元谌转身离去,只留下祝皇后和身侧的两个老仆。
“皇后娘娘……”望着祝皇后沧桑的模样,常嬷嬷万般心疼,“您要当心身子啊……”
祝皇后长叹一声,指尖缓缓收紧,语气厌烦,“生在这帝王家,见过了太多腌臢事,谌儿不争不抢,竟也能遭亲父猜疑……”
祝皇后苦笑一声,面露惋惜,“这宫里真是太脏了。”
“皇后娘娘,您可有下一步打算?”林升弯着腰,候在她身侧,小声问道。
“还谈何打算?”祝皇后面上森寒,声音也似结了冰,“无论谌儿要做什么,本宫都要为他兜底。”
“本宫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眼下,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话落,祝皇后侧眸望向林升,压低了声音,“去写封信递到祝家,就说本宫要见母亲。”
“是。”林升应下,转身离开。
“皇后娘娘莫要往心里去,伤了身子啊!”常嬷嬷站在她身后,手放在她脖颈上,轻轻捏着。
“嬷嬷,自本宫年幼时,身侧就站着你了,这么多年本宫无欲无求,如今也只是想为本宫的孩子奋力一博。”
祝皇后面上稍显疲倦,像是被元谌带来的消息抽空了精气神。
“老奴知晓,娘娘无错。”常嬷嬷双眼浑浊,眼底泛起泪光,“娘娘是太仁善了,才会……”
话落,常嬷嬷心思一动,屈膝蹲在祝皇后身侧,小声道,“娘娘不如……试着召澜夫人和永诚侯夫人进宫?”
第222章 换来一丝前途
“阿澜和小许?”祝皇后蹙眉,喃喃道,“将她们唤来做甚?”
常嬷嬷蹲在她身侧,小声道,“娘娘许是忘了,永诚侯世子一直都是四皇子的人,他既站了队,身后的家族岂有不跟着的道理?”
“永诚侯夫人聪慧,脑袋里头点子多,眼下娘娘心中已有主意,何不将她召进宫中,好为娘娘出谋划策?”
常嬷嬷压低了声音,低声说道,“澜夫人与永诚侯夫人是一母同胞,又与皇后娘娘以知己相称,细细想来,她也算得上是咱们的人。”
祝皇后垂下眉眼,心里头盘算着常嬷嬷的话,片刻过后,才轻声道,“即刻召她们入宫。”
“是。”
-
栖乐宫
“母妃,您寻我?”
元宓着一身淡粉色宫装,衬得她愈发娇嫩,头上仅别着一根白玉簪子,如此素雅,倒不像她往日的作风。
“宓儿。”萧贵妃坐在榻上,强撑起笑脸,朝着元宓招了招手,“来母妃身边。”
萧贵妃笑容牵强,眼角泛着嫣红,一瞧便是哭过的。
元宓心口一痛,掩下情绪,迈开步子朝她走去。
萧贵妃望着朝自己走来的小人,那是自己放在心尖上百般疼爱的女儿,一时之间,眼眶又有些酸胀。
萧贵妃拉过元宓的小手,垂下眼皮,藏住眼底的情绪,笑道,“我儿长大了,是个大姑娘了……”
元宓垂眸瞧着她,眼底闪过一丝不忍,轻声道,“母妃,您可是有什么话要与儿臣说?”
萧贵妃拉着她的手一顿,神色有些莫名,强撑起笑脸,悠悠道,“也没旁的……就是母妃给你寻了个好亲事……你一定喜欢!”
元宓指尖缩了缩,有些惊讶的看向萧贵妃,旋即勾起唇角,笑盈盈的望着她,“母妃又为儿臣寻了谁做驸马?”
萧贵妃眼神闪躲,拉着她坐在榻上,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这你不必管,你只要明白母妃不会害你便够了。”
元宓微微垂下头,自嘲一笑,淡淡道,“母妃口中的不会害儿臣,便是将儿臣送到突厥那蛮夷之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