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侯门主母,我成了京圈白月光(359)+番外
“奎儿。”卓文侯微蹙着眉,脸上带了丝不悦,“沈大人突访,定是有急事在身,不可多问。”
话落,卓文侯又回头看向沈济,抱歉一笑,“沈大人,犬子并非对你不敬,我这府上久不来人,他警惕些也是该的。”
沈济瞧着他面上的讨好,压下心头的酸涩,低声道,“卓文侯从前也是位了不得的人物,不必自降身份,与我这番说话。”
卓文侯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无奈摇头,“沈大人也说了,从前风光,与现下无关,如今江山易主,我也老了,只剩一个虚名在,难为沈大人还看得起我。”
沈济微微垂眼,似是不愿瞧见卓文侯伤怀,移开了话题,“今日有喜,侯爷莫要再自怜自哀,多陪陪孙儿吧。”
“是我话多了。”卓文侯整理好情绪,朝着内院探手,“沈大人,沈夫人,请。”
说罢,卓文侯低头牵住明哥儿的小手,朝着前头走去。
明哥儿朝后扭着身子,圆圆的眼睛瞪着沈济,朝他做了个鬼脸,还故作凶狠的扬了扬拳头。
“这孩子怎地如此没规矩。”方许蹙眉,毫不掩饰眼底的厌恶。
沈济与她并肩走在最后,闻言也只是扯了扯嘴角,压低声音道,“在疼爱里长大的孩子都像这般有恃无恐,纵使天塌,上头还有爱他的人顶着。”
方许脚步一顿,侧眸望向他。
沈济垂着头没再吭声,也不知方才的一席话是讲给谁听的。
“沈济。”方许抿唇,只觉得心头酸涩,“实在难受,咱们就回吧。”
沈济笑笑,故作轻松道,“既然决心来了,总要看齐了人再走。”
方许抬眸望去,卓文侯父子孙三人并肩走着,有说有笑,气氛温馨,再也插不进去旁人。
沈济永远都是孤身一人。
想到这,方许脚步一歪,离沈济更近了些。
沈济讶然,垂眸望着她,眼里的脆弱还来不及掩下,“夫人……”
“旁人眼中,我们是夫妻,离得那么远怕是要惹人怀疑。”方许勾唇,眼底浮现点点笑意,“有我在身边,你的底气也会足些。”
月光折在长廊上,一半明,一半暗。
沈济走在阴影中,安静的瞧着方许,月光落在她的脸上,让他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方许的肩头紧贴着他的手臂,同他说笑,远远瞧去,当真是一对恩爱夫妻。
“等你过生辰,咱们也大摆一桌,宴请宾客,我让苏子将上次你带来的两只鹅给养起来了,起名叫鹅大鹅二……”
方许喋喋不休的说着,想要转移沈济的注意力。
沈济望着她,听得全神贯注,一个字也不愿意落下。
这是他离夫人最近的一次。
旁的,他不在乎。
“别愣神了,快走两步。”
方许握住他的手腕,用力将他拉出阴影,走在月光下,“再晚就该宵禁了。”
视线逐渐明朗,沈济略显迟钝的眨了下眼睛,视线落在腕上,心尖一颤。
这是夫人第二次牵他。
沈济回神,用了些力道,反手握住她,嘴角不受控制的上扬,“好。”
方许垂眸,瞥了眼男人,没说什么,也没挣脱。
侯府内院更是热闹,树上挂满了彩球,佳肴足足摆了两张大桌,还请了戏班子舞狮舞龙。
院中坐着两个妇人,一个年岁稍长,穿着素雅,一个年轻些,衣着也娇嫩。
坐在主位的妇人徐徐起身,叫停了戏班子,笑着问道,“侯爷,怎么才回来?”
“府上来了贵客。”卓文侯侧过身子,露出了后头的两人,“这位是沈侍郎和他的夫人,从京城来的。”
说罢,又笑着看向沈济,“沈侍郎,这就是我内人甄氏,后头是我儿媳聂氏。”
甄氏瞧着沈济,一时有些失神,反倒是身后的聂氏先反应过来,规规矩矩行礼,“沈大人,沈夫人。”
方许回了一礼,轻声道,“突临侯府,给几位带来不便,我与夫君实在是难为情。”
“正值小公子生辰,我们出来的匆忙,身上也没什么值钱的。”方许说着,从手腕上取下玉镯,递到聂氏手里,笑道,“这镯子还请世子夫人收下,算是我们的心意。”
“沈夫人,这可使不得!”甄氏终于回神,垂眸望去,见聂氏手中的玉镯成色不错,应当价值不菲,当即回绝道,“不过是吃个喜庆酒,何须上礼?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甄氏一边说着,一边去拿玉镯,想要还给方许。
哪成想聂氏将玉镯捏得死死的,无论甄氏怎么拽,硬是不松手。
“母亲,沈夫人诚心实意的给了礼,岂有再退回去的道理?”聂氏稍稍用力,玉镯就完全落在了她手中。
“沈夫人的情,我们领了。”聂氏将玉镯藏进袖中,笑容莫名,“正好席还没开,二位快些落座吧。”
第323章 母子缘分
方许递给沈济一个眼神,示意他落座,不动声色的打量着桌上众人。
卓文侯正抱着明哥儿,一脸慈爱的哄着他吃饭,怀中的明哥儿好似对沈济有天然的敌意,时不时就瞪他一眼。
越奎神色凝重,筷子一下下戳着碗里的精米饭,视线若有似无的从沈济脸上扫过。
甄氏默默给明哥儿夹着菜,似是没事人一般。
聂氏则是没心没肺的吃着饭,还时不时瞥一眼袖子里的玉镯,面上尽是满足。
“沈大人,您请自便。”卓文侯大大方方的朝他点头笑笑,扬声道,“也尝尝我府上厨子的手艺。”
沈济颔首,同他客套几句,又开始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