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归(67)
不知交子铺还会做什么坏事,必须找个能说上话的人。不管钱二当家是不是义薄云天,为了好兵器,说不定愿意帮这个忙。
丁钊郑重地点点头,“你们安全走了,我就去找他。”
他和父亲都想到了这个办法,没想到三岁闺女也想到了。
丁香看看张氏给她打的包袱,里面有她装了鞋子的小包袱。
丁钊又给她身上带了一个装药丸的小荷包,低声嘱咐道,“还有几粒药丸装在小瓷瓶里,两天换一次。”
张氏拉着丁立仁嘱咐着各种注意事项。
丁香想见丁壮一面,丁钊没同意,她只得含泪在丁壮小窗外磕了三个头。
丁立仁见了,跟着她一起磕头。
几人匆匆吃了早饭,丁山背丁香,夏大河牵丁立仁,二人手中还拿着木棒。他们匆匆往村后走去,向南过了南泉村再走几里路,走过白水河,进入南孚山。
姥爷家就在南孚山里。
若丁立仁走累了,夏大河也会背一段路。
熟悉的景物被完全甩在后面,眼前是陌生的枯叶、巨石,耳边是鸟鸣声及淙淙泉水声,偶尔会遇到几个采药人、猎人或是过路人。
丁香悲伤难耐,又疲惫至极。不管丁壮爷爷即将面临如何的局面,她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只有祈福。希望爷爷能捱过重伤,钱二当家真的义薄云天,作个合事佬。等过了这个难关,再谋划下一步。
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认识的人身上,感觉非常不好。
但却是她此时唯一能做的。
她现在体力不行,人脉不行,可若是多想一想,不那么轻敌,早一步求上钱二当家,兴许走不到这一步。若丁壮爷爷真的死了,将是她一生承载不了的痛……
她默默流着泪,在一颠一颠中不知不觉梦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耳边传来丁山的声音,“香香,醒醒。”
她睁开眼睛,小身子已经被丁山抱在怀里,夏大河和丁立仁坐在一块石头上。仰头望去,看到太阳已近中天。
午时初了。
此时他们已在山顶,眼前也开阔起来。
群山巍峨,重峦叠嶂,万壑千岩,云遮雾绕,红黄绿三色把山里涂抹的如画卷一般壮丽……
突然,丁香被远处一座山峰顶部的大岩石惊得差点叫出声来。
蓝天下,一座高耸的山峰上,那块光秃秃的褐色巨石像一个昂首打鸣的鸡头,上空还翱翔着几只苍鹰。
正是她曾经梦到过的地方。
第六十一章 张家
丁香知道,飞飞的家就在那个“鸡头”下面。
她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故作惊讶说道,“那座山好像一个大鸡头。”
丁山说道,“那是鸡头峰。”
丁香又问,“我姥爷的家在那里?”
丁山道,“鸡头峰远着呢,在这片山脉的最深处,也是最高的山峰。与南孚山隔了两座大山和一个大峡谷,没人去过那里。张老丈家快到了,就在下面的山谷。”
人去不了,鹰能去啊。
那朵大灵芝在丁香眼前飘过。
她默念一声,飞飞,你在哪里呀?
丁立仁劝着她,“妹妹,吃饼,喝水。不要哭,爹说爷会无事,会活过来。”
丁山看看丁香红肿的眼睛,瘦得小脸都尖了。暗道,都说这孩子早慧,心思多,还真是。
这么小的孩子连死亡意谓着什么都不知道,她刚才的生离死别让人看了心酸。
他用水囊喂了丁香几口水,又把半个饼和一个剥好的鸡蛋塞进她手里。
“吃吧。莫担心,你爷可是古安镇一霸,年轻时经常打架打得头破血流,没那么容易死。”
几乎一天一夜滴水未进,丁香很快吃完了鸡蛋和饼,又自己抱着水囊喝了几口。
夏大河对丁山说道,“三爷爷,今天的鸟儿怎地特别多,围着咱们头顶转,赶走一批又来一批。”
丁山也纳闷,摇摇头。
几人吃完晌饭,又继续前行。
后山的路较为平缓,一个时辰后,行人多了起来,能看到不成片的梯田和茶园,还有些果树。
下面缓坡地带有两个小村落,北边的是柳洼村,南边的是柳涧村。再下面是一条奔腾着的河流。河水从群山中奔流而出,再蜿蜒着绕过南孚山北边,流到山外与黑龙河汇合。
这里的风光美极了,自然资源也丰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却是贫瘠的。
若是前世搞旅游产业,把路修好,这里肯定是4A景区。再编点历史人物或事件,5A景区都有可能。
终于来到村口。
丁立仁指着一条蜿蜒小路说道,“顺着这条路往前走。”
这里的人家清一色茅草房,黄土墙。
也是,从外面运瓦和砖进来得花好些运费呢。
听张氏说,柳洼村和柳涧村连一头驼东西的牲口都没有,去山外卖东西都是靠人背。
张氏嫁进丁家十一年,光资助娘家的钱就有近十贯,张家用这些钱买了两亩山地。
这里土地少,人穷,但少有饿死的。只要勤快,种地、种茶、种果树、打猎、捕鱼、采山货,都能果腹。
不过,这里没有篱笆墙,家家都是清一色的高土墙。山里野物多,为了防止半夜野物进院子。
突然,丁立仁大喊一声,“金石哥哥。”
张金石是张氏大哥张大保的二儿子,比丁立仁大半岁。
正同小伙伴们玩的一个黑小子看到他们了,激动的不行,转身就往后跑去,边跑边喊着,“爷,爷,行哥哥、香妹妹来了……”
丁香虽然是第一次来柳洼村,但张家人都去过丁家,认识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