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早逝长嫂后她改嫁了(162)+番外
云清欢跟柏耐寒就落后了几分。
最后,被王姝凤瞪了一眼还挺莫名其妙的,无语的翻了个白眼,也回瞪了过去。
云清欢跟柏耐寒才到家呢,院子门刚打开,婆婆刘玉芝就直接推门走了过来。
眼睛亮晶晶的盯着他们俩,目光在两个人身上打转,“我听说你俩去镇上领结婚证了?”
“快,拿出来给妈看看。”
刘玉芝看向云清欢。
云清欢眨了眨眼睛,不知道她咋那么快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安安也从屋里走出来,还揉着眼睛,显然是午睡刚醒没多久,脸上都是席子纹路的红印,他奶声奶气道,“刚才陈奶奶过来跟奶奶说的,说妈妈你跟小叔叔领结婚证了!”
好了,云清欢知道现在肯定全村的人都知道她跟柏耐寒领证了。
肯定是刚才跟她一起坐牛车回来的那批人传的。
她其实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想着大概到了下午上工的时候,村里人都会知道她改嫁这事。
就是没有想过竟然传的那么快。
眼见着婆婆那么希冀的盯着她看,云清欢顿了顿,随意的把那个奖状一般的结婚证拿了出来递给婆婆。
“哎呦,你这怎么那么随意的塞口袋里,也不怕拿东西的时候搞掉了。”
刘玉芝颇为爱惜的把结婚证打开看了看,然后就拿着结婚证到了堂屋,用手在堂屋的墙上比划着。
云清欢看着那一面墙的奖状,眉心跳了跳,没忍住问了一句,“妈,你想干啥?”
第145章 名不正言不顺
这一问,刘玉芝可高兴了,回头答道,“这可是咱家的大喜事,我把这结婚证贴在墙上,保证让所有到咱家的人都能看到,可不能随便放在口袋里折叠着,容易坏!”
云清欢眉心跳的更厉害了。
她这假结婚不过是权宜之计,她都没有当真,要是婆婆真的把这结婚证贴在堂屋墙上,倒不如让她社死更快一点。
“妈,不用贴,我还想好好保管这结婚证呢,想着几十年过去了,等以后老了还可以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这贴在墙上,时间久了就容易花掉,不能保存那么久。”
墙上贴的有一些是柏耐寒和柏文松两个人的奖状,大概也过了有十几年了,上面的颜色和字都有些看不清楚。
刘玉芝一听觉得是这个道理,便又笑着把结婚证给了云清欢,“那成,这结婚证你可要好好保存,可不能随便放口袋里,容易丢。”
云清欢忙点头,在她的目光下把结婚证放在了自己屋里的抽屉里,然后这才走出来。
刘玉芝是真的高兴呀,毕竟自己最喜欢的儿媳妇和小儿子结婚了,以后她再也不用担心儿媳妇改嫁会丢下孙子,也不用担心小儿子娶不上媳妇了。
一家人又是完完整整的了。
见儿媳妇回屋放东西,儿子也回自己屋放东西,她目光闪了闪。
这可不行,两个人毕竟已经领了结婚证,这就算是结婚了,夫妻俩长久分房睡,不好培养感情。
特别是清欢心里本就有人,这样更会跟小儿子疏离。
夫妻俩还是要睡在一张床上比较好。
她脑海里有了很多想法,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看着桌子上摆放的两个孩子专门从国营饭店买来的红烧肉跟红烧排骨,也没有说浪费了。
毕竟,两个孩子结婚这可是大喜事,确实该吃点好的。
边吃饭,刘玉芝边打量着两个人,随即开口道,“你们这结婚证都领了,那打算啥时候把婚礼给办了?”
询问他们俩的意见。
在农村,光领结婚证可不算正式结婚,必须要办个婚礼,请村里的人过来吃酒,这才算真的结婚。
不然总会让人觉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云清欢嘴里的米饭差点没吐出来,她赶紧把饭咽进去,尴尬抬头看向柏耐寒,男人并没有什么表情,她只能开口道,“妈,我们俩没打算办婚礼,不用那么折腾。”
毕竟是假结婚,搞那么麻烦干什么?
刘玉芝眉毛一竖,直接否决道,“那可不行,这结婚怎么能够没有婚礼呢?而且,这婚礼必须要大办,我还就要让村里人好好瞧瞧,清欢你就算是二嫁也要风风光光的!”
办婚礼这件事婆婆直接拍板就决定了,云清欢说不动的那种。
无奈只能耸耸肩,还能怎么办?只能陪着婆婆一起准备自己的婚礼。
吃过饭收拾好桌子之后,刘玉芝就迫不及待的拉着云清欢和柏耐寒到她屋里商量结婚的事。
小家伙也不甘示弱加入了进来。
“最近眼看着就要秋收了,不是办婚礼的好时候,村里人都忙,我想的是等秋收结束之后我们再办婚礼,你们觉得怎么样?”
云清欢跟柏耐寒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异口同声道,“我们都听妈的。”
刘玉芝满意了,最后把日期给定了下来,就在九月二十八那天结婚,正好秋收过了,大家都迎来一段相对富裕的日子,到时候也有余粮办喜宴。
日子一定下来,刘玉芝第二天一大早上工的时候就开始各家各户的都一一通知到位。
昨天一天,云清欢改嫁给小叔子的事就闹的沸沸扬扬,大家没少在背后议论。
如今,刘玉芝一通知说要办婚礼的事,就有那见不得人好的说些酸溜溜的话。
“不过就是一个寡妇,还让自己儿子娶这个寡妇,也不知道婚礼有啥好办的?是真的不嫌丢人!”
“我就说有不少人都给云知青说亲,也有不少人想着给柏家小伙子说亲,这刘婆子硬是没瞧上,我还只以为是她眼光高,如今看来,这怕不是早就算计好了,想让自己的小儿子把寡妇大儿媳给娶了,正好还省了一份彩礼钱,这还真的是会算计,一份彩礼就能把两个儿子的婚事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