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归(373)
丁香笑眯眯坐去董夫人旁边。
沈盈和王楚楚也在这里。
她们挑着能说的说了,还是没敢说荀香说六公主看上孙与慕的事。
董夫人怜惜地搂着丁香,对一旁的一位夫人说道,“你家二姑娘也叫静,也没见几位公主让你家姑娘改名儿。”
要求人家改名儿的确太蛮横不讲理了,众人眼神流转不好接话。
东阳公主不在,由跟她关系较好的西阳公主帮着张罗。
她笑道,“小娘子们岁数小,闹点小矛盾,拌个嘴也平常。”又对北阳公主笑道,“还记得咱们小时候,在御花园为争一朵牡丹花吵嘴的事吗?”
北阳公主笑道,“记得,我们两人还被罚了……”
众人跟着凑趣儿,把话扯去别处。
厢房摆好饭菜,众人被请去吃饭。
只东阳公主来了,假荀香没来。
丁香同米红绵等几个小娘子一桌。
饭后,众人去了牡丹园。
赏完花,一部分岁数大的人去梨园看戏,一部分去了风晚亭。
风晚亭建在牡丹园东边,临湖而建。平面呈八方形,建筑面积近三百平米,很大。
亭高两层,一层周围有廊,赏花在这里。二层比一层小一些,赏落霞明月在那里,荀驸马有时也会在这里写字作画。
亭子地下铺的是汉白玉石,周围铺着几圈绒毯和蒲团,几个蒲团前有一张矮几,几上放着水果和茶壶茶盅。
每个矮几旁又放着一个精致的铜盖小香炉,里面冒着香烟,既能净气,又能驱蚊。
中间空着二十几平的地方,铺了一长条西域绒毯,摆了一张花梨木雕花小长几,旁边一个青玉小香炉。
这里是展现才艺的地方。
正前方是主评审和贵客坐的地方,左前方及左后方是男客,右前方及右后方是女客。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家三口
丁香和米红绵等几个小娘子坐在右前方。丁香过去的两个人,是假荀香的亲娘,顾老妖婆的亲儿媳妇荀三奶奶郭氏。
她同荀大奶奶坐在一起。
郭氏三十出头,她的功力可比顾老妖婆差多了。不知她是因为丁香得罪老妖婆,还是得罪假荀香不高兴,不搭理丁香。
丁香也不搭理她,只跟荀大奶奶说话。
今天是个好日子,一家的亲母女、亲祖孙聚集一堂,另一家的亲母女、亲父女聚集一堂。
主评审东阳公主和王祭酒、郝夫人最后到场,坐去正中主位。
郝夫人是郝翰林的夫人,京城著名才女,犹以书法和笛子为最。
王祭酒和郝夫人是各种才艺展示的常驻评委,另一个评委是主办宴会的主人。
而最有资格担任评审的荀四海不是。他不喜这些场合,在自家弹琴都是被东阳公主磨得无法,才勉强同意。
东阳公主吃惊地发现,今天风晚亭周围的鸟儿特别多,蝴蝶和蜜蜂也较之前多的多。
她又想起闺女满月前的光景,百鸟朝阳,无数蝴蝶翩翩起舞……
她的闺女自是与众不同。正是女儿出生,才让上天收走老苏氏。
哪怕香气没了,照样得上天眷顾。
那个不知所谓的高华静,在自己家中还敢欺负香香,看以后怎么收拾她……
人们都注意到了今天的奇观,把这个现象跟花王联系起来,说着各种吉祥话。
总体意思是,东阳公主府将有好事发生。
东阳公主刚才的郁气一下没了,笑得一脸灿烂。
王祭酒致完辞,特别嘉宾荀千岱第一个上场。
特别嘉宾只表演,不参评。
一身白袍阔袖的荀千岱拿着一支玉笛站在中央。因为香香县主要弹琴,他就改为吹笛。
荀千岱衣袂飘飘,广袖流云,往那里一站,就是最好的风景。
接着是抱着古琴的香香县主袅袅婷婷走上场。
她穿着雨过天青色比甲,同色长裙,白色中衣。梳着垂挂髻,两绺缠着绿色丝带的长发垂在胸前,头上插了四朵小花和一支碧玉簪。
全身上下,只有那几朵小花是红色。
清新,淡雅,美丽,脱俗,如山谷中的幽兰。
没有一点上午吵架时的戾气。此时的她让人欣赏和怜惜,觉得就是霸道的六公主在找茬。
丁香再不待见假荀香,也不得不承认她是极其出挑的。特别是在今天看多了硕大艳丽的牡丹后,这朵清雅娟秀的小兰花让人耳目一新。
荀香先向众人盈盈一福,再向旁边站着的荀千岱盈盈一福。
荀千岱嘴角噙笑,向她微微点头致意。
荀香盘腿坐下,把琴放在面前的长几上,又抬头跟荀千岱相视一笑,再与正前方的东阳公主相视一笑。
这就是父母双亲为心爱女儿准备的一场盛宴。
这一家三口的互动羡杀了在场几乎所有小娘子,但不包括丁香。
她完全无视东阳公主,荀千岱看假荀香的眼神还是让丁香有一丝动容,有一丝心酸。
又一想,“看”能当饭吃吗?
那个“看”比不上丁钊爹爹的“举高高”,比不上张氏娘亲一勺勺的鸡蛋羹,更比不上丁壮爷爷为护住孙女自断手指的悲壮豪迈。
后者才有烟火气,让小丁香平安长大,其中的欢快和温暖丁香终生难忘……
如泉水般的琴声响起,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为了突出女儿,荀千岱暂时没有吹,而是微笑着看女儿。
等到假荀香弹了小半刻钟后,荀千岱才把玉笛放在唇边。
笛声响起,天籁之声,仿佛时光都停止了……
所有的人都在聆听父女二人无与伦比的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