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归(315)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丁壮这样,丁香心里也不好受。若他再知道自己不是他的亲孙女,不知会怎样难过。

丁香搂着他的胳膊,用脸在他胳膊上轻轻蹭着,说出了心里话。

“爷,我舍不得离开你。”

丁壮喜欢孙女跟他撒娇,愁苦的脸又笑成了菊花。

摸着她的包包头说道,“搞得你明天就要嫁人似的。你不是说了吗,即使你出嫁,也会在婆家隔壁修座院子,爷住去那里。你每天回来串门子,爷让人给你做好吃的。”

丁香笑道,“爷想找个什么样的孙女婿?”

丁壮皱眉道,“小小年纪真想嫁人了?不许说这些,人家听到要笑话。”

“爷,等到消灭老苏家,是不是就要给珍姐姐定亲了?”

“嗯。”

“我只比珍姐姐小两岁。”

丁壮看看孙女,他不知道孙女不在家的日子他该怎么过。

“爷舍不得香香太早嫁人。就是定了亲,也要等到你十七岁以后再嫁人。”

“好。”

“哈哈哈,不害臊。”

进入四月,山花烂漫,金麦飘香,苹果花和枣花开满枝头。

丁香家的苹果园里又多了两百多株新果苗。今年秋天,除了自家院子那棵,结果的苹果树至少会有九棵。以后,就等着红苹果丰收了。

或许基因好的关系,这种果树不容易生虫,比较好种植。已经有人家想花高价买这种树苗,他们没卖。等过几年自家大量培植后,再说卖苗的事。

丁香又让人送去合县二十株苹果树,不知那里结出的苹果是否有这里的好吃。

大房家终于买地了,是丁力当家以来第一次置产。

用丁四富留下的六贯钱,及之前丁二富上交的钱,花二十六贯买了四亩好地。

这是何氏说服丁有财买的。

第二百八十四章 苏贵妃

何氏听张氏说镇上有一个小地主的儿子赌输了一大笔钱,正在卖地,连地里的庄稼都要一起卖。

虽然贵一些,但划算。

如今的丁有财时常跟丁栓一起处理族中事务,又能经常聆听丁壮教诲,心思也逐渐活络起来。

觉得何氏能得丁壮和张氏、丁淑娘这些人的喜欢,肯定有她的长处。

她说买地,就错不了。

丁力和丁大富不会主动提买地,但有人提了,也不反对。

只有丁三富哭得不行。他今年十四岁了,说了几个媳妇都没说成,钱又花出去了。

王氏开始也生气,好不容易攒了近三十贯钱,一秃噜就没了。再者,男人听何氏的她就不爽。

她骂了半个月何氏。

何氏也不跟她正面冲突,逮住话里的漏眼还击回去,气得王氏跳。

后来看到村民们艳羡的眼神,王氏又高兴起来。

丁力几人听到村民们说地买的好,也高兴。

何氏在家里的话语权得到了大大提高。

有了丁有财的压制,何氏的牵制,王氏之前的许多招数施展不开了。

四月初十晚上,在山里玩了一个月的飞飞又飞回来了,叼了一根开满苹果花的树枝回来。

丁香哭笑不得。这小东西越来越聪明了,觉得这次离开的要久不久,不至于叼太好的东西回来,一点不带又不好意思,便叼了这么根要好不好的东东回来。

丁香把苹果枝交给绫儿,让她明天交给李麦高。正好过几天有人要去京城给丁钊送信和给京城九鹿织绣阁送衣裳,把这根树枝一起带去,嫁接在老苹果树上。

京城织绣阁三月份已经开业,生意十分火爆。卖的最好的不是之前的盘扣,而是棉线织品。

尽管卖的非常贵,还是一上市就被抢光。

许多人都在打听这样的衣裳是怎么“编”出来的。

这些东西的大卖,又带动了店内其它生意。

丁山家也在京城开了家红双喜绣坊,卖绣品、布料的同时,卖棉线织品。他们店的生意也非常好,还是比不上名气更大的九鹿织绣阁。

丁香又买了几个人去虎山棉纺工场学习,以后为自家毛纺场服务。还派了两个人去北元国收购羊毛。

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买回来的羊毛数量有限,只做少量高端精品毛衣,抢不了绵线生意。

四月十三,早饭后把丁壮送走,丁香开始说服张氏。

“娘,我又想出了一种漂亮衣裳,勾出来毛茸茸的,特别好看。绵线织出来不要太光滑,线周围要有一些棉绒……你去跟小舅和舅娘说说,看他们能不能想办法弄出来。让卫嬷嬷一起去,她也能提些建议。”

只要闺女想要什么,张氏都会尽量满足。而且,她也想弟弟和侄子侄女了,再把张渔叫着一起去。

如今张家在古安镇买了个小院,张小保一家和张金山夫妇住那里。

张老丈还是喜欢山里的家,张大保夫妇、张浅在他跟前孝敬。

张浅也定亲了,是县城一家小财主。家里有两个铺子,几百亩地。

他们看上的还是丁钊这门姻亲。

后生长得不错,还读过几年书,张家人非常满意。

张氏和卫婶一走,丁香又让绫儿赶着在鞋子上绣花。她给丁钊和丁立春各做了一双鞋子,她做的鞋帮,张氏做的鞋底,两天后要送去京城。

为了不引起绫儿的怀疑,没赶黑娃走,而是把它也带进了屋里。

还说她在书房里画“全家福”,任何人都不许来打扰她。

丁香算了一下时间。

宫里女人也要“上班”,就是吃完早饭后要去皇后娘娘那里请安,并听皇后娘娘训话。

丁盼弟辰时末从苏府出发,路上也要时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