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早逝长嫂后她改嫁了(389)+番外

作者:鲤袖 阅读记录

只是后来听原主奶奶说女孩子读的书多了,以后才能嫁的好一点。

而要是嫁的男人好了,那能帮家里的不是更多了吗?

总之,陈盼娣最后权衡利弊,还是同意让两个闺女上到高中毕业。

这么多年,云雨珊心里恐怕一直都有个读大学的梦想,想圆了当年的遗憾。

要是高考消息一恢复,云清欢打算把多余的那一套教科书寄给云雨珊,再把习题寄给她一份,只要那两个月加紧学习,不说考个多好的大学,一般的大学应该没问题。

记忆中,云雨珊学习成绩很好。

这么多年没学习了,但底子还在那里,应该差不了太多。

至于现在把教科书寄给云雨珊?

云清欢没想过。

她确定云雨珊不会乱说,但别人呢?

那边人多眼杂,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

她能对云雨珊好,但前提是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若是现在四处散播会恢复高考的消息,指不定会被上面的人给盯上。

她本身就满身秘密,云清欢可不相信那些国家栋梁是愚蠢之辈,要是真察觉到她的怪异之处,她恐怕就完了。

七想八想了很多,很快就到了晚上,云清欢刚做完晚饭,男人跟婆婆就回来了。

吃饭的时候,云清欢提了一嘴推荐上大学的事,“今天乔月跟王姝凤来找我了,跟我说今年恐怕会有一两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分配到知青点。”

刘玉芝一僵,筷子夹着菜不动了。

其实今天一整天村里都在传推荐上大学的事,那可是大学呀!

谁不想去上大学呀!

大学生在这个年代的人心中可是天之骄子,是跟他们这群泥腿子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往年,那些推荐上大学的名额都会落到跟领导关系比较硬的人身上,但今年很多人都说也会分名额给知青点的人。

瞬间,很多人心里就开始躁动起来。

第349章 他只会恨自己不够好

知青躁动的很多,因为他们都想离开这个贫穷又落后的地方,回到城里去。

要是能被推荐上大学,不但能明目张胆的离开这里,还是那种特别光荣的离开。

就是到了自己生活的城市,那也算是荣归故里。

所以,知道有名额会分配给知青,这些知青一时间都没有心思干活了。

而村里人想的就比较多了,这些年,那些早一批来下乡的知青从十几岁的少年人变成二十几岁适婚年龄的人,熬的黄花菜都凉了。

很多人熬不住就跟村里的人结了婚。

例如王姝凤、赵秋梅、宁行知他们。

结了婚也都陆陆续续的有了娃,偏偏这次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分配是连这些已经结婚了的知青也可以争取的。

若是这些结了婚的知青去上大学,重新见识到外面的繁华便利,还愿意回来吗?

特别是当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之后。

很多村里人就开始担心,一群老太太就聚在一起讨论这事。

“反正我肯定不让我儿媳妇去上大学,她要是去上了大学不回来了咋办?那我儿子不就没媳妇孙子不就没妈了吗?”

“就是,要是我儿媳上大学,跟哪个大学生看对眼了,我儿子哪里比得过人家大学生,到时候我儿子不得伤心死?”

“我女婿我也不让他去上大学,本来就有点看不上我闺女,这要是去上大学,不是更看不上我闺女了吗?”

有个妇女就不太赞同她们说的话,反驳道,“我就希望我女婿去上大学,到时候把我闺女跟外孙都接到城里住,到时候她们一家都成城里人了,我女婿还是大学生,说出去都有面子!”

其他人不屑冷笑,“你是真敢想!你也不看看你闺女长的那模样,跟城里的那些水灵灵的姑娘不能比,你女婿要是真上大学了还能看上你闺女?别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踹了你闺女娶了个城里姑娘!”

“我女婿才不是那种人!”妇女愤愤辩解。

“知人知面不知心!”

刘玉芝听着这些话,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自己儿媳妇,心里一时有些纷乱。

还没想明白,就有人问她,“刘婆子,你愿意让你儿媳妇去上大学吗?”

刘玉芝回过神,见问的那人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直接绷着脸道,“当然要送我儿媳妇去上大学,不但要送她去上大学,还要好好供养!我要是有个大学生儿媳妇,我睡觉都能笑醒!”

那人被她的话给憋住了,半晌才骂骂咧咧道,“你是真不怕你儿媳妇踹了你儿子跑了!”

“我才不怕,我儿媳妇是天下第一好的人!才不会像你们儿媳妇女婿那样,上个大学就要踹人!”

刘玉芝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那人瞬间被怼的面色一变,想说什么又硬生生的憋回去,最后,气冲冲的走了。

但是在外面刘玉芝可以很硬气的怼别人,到了家里,听到儿媳妇说的推荐上大学时,心里却一颤。

她其实也不确定自己儿媳妇要是真上了大学,会不会在城里生活习惯了不想回来?

再怎么说城里的路是柏油路,再不济也是石子路,不会像村里,一到下雨天,路就泥泞的难走。

而且,城里买东西看病都方便。

刘玉芝自然是相信儿媳妇的人品,可人都有私心,她免不得为儿子担忧。

只是心里担忧,她面上却不显,笑着道,“你怎么突然提这个?是不是想去上大学了?”

柏耐寒也在旁边道,“你要是想去上大学也可以,只是这名额有些难争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