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归(451)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她会送张氏娘两颗金珍珠,丁壮爷爷一根人参和一尊红翡寿星摆件,丁钊爹爹一尊翡翠白菜摆件。

三个哥哥各一套御书房的笔墨洗砚,各一个极品玉挂件。亲戚们肯定都要去,每家有份。

董家不缺钱也不缺珍珠,就送两盒波斯进贡的瑞龙脑。

她也想好了如何劝解爷爷面对现实。

期间,绸儿几次来小声禀报,内侍抬了两箱子东西去正堂,驸马不高兴走了,屋里有摔茶碗的声音……

荀香冷哼,暗骂一声“傻棒槌”。

她洗漱完准备歇息之际,柴嬷嬷带着几个婆子抬了两个大箱子进来。

柴嬷嬷笑道,“这是之前公主殿下赏赐荀凤姑娘的,皇后娘娘遣人收回。公主殿下和驸马爷说理应物归原主,赏赐给郡主。呵呵,好像荀凤姑娘过几天就会离京。”

不仅把东西收回来,还要把荀凤赶出京。

没有荀凤事事挑事,这个家也会平静许多。

荀香向正院方向屈了屈膝,“女儿谢母亲父亲赏。”

绫儿送了柴嬷嬷和几个婆子各一个荷包。

婆子走后,荀香让人打开箱子看了看。有三千多两银票,十几匹妆花罗妆花缎,一些内务府出品的玉质摆件及瓷器,还有十几套各种首饰。

除了银票,其它东西荀香都不会用,以后送人。

次日是腊月初十,荀香要回荀府认祖归宗。

东阳满脸愁容和倦意,一看就没歇息好。

荀驸马也一脸严肃。若今天不是要带香香回荀府认祖归宗,他都不会过来。

荀香装作没看出来,几人默默吃完饭。

走之前荀香让人去通知丁府和董府,明天她要回丁府,送皇后娘娘赏赐丁壮的人参。

还会住一天。

第四百零五章 挑拨

荀香虽然是姑娘,却是有封号的郡主,荀府又觉得对不起她,开正门迎接。

荀千里带着荀千岳及几个除顾氏后人以外的子侄站在正门外迎接她。

荀大夫人带着几个女眷在正门里迎接。

门里门外喜气洋洋。

一行人众星捧月般把荀香带去荀老老太爷住的院子。

看到如此隆重风光的场面,东阳又想到荀凤回来时的落魄及马上要被逐出京城,暗然神伤。

还是百年世家,满门书香,如此捧高踩低。

顾氏坏,已经判了剐刑。荀千松和郭氏坏,已经判了砍头。

小小的荀凤何错之有?

不过,怕驸马爷不高兴,东阳想好今天不去看荀凤。让下人带了一些银票和在银楼里买的首饰,偷偷给荀凤送去。

老老太爷躺在拔步床上,脸朝外,殷殷看着门口。

老头尽管盖着被子,也能看出身体已经严重萎缩,小小的一把。头发斑白稀疏,脸色苍白,双颊深陷……

他看到一个身穿红衣的小姑娘走进来,小姑娘明媚艳丽,明眸皓齿,似整间屋子都亮堂起来。

确实跟荀董氏有两分相像。

老头咧着只剩几颗牙的嘴笑起来,眼里却涌上泪水,“香香,好孩子,太祖父没有看好家人,致使顾氏作恶,让你受苦了……”

大半牙齿掉脱,说话含混不清。

看到这样的老人,荀香也悲从中来。

老人家这样了还要操心家里,看护后人,或许连死都不敢吧。

她走去床边跪下磕头,“重孙女拜见太祖父,愿太祖父身体安康,长命百岁。”

老头儿伸出青筋暴涨又干瘪的手,荀香抓住,祖孙二人失声痛哭。

屋里顿时响起一片哭声。

上演完认亲大戏,老老太爷送了荀香一幅冯道子的人物画作见面礼。

荀香坐在床边小杌子上,祖孙二人手拉手低声说着话,荀千里三兄弟和荀壹卿陪在卧房,其他人候在侧屋。

荀香从不会说话起就想着怎样讨好丁壮,十一年来,讨好老年人的技巧已经练得炉火炖青。

几句娇言软言,就逗得老头儿开怀大笑,拉她的手不舍得放开。

不知不觉过了小半个时辰,荀千里躬身提醒道,“祖父,还要带香香去给祖宗磕头。”

老头只得松开手,还嘱咐道,“拜完了,香香再来陪老头子,晌饭在这里吃。”

原计划在花厅吃。

荀千里忙不迭地答应,祖父多年没有这么高兴了。

荀千里把荀香的名字封号写进祠堂,荀香进去拜了祖宗。

这是她第一次进荀家祠堂,也应该是最后一次。

吃完晌饭,老爷子又说道,“你们自去吧。香香在侧屋榻上歇息,等我不乏了,我们祖孙再唠唠。好不容易才见面,话要说够……”

见老头如此孩子气,除了荀香其他人都笑着离开。

男人去外书房议事,荀大夫人请女眷去正院叙话。

东阳跟她们话不投机半句多,耐着性子听她们说笑。

不多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

荀大夫人沉了脸,荀大奶奶起身喝道,“是谁在外面大声喧哗?”

一个婆子跑进来说道,“禀大夫人,大奶奶,是荀凤姑娘的奶娘,说荀凤姑娘病的要死了。”

众人都知道,什么要死了,是见东阳公主没去看她,故意这样说的。

荀大夫人刚要叱责,东阳起身道,“算了,凤丫头孩子心性,本宫去看看她。”

荀大夫人和荀三夫人对视一眼。好在皇后娘娘限期让她离京,也没多少时间作妖了。

小院破旧斑驳,屋里寂静无声,那些醒目的好摆件都没有了……

东阳无法想像,这份落魄属于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闺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