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归(673)
这是今天重头戏。
莲花灯花色各异,颜色各异,还有坠着红色流苏的白色灯笼,点亮后璀璨无比。
前世有人说只有人死才能点白灯笼,这是错识的理解。
荀香穿越过来后才知道,许多古代审美或规矩都是现代人强加给他们的,属于矫枉过正。
古代人民审美从来不拘一格,看看瓷器、丝绸、建筑,多么让人惊艳,又是多么丰富多彩。
而且,华夏文化河源远流长,特定一个时期的某些规矩并不能代表整个历史。
比如白灯笼不吉利。
古代无论是重要节日或者日常生活,都会挂样式好看的白色灯笼……
河边离玉明宫很近,走了半刻多钟就到了。
也有宫女在放灯,一盏盏莲花灯飘浮在河面,与天上的星河相连。
荀香等人蹲下把莲花灯放进河里。
花灯随着河水慢慢飘去远方,寄托着她们美好的愿望。
荀香非常喜欢这个景像,觉得比前世的灯会还好看,也更有意义。
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过的最美好最欢乐的一个七夕节。
也应该是后宫里的女人孩子最和睦的一个晚上。
此时荀香看所有人都顺眼。觉得若高德珠没有那么多心思,当自己大嫂也不错……
还有李美人,她双手抱在一起,冲飘远了的花灯默念着什么。
她的爱情永远埋藏了,或许是在祈祷皇上能给她个孩子吧?
皇宫里的女人若没有孩子,皇上死后会统一去某个如庵堂一样的离宫生活。若有儿子最好,将来可以跟儿子去王府。若有女儿也会留在皇宫……
次日,皇上带着人回宫,荀香也随皇后一起住去了坤宁宫。
荀壹博直接去了国子监。
初十这天,京城终于迎来一场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一天,把京城的炎热驱走了一些。
荀壹博昨天回家,荀香昨天就住回了东阳公主府。
晚上,兄妹二人在紫院吃过饭,说话说到要关二门了,荀壹博才回外院。
荀香把小哥哥送到门口。
雨停了,房檐上和树叶上的雨滴还在滴滴答答往下落着。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经爬上来,明月皎洁,星河灿烂,大雨把天空洗涮得没有一丝浮云。
她又想到了孙与慕,不知他现在在做什么。
邱望之和孙与慕让人送过两次信给皇上,孙与慕又悄悄派人给孙临章送过一封信。
开始查得很艰难,没有大收获。
还是六月底有了突破性进展。
荀香去镇海侯府拜望孙大夫人时,老镇海侯专门把她请去外书房说了这件事。
失踪的孩子牵扯出了曲原府的永兴镖局,镖局明面镖师三十几人,私下另有四个分舵,镖师加起来有两百多人。
大当家还与曲原府的知府及那里的都指挥使、参将等几位高官关系匪浅……
又是镖局!
之前金婶就是通过镖局运送女孩去京城,制的花精丸供梁途和苏氏享用。
老镇海侯道,“这个镖局肯定与梁途有关。”
荀香道,“也就是与老苏氏有关……”
若老苏氏给端王留了底牌,会不会与永兴镖局有关?
今天荀香特别想梦到孙与慕,不仅是思念,还想看看他们查案查得怎么样了。
永兴镖局镖师多,又与那么多高官有关系,孙与慕和邱望之处境危险。
怕被人发现,他们带的人不多。又因为永兴镖局关系网宽,邱望之只敢调动他在曲原的一个暗线。
想到只剩下两个指标,应该用到刀刃上,荀香还是舍不得用,去书房继续写书。
可不知为何,今天她就是心慌得厉害。极力压制情绪,也没写出几段字。
亥时末,王嬷嬷和卫嬷嬷都过来劝荀香。
“郡主,时间晚了,该歇息了。”
“郡主还在长身体,熬多了夜不好。”
荀香放下笔,不好的预感更加强烈。
她相信自己的直觉。
第六百零二章 山洞藏尸
荀香想遍了所有亲人,觉得孙与慕执行的任务最危险,是不是他出了什么事?
还好没下雨了,也希望他们那里没下雨。
必须做梦看看孙与慕才放心。
荀香赶紧洗漱完,把下人打发下去,插上门,关上小窗,开始在屋里跑步。
夏天很容易出汗,不一会儿荀香就香汗淋漓,屋里飘浮着浓香,玻璃鱼缸里的小仙女又开始翻腾。
荀香爬上床躺下,闭着眼睛想着孙与慕的面容,嘴里喊着,“与慕,与慕,与慕……”
她沉入黑暗。
片刻后,漆黑的眼前又明亮起来,漫天星辰烘插着半轮明月,清辉撒向世间万物。
这里山峦迭障,神秘莫测。
荀香梦里都在庆幸,还好这里没下雨。
另一片星空下,群山连绵,树影婆娑。不仅有虫叫蛙鸣,还有不知什么野兽的嚎叫声……
听得让人毛骨悚然。
灌木丛中藏着邱望之和孙与慕,不远处的树上藏着一个金吾卫,另一堆巨石里藏着三个金吾卫。
这里藏了几个人,另几个地方和山脚也藏了人。
他们查到永兴镖局半夜有人来山里,怀疑是在山里埋尸首。几次跟踪被甩掉,不知具体位置。
为了不让乔装成樵夫或猎人的镖局探子发现,他们不敢大张旗鼓寻找,只得夜里分别在几个地方藏身。
已经在这里守株待兔了好几夜。
他们穿着夜行衣,怕人闻出味道,他们不敢擦和带任何防蛇虫蚊的药物,除了双手和眼睛,用黑布把身上所有地方都包了个扎实。