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六零,海岛种菜忙(56)+番外

作者: 水波1984 阅读记录

宝妮一嗓子,围着的人群动起来了。“来,木板绳子。”

一个三十多岁的嫂子递给宝妮两块木板和一根绳子。

宝妮看了一下孩子的腿,还好,没有大面积出血。

用两块木板固定好孩子的伤腿,用绳子绑一下。

孩子哇哇大哭,是真疼啊!

“车来了,让一让,车来了。”

又一个嫂子满头大汗的推过来一辆平板车。

“这个可以吗?”

宝妮看一下,很宽敞的一个平板车,能放下两个孩子。

“行,可以。”

宝妮轻轻的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孩子抱起来放在平板车上,又把意识不清的孩子也抱上去。

“我来推车,我经常推这样的车。”

旁边一个很壮实的大嫂自告奋勇,她有经验。

“好的,嫂子,尽量别颠簸啊。”

宝妮没推过这样的独轮车,怕翻车,没逞强。

宝妮和孩子们的妈妈跟在后面,一起往卫生所走去。

还好家属院就有大夫,他们接手过去,相熟的嫂子陪着,宝妮就回家了。

晚上,顾野回来,宝妮和他说了这事。

“太危险了,孩子怎么不去学校呢?”

海岛上有学校,小学到初中都有。

“有的家属觉得孩子还小,晚两年再上,也能省点钱。”

宝妮没有吱声,这时代的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都习惯了。

“好了,这不是一家两家的事,大环境如此,我们能力有限,改变不了什么!”不是顾野冷血,只是全国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没吃饱饭的大有人在。

“我知道,就是心里有点儿酸酸的,没事儿,缓一会儿就好了。”

第二天,宝妮听隔壁的黄嫂子说骨折的孩子腿已经接上了。养好了,不会留下后遗症儿。

那个昏迷的孩子,后来也醒了,医生说摔到脑袋了,脑震荡,而且有点儿严重,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很幸运,两个孩子有惊无险,虽然遭了一些罪,但是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留下什么残疾,不幸中的万幸。

黄嫂子也有一些后怕,他家的几个孩子,也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一不注意就跑没影了,怕跑去海边,怕被浪卷走;怕跑进山里,遇见危险,一颗心提溜着。

虽说现在的孩子都是散养的,但也不是没有遇到危险的时候。

岛上有山有水,而孩子们好奇心重,又不知深浅,不知什么时候危险就降临了。

无论哪个时代,养孩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父母付出时间,精力,耐心。

宝妮不知道自己如果做了母亲会怎么样,会不会像老姜一样不顾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还是像大多数母亲那样,生气的时候忍不住打骂孩子,冷静以后又后悔。

唉,难呀!

“妈妈,哥哥打我,啊……哇哇……”隔壁黄嫂子家的孩子打起来了,哭声让宝妮啥想法都没了。

孩子,你还是晚点来吧!

第46章 记忆中的海带养殖

孩子的事情还没影呢,宝妮先放一边,顺其自然就好。

荒岛的事也没信,宝妮知道这不是着急的事情。

顾野上班去了,宝妮没什么事,想着回忆一下海带养殖的过程。过了这么长时间,她也不知道还能记起来多少。

宝妮是高考完以后被老姜扔到海带养殖基地的,她也没有看到全过程,尤其是从孢子到幼苗的培养。

而且,那时候的海带养殖基地都是现代化的操作,她那时做的最多的是夹苗。

夹苗是个考验技术的活,夹苗的力度,密度都要把握精准,稍有差池,就要掉落海里,形成小菜。

宝妮一个假期,练就和成手技术员差不多的夹苗技术。

基地有个老人,他和宝妮讲了很多国内最开始养殖海带的故事。那时候一切都是人工操作,没有机械辅助。

宝妮听着老人的故事,脑海里有了画面感,赤着膀子,在海里劳作的渔民。皮肤被太阳晒得油光锃亮,拉着绳缆的手臂,肌肉贲张。

哎呀,想什么呢!

宝妮想着养殖海带需要的器具,浮绠、橛缆、木橛(或竹橛)、浮子、绑浮子的绳、吊绳、苗绳等。

这些现在没有地方购买,只能自己准备。

宝妮用本子记下养殖海带需要的东西,需要怎么解决,都要一点一点去实验。

就像苗绳缆绳,后世多数采用化学纤维绳,坚固耐用,拉力大,现在肯定是没有的。只能用植物草绳,海水腐蚀性强,能用多长时间也不好说。

还有浮子,竹筏,木橛,石砣……需要的工具太多了,最难弄的其实是孢子培养的实验器具,幸好,教授给了她一些可选择的代替品。

宝妮边想边记录,没一会,就写了好几篇了。其实宝妮知道,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实验,海水的温度,流速,透光性……这些更精密的测量。

写了一上午,宝妮都把自己抓成鸡窝头了。

“你这是怎么了?”

“啊?什么?”

“你的头发,怎么像是一个鸡窝,什么事,把你难成这样?”顾野印象中的宝妮一直勇往直前,有着势不可挡的气势。

“哎呀,我这不是整理海带养殖的资料吗?太难了,啥啥都没有,我都不知道怎么往下进行了。”

宝妮又抓了抓头发,不行了,饿死了,先放下吧,自己要疯了。

“行了,把头发梳一下,让大脑放空,休息一下。用脑过度,容易秃顶。”

顾野这么安慰人的话,真不会被打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