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六零,海岛种菜忙(307)+番外

作者: 水波1984 阅读记录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都是有数的,可不能着急。”瞿红嫂子她们家有个堂哥,小的时候也是摔骨折了,养了一段时间,没太在意,后来,腿骨长歪了。那时候也没这么好的条件,只能那样了,腿就瘸了。

“对,别着急,恢复好了。”陈嫂子也附和着说道。

“唉,经过王军的事,现在家属院的老爷们都警醒了。”张嫂子趴在墙头,跟着聊了起来。

“怎么说?”宝妮这段时间忙着照顾三七,没怎么出门。

“管孩子啊,管媳妇啊!这次王旅长调走,他媳妇和孩子功劳最大,让人抓住了机会。以前,我家老徐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只要不惹事他就不吱声。

现在,三五不时的问问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学校的表现,有没有出去混。尤其两个大的,问的最多,就怕孩子长歪了。”张嫂子这段时间都轻松多了,不用她操心几个孩子的事情。

“对,我们家的也是,就怕再出一个王军。”瞿红嫂子家的周海洋比较淘气,是他爸的重点关注对象。

“不仅是孩子,你们没发现,这段时间,家属院的嫂子之间的矛盾都少了吗?很多爱占小便宜,爱骂街的都收敛了。”陈嫂子住的附近都是团级以下的军属,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大字不识一箩筐的。

“也是,一个好女人,能旺三代人!”

这话忘了是谁说的了,就是突然想起来了。

“你们那边矛盾也多吗?”宝妮没怎么往那边去,还真不知道。

她们这边的嫂子大多有工作,见面的机会有限,除了和许梅有一些摩擦,其他的还真没怎么接触。

“几乎是天天吵,一群没事干的女人,天天无所事事,除了说些闲话,吵吵架还能干什么?没什么大事,都是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今天你薅了我家一颗葱,明天你家孩子打碎了我家玻璃……”

宝妮想想也是,都是闲的。

“一个是闲的,一个是穷闹的。我们那边的家属基本都没有工作,家里好几口子人,都靠男人的工资。还要不时的接济老家的亲戚,日子过得都不轻松。

尤其农村出来的兵,那是全家人的希望。一家兄弟姐妹众多,老人就希望有能力的帮衬着没能力的,恨不能让有出息的儿子把工资都寄回家。”陈嫂子是本地的,娘家就在附近的大队,这样的事情她深有体会。

“可不是,我们老家那也是,有的婆婆为了掌控儿子的工资,拦着儿媳妇随军。这样儿子每个月的工资就得寄回去养媳妇孩子,但是,真正用到自己媳妇和孩子身上的又能有多少?”

张嫂子也是感慨良多,她家婆婆虽然没有拦着自己随军,但是话里话外的也是觉得她享福了。

好在

他家老徐不愚孝,能拎得清。该他们出的不推脱,太多了也没用。当年老徐能考上大学,付出最多的是张嫂子,是她拼命干活供的老徐读书。

宝妮第一次听说这些,之前在海岛,家属院的人不是特别多,人心也比较齐。主要是一个师部的,竞争没那么激烈,彼此关系还不错。

而且海岛的生存条件更为艰苦,大伙想着怎么填饱肚子,怎么让一家老小过得好一些。目标一致了,心就齐了,想干点什么就容易多了。

宝妮那时候带着家属院的嫂子开荒,种海带,都进行的很顺利。但是,这些事要是拿到这说,就不一定能行了,人太多,关系错综复杂,干活的不积极,抢功劳的时候指定打破脑袋往上冲。

几个嫂子的话题从孩子男人说到家属院的矛盾,话题变了好几次,都不知道最开始要表达的意思了。话题越来越歪楼了,也没人在意,她们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三七躺在一把摇椅上,晒着太阳,听妈妈和婶子大娘聊天,他还挺喜欢的。

快中午了,几个嫂子也不说了,还得回家干活呢。

宝妮看着昏昏欲睡的三七,也没有叫他,多晒点太阳有好处,促进钙质的吸收。

宝妮去园子里摘了两根黄瓜,两个西红柿,中午吃凉拌面,西红柿拌白糖。张嫂子送的农家酱,顾野炸了一瓶子肉酱,宝妮省事多了。

洗着菜,宝妮在心里想着,她寄出去的东西也不知道到没到。

她从附近渔村,大队换了不少的果干,果脯,一些不常见的海鱼,还有自己晒得蔬菜干,给顾大嫂还有娘家,一些朋友都寄了一点,聊表心意。

来到这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年四季不缺青菜,尤其冬季。

这要是在海岛,基本看不见绿色了,冬天除了咸鱼,海带,基本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子了。而且,水果也是一年四季不断,三七就喜欢这一点,都能忍受被晒黑的缺点了。

而宝妮心心念念的包裹,已经到了各自的手中。

第262章 收到宝妮的包裹

十二月的广东气温还挺高,花红柳绿的,穿着单衣。

十二月份的海岛,一片银装素裹,难见一点绿色。

“天又冷了,给我倒杯热水。”宝妮爹拎着一个大包裹进来,冻的斯斯哈哈的。

“你这是拎的啥,也不带点手套。”宝妮娘端着一杯红糖姜水递给自己老伴。

“宝妮寄过来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今天到的,我这不就拎回来了吗。”

宝妮爹喝了一口水,“你还放糖了?”

“快喝吧,这么冷的天,喝点糖姜水,发发汗。”

宝妮爹没说什么,但是脸上露出了不容易察觉到笑容,还得是自己老伴啊!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