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归(309)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他的声音更小,几人把头伸过去才能听到。

苏三老爷道,“父亲,我们是否急切了?”

苏途瞥了三儿子一眼。他也不想急,可再等下去,苏家被庆观帝办了都不一定。

自己比庆观帝大了十几岁,谋划这么久总不能一天皇帝不当吧?

苏三老爷明显感觉到父亲不高兴,低下头。

——

大年三十,丁家几房在丁壮的带领下,去山里上祖坟。

南泉村的几家族人也一起去了。

这里的十几个坟头,都是这九家族人的先人,再往上的祖宗埋在齐源镇那边。

大年初一拜祠堂,拜所有祖宗。

今天是个艳阳天,虽然阳光明媚,却没有一点温度。

丁壮是族长,要走在最前方。他怕孙女冻着,悄声嘱咐丁钊把孙女带好。

丁钊牵着丁香走在大队伍的中间。前后左右都有人,相对暖和些。

祭完祖回家,换上新衣,丁香就欢欢喜喜跟着两个哥哥去蕙叶亭旁放爆竹。

许多孩子都跑了来,丁珍也牵着丁大牛来了。

丁大牛岁数小又娇气,谢氏不许他自己放烟花爆竹,他只有看下人和两个堂兄放。

丁珍穿着玫红色绸子棉褙子,衬得小脸更加白皙红润。

她嘴上笑着,却笑容不达眼底。

小姑娘快离开这里了,觉得美好初恋即将失去,心里难过吧。

或许她也觉得那段感情不现实,暗自消化疗伤,丁香装作没看出来。

丁香再一次感叹,古代孩子真早熟。

看到玩得正高兴的丁利来小少年,又觉得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他只比丁珍小几个月,还跟孩子似的,又天真又单纯。从来没想过讨媳妇的事,只想着怎样讨妹妹开心。

他们一直玩到李小路来叫,“姐儿,哥儿,要吃团圆饭了。”

刚走到门前,就听到丁壮粗着嗓子骂人,“我只有你们这些后人,那个没心没肺的畜牲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与老子无关……”

丁钊道,“我也没那个弟弟。爹不提他,他回来我们都不认,把他打出去。”

“老子不仅要把他打出去,还要打死。”

丁香知道老爷子还是惦记丁持的。

但丁持真是令人失望,知道家里出了这么多事,知道老父三根手指断了,知道害他的人已经死了,却为了钱而不早些回家。

在他心里,钱比老父和家人都重要,包括他的独生子。

丁钊也私下骂过几次。说若不是利来本性纯良,自己养了这么多年养出感情,早把他送去中南省甩给他亲爹了。

丁利来的泪水又涌了上来。他也盼望着爹娘快些回家,还觉得他们至少过年前能回来。

可现在都没回来,今年是回不来了。

他吸吸鼻子说道“我爹做的不对。等我长大了,一定好好孝敬爷爷和二伯、二伯娘,护好妹妹。我发誓。”

丁香捏捏他的手说道,“我们都知道三哥好。”

丁立仁拍拍他的肩以示友好。

今晚丁香没有早睡,而是跟哥哥们玩到亥时末。

清晨又被一阵铜锣敲醒,夏里正的大嗓门,“庆观二十八年,皇恩浩荡,风调雨顺……”

丁香睁开眼睛,屋里灯火通明,廊下红灯笼把窗纸映得通红。

这是她第十次听夏里正以这种形式给全体北泉村人拜年。

这就庆观二十八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庆幸的是,皇上外祖身体倍儿棒,当了二十八年皇帝还活着。

外面有了动静,丁壮领着儿孙们出去。

男人们要去祠堂拜祖宗,没有女人一点事。

丁香赖在床上想心事。

明远大师说,明年春天自己就能去京城见他。

这说明,自己进京没有任何危险,也就是苏家倒台了。

虽然老和尚贪要了她五条葫芦参、半寸大人参,但她心里还是高兴。

今年又有了三个指标。这一年是关键时候,指标不能随意使用……

男人们回来,绫儿和卫婶子才来上房服侍丁香起床。

张氏昨天就把丁香要穿的衣裳、鞋子、耳环、娟花放在床边。

第二百七十九章 帕子

屋里点上烛,卫婶子服侍丁香把衣裳穿上,石榴红提花锦缎棉褙子,粉色长裙,粉色娟花,金丁香。

卫婶子边穿边笑道,“姐儿自带贵气,压得住红色。”

丁香也有这个感觉。她前世特别不喜欢大红大绿,今生也不算喜欢。可这一世她穿红衣裙,就是比穿淡雅的衣裳出彩。

绫儿端来漱口水和洗脸水。

洗漱完,丁钊和张氏出来,招呼儿女一起去东厢给老爷子磕头拜年。

儿孙奉上自己的心意,老爷子发红包。

丁香亲手给老人家勾了一副手套一顶帽子,深灰色,手背一圈和帽底一圈是红蓝相间的富贵云纹图。

丁壮看了一圈儿子媳妇、两个孙子的礼物,还是最喜欢孙女送的。

他笑道,“哈哈,孙女手巧,爷爷享你的福了。”

丁钊带着丁立仁去县城相好人家拜年,丁利来去村里人家拜年,丁香带着绫儿和黑娃去陶宅拜年。

飞飞又回山里的家了。或许它跟人相处得久,也知道了过年要全家团圆,它回家跟小紫团圆去了。

丁香给老夫妇磕了头,得了两人的大红包。

老太太把她招呼到身边坐下,指着炕上放的一套书笑道,“慕儿来信了,这是他送你的书。”

是《三国志》。

有钱后,丁香就买了一套《三国志》,如今她的书柜已被塞得满满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