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归(256)
这次丁香不像来时那么老实,坐累了就会带着绫儿去甲板上走一走。不过,离船舷还是有一定距离。
她每次出去都会遇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后来发现她和小姑娘隔了三个船舱。
这天下晌,两人又在甲板上相遇,相视一笑。
小姑娘先说道,“我姓薛,家住石州府,今年十一岁。”
丁香笑道,“薛姐姐。我姓丁,家住临水县,今年八岁。”
“哦,丁妹妹。”
两人算是认识了,话也渐渐多起来。
小姑娘白皙秀美,特别爱笑,笑声清脆好听。
穿得也好,白绫中衣,同色百褶裙,外罩蓝色富贵云纹宋锦半臂。梳着垂挂髻,一边两朵小宫花,插了一支珠簪。腕上戴的金玉彩镯是九鹿织绣阁出品,售价二百二十两。
出门在外,丁香穿得比较低调,粉色半旧绸子襦裙。
那个小姑娘并没有以貌取人,丁香对她很有好感。
第三天下晌,丁香知道小姑娘叫薛恬,父亲在石州府当通判,她和父母兄长住在石州府。四月底祖父过寿,父亲和兄长忙公务和学业,她和母亲回济州府给祖父贺寿。
两人在甲板上玩到斜阳西坠,分开时交换了手帕,说好明天再出来玩。
回到船舱,丁香拿出手帕给丁壮看。绫帕淡粉色,绣了几竿翠竹,一只燕子。绣工好,布局好。
她说道,“薛姐姐说这是她亲手绣的,一看她就心灵手巧。她父亲在石州府当通判,祖父过五十八岁寿辰,她和她母亲去济州府祝寿。我送她的帕子也是我亲手绣的,是寒梅傲雪……”
丁壮的身板一下挺直了,对绫儿说道,“你去看看晚饭好了吗?”
船家也卖饭菜,贵不说,还不太好吃。若不是特别饿,船客都会等到天黑靠岸去酒楼吃。
绫儿走后,丁壮才压低声音说道,“薛二老爷就在石州府当通判,薛老太爷住在济州府,那个小姑娘是薛家后人。明天不要出去了,现在不能跟薛家来往。”
虽然知道薛家是丁家恩人,现在也不能跟他们来往。若薛家知道丁香是薛安孙女,更不敢让薛恬跟她来往。
丁香的眼睛都鼓圆了,世界有时候真的很小。
跟薛家人就这么不期而遇了。
她答应道,“好。”
现在的薛老太爷是薛平富的大儿子,也是丁持嘴里的薛大户,丁香婴儿时期就听说过这个大名。
丁持厚着脸皮去找过他两次借钱,薛大户都没搭理他。
薛大户的二儿子中了举人,没中进士。但薛家有钱,走关系先当了县丞,再一步步当上如今的通判。
古代商户再有钱地位也不高,薛二老爷当官让薛家从商户变成了官身。
第二百三十一章 体罚
从薛恬的言谈举止来看,薛家家教很好。
无论基于对安安奶奶有大恩的薛平富,还是可爱的薛小姑娘,丁香都想交好这个朋友。只可惜现在不能,以后一定要把她发展成最要好的小闺蜜。
丁香又把米红绵的手帕拿出来看。以后回到京城,还要跟她发展成闺蜜。只不过自己三年后才能回京,那时她已经十一岁,米红绵也十六、七岁了,说不定已经嫁人了。
古人的寿命短,青春期更短。
丁香跟米红绵还不熟悉,就开始为或许要失去这个好闺蜜而遗憾了。
丁香没有再出去,晚上都没上岸吃饭,丁壮去买了丁香喜欢的几个菜回船上吃。
第二日,薛恬没等到丁香出来,便过来敲门。
“丁妹妹,今儿天气极好,咱们去甲板上吹吹风。”
绫儿出去说道,“我家姐儿生病了,发热,浑身无力。”
薛恬的声音透着失望,“哦,让丁妹妹好生歇息。”
不一会儿,她的小丫头送来四颗治风寒的丸药。
丁香感念小姑娘的善意,拿出毛笔画了一幅小姑娘的速写头像回赠她。
绫儿拿去薛恬的船舱,回来时笑眯了眼睛。
“薛姑娘喜欢极了,说姐儿画的比书院先生画的还好,还赏了我四颗银花生。还说,若姐儿再去石州府,一定要去找她玩。”
丁香又画了一幅米红绵的速写头像。想想,又画了弘一小和尚的头像。
看着小和尚的大头像,丁香抿着嘴乐。
小屁孩居然是她的小舅舅。
四月二十一下晌申时初,大船抵达临水县码头。
薛恬和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几个丫头婆子先下船。薛恬不时回头张望着,小脸满是失望。
她们走得没影了,丁壮才带着丁香和绫儿下船。
在码头租了一辆驴车。
丁香又想到丁立仁,今天是他最后一场,不知他考得怎么样。
回到北泉村已是星光满天,丁香远远看到蕙叶亭里站着三个人和一条狗,是丁利来和丁珍、李小路、黑娃。
丁香招手道,“三哥,我回来了。”
两个身影和一条狗向这边跑来,李小路返身回家报信。
丁利来拉着丁香的手都哭了,“妹妹,你们怎么才回来?家里只剩我一个人,我好孤单……”
丁珍也说道,“前几天开始,利来每天都要来这里等你们。我爷不放心,让我陪他等。吃晚饭时叫他去我家吃饭,吃完又出来等,等到戌时才回家。”
黑娃跳上车,呜咽着用脑袋蹭丁香的腿,丁香又赶紧安抚地顺顺它的背。
驴车路过三房,丁壮对丁珍道,“让你爷过来喝酒,你也来。”
丁利来的手一直没跟妹妹松开,一路讲着自己的思念和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