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归(349)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若长顺街有合适的铺子,她想买一个铺子开书斋。

丁府在西北边,到偏中心地段的长顺街要近一些,先去那里,吃完晌饭后再去偏南的银丰大街。

对于该先去公主府还是先去普光寺,丁香做了一番思想斗争,还是选择了公主府。

这是她被抱走那天就开始想的事。

过了十年半,她也想了十年半。

丁壮本来想陪二儿子夫妇去看宅子,又不放心孙女。商量道,“孙女,改天爷陪你去。”

丁香嘟嘴道,“不,着急想吃烤鸭呢。”

丁壮忙道,“好,好,我陪孙女去。”又鼓着眼睛说丁持,“明天只能看不能买,得老子点头同意才能买。”

丁持不愿意,“商场如战场,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

他不愿意老父跟着他去看,更不愿意老父帮他拿主意。老父就是个铁匠,哪里懂生意。

丁钊道,“爹,持子做了那么久的生意,买个宅子和店铺,还吃不了亏。”

吃完饭,众人又去正房厅屋说话。

丁香把丁持叫去一边,悄声问道,“二叔,我听人说中南省有一个卧佛像有半边山那么大,你见过吗?”

丁香不敢问见多识广的董义阖,他太聪明,知道自己的事情又太多。

丁壮和丁钊根本没去过南方,不会知道。

也不会问明远大师,在别人那里就能打听到的事,问他浪费资源。

丁持非常高兴侄女主动找他说话。

想了想说道,“半边山那么大,还躺着的大佛,没见过。以后我再去中南,问问那里的人。”

丁香失望不已。只得问荀千岱了,他喜欢游历,肯定知道。

次日,天空飘起毛毛雨。

天没亮丁立春就去军营了。

早饭后,除了用功的丁利来,一家人都齐齐来到外院。

家里只有一辆马车一辆骡车,让丁壮几人用。

如今自家是“官家”,公爹和儿媳不能坐同一辆车。丁壮和长随王开一辆马车,张氏和丁香、罗儿、何会一辆骡车。

丁钊父子和丁持夫妇出去“打出租”。

两辆车向长顺街而去。

走了大半个时辰,午时初才到长顺西街西街口。

几人下车,雨已经停了。

东顺街是京城第二繁华的大街,青石板铺路,宽阔的道路能并行十辆马车,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最高楼有五层。

都是黛瓦粉墙或青砖墙,外面挂着彩绫彩灯,开着酒楼、银楼、点心铺、当铺、书斋、青楼等。

那座最高的五层楼是青楼,叫“倚芳楼”。

路边没有小贩摆摊,看着非常高大上。

丁香没有心思逛铺子,急急走过这条街。路过一个没营业的铺子,门上贴着“出售”两个大字。

丁香想着,明天让人去牙行问问,哪怕贵点都赶紧买下来,书铺要属名自己。

他们来到十字路口。

正前方是长顺东街,交叉的是稍窄的芙蓉巷。

芙蓉路右前方有一个高高的牌坊,上书“东荣街”。那里凸出来的屋顶是碧瓦,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丁香指着东荣街说道,“刚刚我听人说,东荣街里住着公主和郡王。咱们去街口看看,公主府和郡王府什么样。”

她已经打探清楚,华荣街只有两户人家,一个是东阳公主,一个是荣郡王。

张氏忙阻止道,“不要去,那些贵人惹不起。”

丁壮也想去见识见识,说道,“咱只在街口看看,又不去招惹他们。你看看,那里还不是有好些人?”

说着,他率先往那里走去,嘴里还唱着,“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红榜中状元……”

不敢唱大声,小声哼着。

因为《女驸马》的关系,这位爷爷对王公贵族都不算很感兴趣,最感兴趣的是公主和驸马。

丁香拉着张氏跟着,几个下人走在后面。

来到东荣街口,几人站下往里看去。

里面只有两座大院,都是绿瓦,淡红色院墙,朱门,墙里飞檐翘角,花红柳绿,一眼望不到边。

这里满府富贵,也藏污纳垢。

大门离得很远,只看得出朱色大门黄色铜钉,却看不清楚几扇门,门环什么颜色,有多少颗铜钉。

不知道哪个是东阳公主府,哪个是荣郡王府。

古代阶级等级森严,等级不一样这些东西就不一样。

差别最大的是门环,王府是黄色,公主府是绿色。

门前有少量行人行走,轻手轻脚都极为恭敬。

丁壮胆子再大也不敢走进去。

突然,十几个骑马的人和两辆马车由远及近,骑马人挥舞着鞭子喝斥两旁行人。

“让开,让开……”

第三百一十五章 香香县主

一个护卫的马鞭差点挥到张氏身上,张氏赶紧拉着丁香退后站去墙边。

丁香气愤不已,怒视着这群人。

马车走近,看到最前面的华盖马车由三匹马拉车,车牌上写着“东阳公主府”几个字。

若是公主坐在上面,会是四匹马。

荀壹博今天在上国子监。

那么,车上坐的不是荀驸马就是假荀香。

马车路过丁香面前时,紫红绸缎车帘突然撩开,露出一张小姑娘的脸。

小姑娘肌肤赛雪,杏眼,尖下巴,顾盼神飞,非常漂亮。头上插着两支玉簪,有一点熟悉之感。

她的目光冷漠而疏离,从丁香几人身上掠过,像掠过一堵青墙或几根柱子。车帘放下,小姑娘也随之消失。

车马拐弯走进东荣街,越过第一个宅子,进了第二个宅子的角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